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9)
2023(3152)
2022(2696)
2021(2548)
2020(2326)
2019(5221)
2018(5137)
2017(9315)
2016(5592)
2015(6385)
2014(6318)
2013(6307)
2012(6309)
2011(5865)
2010(6117)
2009(5672)
2008(5799)
2007(5258)
2006(4741)
2005(4368)
作者
(19567)
(16732)
(16514)
(15694)
(10980)
(8200)
(7315)
(6723)
(6371)
(6082)
(6072)
(5790)
(5647)
(5520)
(5500)
(5068)
(5044)
(5028)
(4979)
(4679)
(4489)
(4378)
(4107)
(4036)
(3889)
(3784)
(3749)
(3670)
(3559)
(3556)
学科
(20495)
经济(20472)
(11985)
(11657)
管理(9903)
(8453)
企业(8453)
(7445)
方法(7108)
中国(5423)
数学(5304)
数学方法(5174)
农业(5060)
理论(4670)
地方(4471)
业经(4394)
(3829)
教育(3792)
(3728)
(3578)
金融(3574)
(3564)
贸易(3562)
经济学(3524)
(3499)
(3406)
(3400)
银行(3369)
(3289)
及其(2784)
机构
大学(87791)
学院(84274)
研究(38370)
(30229)
经济(29574)
科学(26900)
中国(26670)
管理(26012)
(24205)
(22180)
理学(21720)
理学院(21305)
管理学(20605)
研究所(20565)
管理学院(20436)
(20114)
农业(19213)
业大(17251)
中心(16639)
(14493)
(13895)
师范(13681)
(13539)
(13238)
(13010)
北京(12829)
农业大学(12296)
科学院(12063)
师范大学(11247)
(11148)
基金
项目(57041)
科学(42440)
基金(39842)
研究(37947)
(37752)
国家(37441)
科学基金(28933)
(22609)
社会(21553)
基金项目(20697)
自然(20235)
(20046)
社会科(20039)
社会科学(20028)
自然科(19701)
自然科学(19690)
自然科学基金(19341)
教育(17742)
资助(16673)
编号(14840)
成果(14293)
重点(14290)
计划(12687)
(12639)
科技(12201)
(12193)
课题(11470)
科研(11405)
(11385)
(11202)
期刊
(36563)
经济(36563)
研究(24886)
学报(22750)
(22369)
中国(18732)
科学(18652)
大学(15689)
学学(14676)
农业(14536)
教育(11803)
管理(9164)
(9067)
(8022)
(7967)
金融(7967)
业大(6795)
(6251)
图书(6244)
林业(5659)
技术(5654)
农业大学(5538)
财经(5260)
经济研究(5140)
世界(4857)
业经(4664)
(4616)
问题(4589)
科技(4586)
书馆(4565)
共检索到135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元臣  鲍梦楠  薛爽  王璞  王兴云  张坤朋  王景顺  
【目的】明确汤川瘿蜂虫瘿内寄生性天敌种类,研究其优势天敌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汤川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汤川瘿蜂虫瘿进行林间调查、室内解剖和室内试验,明确虫瘿内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长尾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汤川瘿蜂无性世代虫瘿内主要有长尾小蜂、金小蜂和啮小蜂3种寄生性天敌,其中长尾小蜂为优势天敌。长尾小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越冬成虫10月下旬开始出瘿,产卵于无性虫瘿内。2019和2020年连续2年虫瘿调查发现,长尾小蜂对汤川瘿蜂无性世代寄生率分别为18.00%和21.86%。寄生蜂羽化期持续81~85天,雌雄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11月下旬和11月中旬,羽化时间集中在上午8:00―12:00,雌雄性比为1∶2。长尾小蜂善跳跃,有假死性,雌雄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有多次交配现象。补充蜂蜜水可显著延长雄性长尾小蜂寿命,对雌性长尾小蜂寿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汤川瘿蜂无性世代虫瘿内有长尾小蜂、金小蜂和啮小蜂3种寄生性天敌,长尾小蜂对汤川瘿蜂寄生率最高,为优势寄生蜂种,可作为防治汤川瘿蜂的重要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元臣  苏山玉  刘苹  张玉晓  张坤朋  王景顺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骆有庆  黄竞芳  
本文用常规及电镜扫描等显微观察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板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双刺广肩小蜂、黄褐宽缘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果瘿刻腹小蜂等)的幼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卵、老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老熟幼虫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头壳和体表上刚毛着生位置、数量和长短;触角形态;上颚形态和大小;体表结构。卵的主要分类特征是颜色,有无印柄,卵及卵柄长短、卵体形态。利用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小蜂的类群分类是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筱慧  朱道弘  刘志伟  苏成元  
Wolbachia是一类胞质遗传共生菌,能调控被其感染宿主的生殖方式。以向川安瘿蜂虫瘿中获得的向川安瘿蜂和其寄生的长尾小蜂为材料,使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向川安瘿蜂和长尾小蜂Wolbachia的wsp特异片段,以邻位相连法构建Wolbachia的wsp基因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向川安瘿蜂和长尾小蜂均感染了Wolbachia;因二者感染Wolbacia的株系Wa和Wb的wsp序列差异大,不能认定在寄生的长尾小蜂和宿主向川安瘿蜂间存在Wolbachia的水平传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燕  宗世祥  盛茂领  苏梅  
The parasitism of Orgyia ericae,which causes damage to Ammopiptanthus mongolcus,Heclysarum mongolicum,Hedysarum scoparium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was investigated in Hangjin Qi and Etuoke Qi of Erdosi in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 insect species of the natural enemy were found to par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竹红  黄建  康文通  梁农  王建平  
2003年6-9月调查研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Viggiani et Ren)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的林间生态位,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资源利用中,对寄生松突圆蚧雌蚧的2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引进种)优于友恩蚜小蜂(本地种);而对松突圆蚧的2种本地种天敌,长缨恩蚜小蜂(寄生雄蚧)优于友恩蚜小蜂(寄生雌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曾汉青  盛茂领  才让旦周  周卫芬  孙淑萍  
