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5)
- 2023(3741)
- 2022(3099)
- 2021(2859)
- 2020(2483)
- 2019(5422)
- 2018(5512)
- 2017(9442)
- 2016(5416)
- 2015(6124)
- 2014(6275)
- 2013(6045)
- 2012(5956)
- 2011(5233)
- 2010(5472)
- 2009(4862)
- 2008(5302)
- 2007(5145)
- 2006(4400)
- 2005(3947)
- 学科
- 济(19581)
- 经济(19564)
- 业(18520)
- 管理(18115)
- 企(15800)
- 企业(15800)
- 技术(11161)
- 方法(9549)
- 数学(7957)
- 数学方法(7753)
- 学(7743)
- 技术管理(5925)
- 农(5273)
- 财(4853)
- 理论(4844)
- 中国(4456)
- 业经(4246)
- 农业(3883)
- 教学(3795)
- 贸(3690)
- 贸易(3690)
- 易(3595)
- 务(3557)
- 财务(3539)
- 财务管理(3534)
- 环境(3343)
- 企业财务(3303)
- 和(3110)
- 制(2941)
- 银(2831)
- 机构
- 大学(85501)
- 学院(85223)
- 研究(32341)
- 管理(29686)
- 济(29027)
- 经济(28250)
- 理学(25013)
- 理学院(24653)
- 管理学(23872)
- 科学(23871)
- 管理学院(23721)
- 中国(22665)
- 京(19905)
- 农(19768)
- 所(18512)
- 研究所(17084)
- 业大(16534)
- 农业(15893)
- 江(14644)
- 中心(14013)
- 技术(13189)
- 北京(12548)
- 财(12238)
- 院(11869)
- 范(11750)
- 师范(11527)
- 省(11481)
- 州(11163)
- 工程(10575)
- 农业大学(10147)
- 基金
- 项目(57808)
- 科学(43774)
- 基金(40106)
- 研究(38525)
- 家(37566)
- 国家(37299)
- 科学基金(30202)
- 省(23636)
- 社会(21668)
- 自然(21389)
- 基金项目(20987)
- 自然科(20911)
- 自然科学(20900)
- 社会科(20565)
- 社会科学(20557)
- 自然科学基金(20508)
- 划(20410)
- 教育(18174)
- 资助(16702)
- 编号(14731)
- 重点(14028)
- 计划(12939)
- 创(12765)
- 科技(12504)
- 发(12373)
- 创新(12140)
- 部(12116)
- 成果(12099)
- 科研(11286)
- 课题(11175)
共检索到12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污泥高水分含量和存在重金属已成为影响我国污泥处置与资源化的重要"瓶颈"。生物沥浸技术被证实是一种即可以有效去除污泥重金属,同时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方法。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污泥深度脱水的几种方法及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上的优势,生物沥浸法促进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0 t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高温发酵堆肥的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该工艺的技术参数、污泥处理及其后续堆肥和土地利用的效果。连续2年多的生产性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经生物沥浸处理的污泥可不加任何絮凝剂能一步机械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呈土黄色无臭的半干化饼状。且污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包木太 王兵 李希明 郭省学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嘉 李顺鹏 黄焕忠 顾向阳
对好氧剩余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华污泥(取自常州丽华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泥(苏州城东污水处理厂)及其上清液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长及Fe2+氧化作用均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而乙酸和丙酸是引起上述抑制作用的主要因子。采用不同固体含量污泥悬液进行模拟培养试验,结果证明污泥中的乙酸和丙酸主要来源于浓缩池内污泥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在污泥生物沥滤过程中,乙酸和丙酸的存在对Zn的溶出效率没有不利影响,但污泥的酸化速率显著下降,丽华污泥和城东污泥中Cu的沥滤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6 d和2 d,严重影响生物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东兴 В.А.Касатиков
