- 年份
- 2024(4749)
- 2023(7239)
- 2022(5942)
- 2021(5484)
- 2020(4409)
- 2019(10032)
- 2018(9829)
- 2017(17913)
- 2016(9187)
- 2015(10744)
- 2014(10636)
- 2013(10867)
- 2012(10510)
- 2011(10015)
- 2010(9996)
- 2009(9262)
- 2008(8832)
- 2007(7702)
- 2006(7237)
- 2005(6825)
- 学科
- 济(67745)
- 经济(67697)
- 管理(22567)
- 方法(21478)
- 数学(19697)
- 数学方法(19615)
- 中国(17863)
- 业(17660)
- 地方(16389)
- 企(12645)
- 企业(12645)
- 地方经济(12121)
- 贸(11329)
- 贸易(11321)
- 易(11000)
- 农(10997)
- 学(10626)
- 业经(10487)
- 制(8811)
- 融(8786)
- 金融(8785)
- 环境(8782)
- 财(8370)
- 和(8053)
- 发(7929)
- 银(7857)
- 银行(7856)
- 行(7744)
- 关系(7705)
- 农业(7345)
- 机构
- 大学(148174)
- 学院(144204)
- 济(81142)
- 经济(80037)
- 研究(59257)
- 管理(50997)
- 中国(46412)
- 理学(42723)
- 理学院(42202)
- 管理学(41804)
- 管理学院(41511)
- 财(33088)
- 京(31828)
- 科学(30254)
- 所(29173)
- 经济学(28465)
- 财经(26583)
- 研究所(26277)
- 经济学院(25383)
- 中心(25118)
- 经(24425)
- 北京(21207)
- 院(20755)
- 江(20083)
- 财经大学(19771)
- 范(18852)
- 师范(18738)
- 科学院(18572)
- 农(17497)
- 社会(17488)
- 基金
- 项目(88792)
- 科学(71085)
- 研究(67791)
- 基金(67757)
- 家(58430)
- 国家(58011)
- 科学基金(49249)
- 社会(47934)
- 社会科(45681)
- 社会科学(45674)
- 基金项目(34251)
- 教育(30036)
- 省(29756)
- 资助(28448)
- 自然(27469)
- 自然科(26852)
- 自然科学(26844)
- 自然科学基金(26421)
- 划(25821)
- 编号(24620)
- 国家社会(22198)
- 中国(21884)
- 部(21782)
- 成果(21107)
- 发(20870)
- 重点(20163)
- 教育部(19428)
- 济(18784)
- 经济(18629)
- 人文(18218)
共检索到23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经济史学大师汪敬虞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汪公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60余载,废寝忘食,奋力开拓,教书育人,著述丰硕,桃李成林,无论学术研究,还是道德文章,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汪公艰辛探索、确立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曲折历程和特殊贡献,更是值得大书一笔。"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中心线索"命题,最先是严中平先生提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严老主持《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集体编写时,在编写组内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应该作为贯穿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条"红线",并在组内外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当时因编写工作尚未真正开始,讨论比较空泛,未能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同三
我父亲那一辈有很多经济所的老人,他们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甚至很多人比我的父亲做得更好。我接触到的经济所的老前辈有:巫宝三先生、严中平先生、李文治先生、彭泽益先生、章有义先生、姚贤镐先生、张国辉先生、聂宝璋先生、经君健先生、魏金玉先生、宓汝成先生。我都跟这些先生们谈过话,他们对我有很深刻的教诲。除了这些研究人员之外,我们还不应该忘记经济所那些科研辅助人员,今天我在看所史展览的时候,看到有他们的照片。我特别要提到的是宗井滔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敬虞,又名汪馥荪,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经济史学家。1917年7月20日出生于湖北圻春。2012年6月20日仙逝于北京。先生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后转入经济系,1943年毕业。1943年至1945年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46年任助理研究员,194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5年任副研究员,197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99年1月退休。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荣誉学部委员。先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封越健
经君健先生是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简要叙述他在中国经济史学科建设、清代等级制度、商品经济、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领域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
经君健 中国经济史学科 学术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耀敏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研究课题还是从研究内容来看,都呈现出研究问题越来越深入具体、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理论支撑越来越系统完整、优秀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代鲁
新中国成立以降,尤其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史学得到相当发展。就中国近代经济史言,有以多卷本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已出版了1840—1894年卷)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代表的巨型综合史书及诸多专著的问世,同时还有不少各部门经济、各行业及企业的史料书的出版,等等。总之,可谓硕果累累,成绩蜚然。它们无论是在繁荣我国学术事业方面或是在适应时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经济史学会前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汪敬虞先生辞世一年多了,但是他那些抽丝剥笋般的经济分析,高屋建瓴式的史学论述,以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在汪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笔者把上世纪80年代我读研究生以来汪公对我的教诲作一追忆,以更好地了解汪敬虞先生为人及学术思想。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本来是要报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在读了汪敬虞先生和吴承明先生等老一辈学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后,对中国经济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下决心改考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在硕士生阶段,我的导师聂宝璋先生一再要求我们精读严中平和汪敬虞先生等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生 封越健
魏金玉先生,著名经济史学家。1926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中学毕业后曾在工厂做杂工、担任中小学教师。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1年7月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53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生班学习,1957年7月毕业。历任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近代经济史组学术秘书,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明 叶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近代经济史研究,有系统、有特色、有传承,重头就是多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几十年来,经过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严中平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长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旭 王大任
2017年8月4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经济史学大师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的隆重纪念活动,是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为契机举办的"纪念名家大师"系列活动的首场重大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萧国亮
我虽然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但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一个学生参加这个会,欣喜地看到新著的出版发行,表示由衷的祝贺!新著"磨剑"13年之久,我有幸先睹为快,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的发言只谈两点。第一,《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的学术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