【目的】高山毛顶蛾(鳞翅目:毛顶蛾科)是我国青海海东地区严重危害桦树的潜叶类害虫,阐明其生物学特性及寄生性天敌种类,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生物学特性观察在互助县北山林场,采用室外和室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越冬茧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并统计寄生性天敌寄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进行[Ryan-Einot-GabRiEl-WElsh(REGW)]Q测验。【结果】高山毛顶蛾1年1代,以老熟幼虫下树在腐殖质层下0~12 cm土层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并始见成虫,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成虫羽化结束;产卵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上旬;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  郭芳琴  许哲  陈晓  李凯  肖雨峰  孙守慧  祁金玉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国际性重大检疫害虫,为了弄清其野外自然越冬与生物致死因子的关系,采用野外大量采集和室内培养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美国白蛾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雌雄性比、寄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沈阳和兴城地区美国白蛾主要寄生性天敌有5种,分别为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日本追寄蝇(Exoristajaponica)、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和白蛾派姬小蜂(Pediobius elasmi),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5.88%、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芊  蒋显斌  凌炎  龙迪  蒋婷  陈玉冲  符诚强  黄所生  吴碧球  李成  黄凤宽  龙丽萍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镇宇  姚德富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1~3龄)、花绒寄甲对中老龄幼虫(3龄末—老熟幼虫)和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在蜂虫数量比为5∶1时,释放25天后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14.84%和12.57%;锈色粒肩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期按天敌与害虫数量3∶1和10∶1的比例分别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30天后锈色粒肩天牛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46.50%和38.63%;释放花绒寄甲60天后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60.00%和52.67%。根据解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样木所得到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得出4种估测实际寄生率的回归方程,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杰军  王自力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陈晓鸣  
采用定点诱集方法研究了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的种群结构与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寄生蜂达11种,均属小蜂总科;以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白蜡虫阔柄跳小蜂和中华花翅跳小蜂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整个种群数量的45 9%、37 3%和11 4%。优势种群数量变动是影响混合种群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建议抓住优势种群发生高峰期,制定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的有效控制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慧慧   李恩杰   曹亮明   王小艺   辛学兵   仇兰芬   包青春   杨忠岐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近年来作者发现元宝枫种子受到一种元宝枫瘿蚊(Acumyia sp.)幼虫的严重侵害。为了无公害防治该害虫,本研究旨在调查并鉴定元宝枫瘿蚊的天敌。【方法】通过在北京和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寄生和捕食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的一种小蜂。通过分类研究,确定其为小蜂总科金小蜂科毛链金小蜂属Systasis的一个新种——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aceri Yang, Liu et Cao sp. 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寄生蜂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彩色形态特征图。同时,还记述了该小蜂的生物学,也和毛链金小蜂属我国的二个相近种进行了比较,提供了鉴别特征。【结果】该新种与中国的一种寄生刺槐叶瘿蚊的小蜂——叶瘿蚊毛链金小蜂Systasis obolodiplosis Yao et Yang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新种体呈金绿色,雌性体长3.4~3.6 mm,雄性1.8~2.4 mm(而后者体呈蓝色,带有紫色金属光泽;雌性体长2.1 mm,雄性1.3 mm);唇基略呈方形,宽为高的1.4倍(后者的唇基更宽,宽度是其高度的2.0倍);腹部较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的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8倍)。Xiao&Huang修订了中国毛链金小蜂属的种类,并提供了9个种的分类检索表。使用此检索表,新种最初被归为Systasisprocerula Xiao et Huang。然而,本新种雌性在其他特征上存在差异:痣后脉长度是痣脉的1.4倍(后者的痣后脉短于痣脉);触角较短,梗节加鞭节的长度是头宽的1.15倍(后者是头宽的1.4倍);本种腹部更长,长为宽的2.7倍(后者腹部较短,长为宽的1.5倍)。此外,还描述了新种的生物学特性。元宝枫瘿蚊毛链金小蜂对元宝枫瘿蚊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达到34%。其1~2龄幼虫为寄生性,而3龄以后则转为捕食性,能将单个种子中的52~125头瘿蚊幼虫(或蛹)捕食殆尽。该小蜂一年发生2~3代,是元宝枫瘿蚊的主要天敌。【结论】本天敌的发现为无公害生物防治元宝枫瘿蚊提供了一种优秀天敌。这一发现对于保护元宝枫这一珍贵树种及其籽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种实害虫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国艳  徐志宏  郎学军  
本文报道采自浙江省江山和安吉的寄生于栗瘿蜂的长尾啮小蜂一新种 ,即栗瘿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dryocosmi Wu et Xu,sp.nov,并对新种进行了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艳霞  赵岱  杨忠岐  
通过野外采集寄主虫瘿进行室内饲养观察与适时林间采集虫瘿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瘿孔象刻腹小蜂的生物学及其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瘿孔象刻腹小蜂在山东济南与北京两地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单个外寄生于赵氏瘿孔象4~5龄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被其杀死的寄主尸体旁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羽化寻找新的虫瘿进行产卵。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虫瘿内完成。在山东济南的寄生率为13.7%,在北京仅第2代寄生率达30.7%。而且,因其寄主赵氏瘿孔象1年只发生1代,瘿孔象可连续寄生2次寄主幼虫,对赵氏瘿孔象的种群数量具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生物防治这种害虫的优势天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