蚯蚓生物处理城市污水污泥过程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出下降,速效磷、交换态钾和硝态氮的浓度增加。重金属Mn、Zn、Ni、Pb、Cr和Ag的全量减少。Mn、Zn和Cr的浓度降低水平最大分别达到30%-40%,18%-27%和19%-22%。可移动态的Cu浓度降低达到38%-62%,而可移动态的Mn、Zn、Ni、Pb、Cr、Co和Cd达到了17%-44%。蚯蚓处理以高灰分城市污泥№1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利用有机氮的微生物群数量与最小值相比增加了10-16倍。处理以低灰分的城市污泥№2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微生物群的数量增加了24-41倍。
关键词:
蚯蚓 城市污泥 农化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宋元红 李贵桐 赵小蓉 林启美
为了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在200、300、500和700℃下裂解温度下,将干燥的市政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分析其主要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了解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裂解处理不仅影响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总量,而且还影响其形态。随着裂解温度提高,污泥生物质炭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低温(200℃)裂解处理导致汞损失殆尽,但提高了酸溶态As、Cd、Mn和Zn的含量;裂解温度超过300℃,重金属残渣态含量大幅度增加,比例占50%以上,可氧化态、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含量均随裂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结果显示,尽管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含量比干燥污泥高一些,但大部分转化为生物...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高温裂解 生物质炭 重金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生 邵一奇 颜成 梁剑茹 王电站 周立祥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厌氧消化时间对猪场粪污废水性质及其后续生物沥浸(包括pH值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猪场粪污废水在厌氧消化期间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pH、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并利用生物沥浸法处理不同厌氧消化时间(0~60 d)的沼液。[结果]厌氧消化会导致粪污废水pH值和总碱度的升高,pH值从起始的6.5升高至7.5,总碱度升高54.6%。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28.6%,但对氨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导致C/N值大幅降低,从15.3降至4.4。猪场粪污废水经厌养消化后,其EPS含量增加。研究发现厌氧消化0~15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较好,体系pH值降至4.5左右,过滤比阻(SRF)降至5×10~(11)m·kg~(-1)以下,脱水性能提高95.1%以上。厌氧消化30~60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变差,pH值维持在6.5~8.0,过滤比阻逐渐升高。[结论]为便于生物沥浸处理,猪场粪污废水可不经厌氧消化,或者厌氧消化时间不宜超过2周。厌氧消化时间过长,体系碱度增加,对酸缓冲性能增强,同时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也增加,可能是导致粪污废水经较长时间厌氧消化后生物沥浸效果变差的原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郑良灿 张朝龙
为了提高污泥的破解效果及改善其厌氧消化性能,采用双频超声波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消化试验,分别考察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破解效果以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超声预处理试验中,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增加值(SCOD+)和污泥溶出率(DDSCOD)有显著影响,对氨氮(NH3-N)影响不显著;超声时间为55min、声能密度为125W·L-1及pH为9时,SCOD+和DDSCOD均达到最优值。在厌氧消化试验中,处理组污泥产气高峰期比未处理组污泥出现晚,但产气量高于未处理组,当超声时间为25min、声能密度为75W·L-1和污泥pH为8时,累计产...
关键词:
污泥 超声时间 声能密度 pH 厌氧消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成 王昌桃 郑罗崇都 钟文挺 李纪堂 任哓波 杨勋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堆肥与自然通风好氧堆肥相结合的堆肥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填充物料对污泥堆肥中的NH4Cl-P、Al-P、Fe-P、O-P、Ca-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的NH4Cl-P、Al-P、Fe-P和O-P含量在快速堆腐阶段先降低后升高,并在后腐熟阶段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受"浓缩效应"影响,污泥堆肥的NH4Cl-P、Al-P、Fe-P、O-P和Ca-P含量分别比初始值增加了1.15%~29.27%、14.29%~37.59%、8.21%~30.24%、15.98%~23.71%和160.71%~202.45%;堆肥中无机磷以NH4ClP、Al-P和O-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
关键词:
污泥 堆肥 秸秆 无机磷形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智勇 胡勇有 谢磊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酵母废水的启动规律及微生物相.研究表明:在上升流速为6 m/h,温度控制在30℃,进水CODcr和FeCl2分别为20 g/L和500 mg/L的条件下,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可达15.9 kg/(m3.d)左右,容积产气率稳定在5.2~5.5 L/(L.d)以上,COD去除率为65%~69%,容积负荷与产气率呈显著线性关系.当负荷超过15.9 kg/(m3d.)时,反应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达到了1.26 g/L,最大产甲烷活性只有0.24 g/(g.d),对产甲烷菌活性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颗粒污泥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较稳定,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国俊 魏静 王殿武 李卫国 孟静
采用黑曲霉为发酵剂对活性污泥进行全程无公害处理并对各种病原菌的生长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病原菌总量在发酵过程中呈"马鞍型"变化。由于不同堆肥处理组合的C/N比及添加辅料的不同,导致各种病原菌的生长规律出现差异;采用黑曲霉处理城市活性污泥可使病原菌数目减少,但不能达到完全杀灭的目的;对发酵污泥进行200℃高温物理处理后,病原菌存活量为零。因而活性污泥在堆肥后必须经过高温物理处理才能达到安全化和资源化。
关键词:
城市活性污泥 黑曲霉 病原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西宁 张增强 张永涛 韩万飞 李艳霞
为了合理解决杨凌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问题,推动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杨凌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N、P、K和有机质及重金属Ni、Cd、Pb、Zn、Cu、Cr、As、Hg进行了10个月(2005-02~11)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污泥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其含量分别为361.41~529.38,20.13~35.42及3.11~7.48 g/kg;重金属Ni、Cd、Pb、Zn、Cu、Cr和As的含量分别为22.86~38.03,0.68~5.07,29.53~76.16,297.42~313.73,124.37~200.66,43.23~255.0...
关键词:
污泥 营养成分 重金属 农业利用 杨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吴礼树 魏文学 王伟 董申平 RonMcLaren
测定了几种污泥的化学特性并将 3种污泥施用在盆栽和田间试验的作物上。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远高于机械厂和化工厂的污泥。施用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能分别增加盆栽油菜和田间棉花的产量 ;在提高棉花经济产量上 ,啤酒污泥与化学肥料具有等效作用。因而 ,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并有利于作物生长。化工厂污泥中镉、铜、铅、锌含量都高于其它污泥 ,盆栽棉花对化工厂污泥的反应也因土壤类型而异 ,因而将化工厂污泥应用于作物生产会带来重金属的污染。
关键词:
污泥 作物生产 应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喜勤 林君锋 申欢 金奇庭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了在不排泥情况下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沉降性能、颗粒分布、活性和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稳定状态的污泥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升高,本试验中反应器污泥浓度最高达10.4 g.L-1;大量胞外多聚物(ECP)等难降解物质随试验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在反应器中积累,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活性降低、颗粒粒径减小、生物相变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品晶 顾国维 邵立明 李国建
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 ,将在 2 0 2 0年前使该市的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生量从现状的 85tDS/d增长至 130 0~ 15 0 0tDS/d ,将形成可观的污泥消纳压力。预期了该市的污水污泥产生状况 ;以现有污水污泥处置与利用技术为基础 ,测算了可行的污泥处置与利用方向及相应的容量 ,以及满足容量利用的前处理要求。以此为基础 ,推荐了适宜的容量利用方案 ,并建议以生物稳定化干化处理作为污泥处置与利用前的改性处理步骤 ,且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增加厌氧消化环节 ,提高处理体系的水平与容量宽余度。此污泥处理与利用体系可达到污泥消纳运行的柔性化和可靠性 ,兼具环境安全性与经济合理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丽伟 冯贵颖 朱丹 王正林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进行了常温条件下皂素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UASB处理工艺以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4000~6000mg/L,有机负荷为13~25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7h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同时最大产气率为0.34m3/kg,甲烷含量为6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皂素废水 废水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