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84)
- 2023(2413)
- 2022(2106)
- 2021(1780)
- 2020(1599)
- 2019(3234)
- 2018(3245)
- 2017(6063)
- 2016(3204)
- 2015(3604)
- 2014(3467)
- 2013(3357)
- 2012(3199)
- 2011(2880)
- 2010(2931)
- 2009(2822)
- 2008(2794)
- 2007(2478)
- 2006(2192)
- 2005(2130)
- 学科
- 济(13644)
- 经济(13634)
- 管理(9129)
- 业(7400)
- 企(5951)
- 企业(5951)
- 地方(4448)
- 方法(4321)
- 中国(4059)
- 环境(3618)
- 农(3577)
- 贸(3480)
- 贸易(3477)
- 数学(3469)
- 数学方法(3439)
- 易(3370)
- 制(3086)
- 银(3070)
- 银行(3063)
- 业经(2960)
- 行(2960)
- 融(2950)
- 金融(2950)
- 及其(2814)
- 学(2802)
- 地方经济(2720)
- 划(2669)
- 财(2597)
- 农业(2249)
- 发(2150)
- 机构
- 学院(44472)
- 大学(44382)
- 济(19794)
- 经济(19405)
- 研究(18840)
- 管理(16108)
- 中国(14496)
- 理学(13557)
- 理学院(13383)
- 管理学(13166)
- 管理学院(13067)
- 科学(10878)
- 所(10097)
- 京(9758)
- 研究所(9010)
- 农(8543)
- 中心(8509)
- 财(8450)
- 江(7327)
- 院(7170)
- 农业(6685)
- 业大(6621)
- 财经(6473)
- 北京(6227)
- 经(5873)
- 经济学(5863)
- 范(5845)
- 师范(5784)
- 州(5760)
- 省(5700)
共检索到75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谷树忠
我国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环境污染是多源的,往往难以区分边界和责任,土壤污染、水污染如此,空气污染更是如此,这就决定了污染防治必须构建起协同机制。同时,环境质量是共同需要的,无论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无论富裕也罢、贫困也罢,都不同程度地对环境质量提出要求,每个人都向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同呼吸共命运,决定了每个地区都是一个环境利益共同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谷树忠
我国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环境污染是多源的,往往难以区分边界和责任,土壤污染、水污染如此,空气污染更是如此,这就决定了污染防治必须构建起协同机制。同时,环境质量是共同需要的,无论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无论富裕也罢、贫困也罢,都不同程度地对环境质量提出要求,每个人都向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同呼吸共命运,决定了每个地区都是一个环境利益共同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长学
当前,我国污染防治形势与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生态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应按照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并重,将污染防治深刻融入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和具体行动上,在更高水平和更大层面上形成污染防治协同机制合力。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污染防治整套协同机制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长学
当前,我国污染防治形势与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生态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应按照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并重,将污染防治深刻融入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和具体行动上,在更高水平和更大层面上形成污染防治协同机制合力。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污染防治整套协同机制体系
关键词:
污染防治 生态补偿机制 协同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胥彦玲 李纯 张红
探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研究发展态势,为环保科技工作者选择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热点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1979-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日益严峻,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成果迅速增多,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法治等众多学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导向是近年来学界重点突破的方向,其中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细颗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文献计量 态势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我国农业正处于向深度农业、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工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工业化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科技化为主要特征,在助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内源性环境污染风险。此类环境风险与传统农业生活污染以及城市工业化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区别,对有效防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对农业工业化污染相对有效的防治主体及其运行方式分析,建议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以环境法治为终极目标和保障机制的,包含国家(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自主治理、司法救济的多维法治协同防治体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段红涛 韩君 吴国华
2010年4月1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原浙江省政协常委、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判处戴备军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面对法院的裁决,戴备军低下了头,他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张雪艳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应从架构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理论模型、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数据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大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定责与追责制度方面入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多维度审计实施,促进大气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平
生态系统良性运转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长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益者、保护者、破坏者、受损者之间的经济、生态利益未能实现公平分配。生态补偿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形成生态破坏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与受损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以实现生态利益的分配正义和生态责任的公平承担。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实施主体功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产权制度 生态补偿资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学升 高子雯
新零售业态的发展需要现代零售与现代物流的协同促进,不仅需要现代零售打造一体化的零售场景,还要求现代物流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高效的配送服务。然而,现阶段物流企业与零售企业还无法做到协调一致,难以构筑高水平的协同态势,同时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索现代物流与零售协同态势,同时为新零售业态组织场域的构筑提供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新零售业态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整体而言,31个省市区2012-2020年现代物流与零售协同态势处于勉强协同状态,存在明显的自东向西依次降低的现象。东部地区整体处于中度协同状态,现代物流业综合评分较低且波动过大,导致两个子系统无法协同发展。中部地区一直处于勉强协同状态,2016年之前零售业综合评分较低,2016年之后现代物流业综合评分较低。西部地区一直处于勉强协同状态,2015年之前子系统处于波动状态,2015年之后零售业综合评分较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建华 逯元堂
"六五"至"十五"期间,我国水污染防治逐年发展起来。"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污染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投资,确保减排目标实现,水质继续有所改善。本文对三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筛选,并对2006-2008年水污染防治投资进行分解采集。根据2001-2008年水污染防治投资数据,经协整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投资与GDP呈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此均衡关系,本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污染防治投资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污染防治投资约为1万亿元,预测结果较为合理,方法较其它预测方法更为合适。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相关建议。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投资 协整分析 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静
在一体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一体化发展协作机制迫在眉睫。协调沪苏浙皖污染"联防共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应立足长三角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的现状,针对区域污染防治困境,从协作治理角度完善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探寻源头防控、统筹协作、强化制度、协同推进的污染防治"共保联治"新路径,推动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污染防治 协作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铭雨 李群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至关重要。为准确客观地测算我国污染防治的阶段性成效,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着眼点,建立全面详细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污染防治综合指数总体上升,于2021年达到0.92;碧水保卫战的得分上升幅度最大,治理成效最明显;净土保卫战的治理成效连续六年保持较高水平且逐步提升;蓝天保卫战是相对薄弱方面,提升空间显著。同时,三大保卫战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协调性,且耦合协调性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共计27个省份耦合协调性有所提高,且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份,污染防治综合指数也相对较高。基于此,应强化蓝天保卫战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三大保卫战”联防联动治理、发挥领跑省份“辐射”效应梯次带动全国地区污染防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崔利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污染程度丝毫不亚于GDP的增长速度。2008年太湖蓝藻暴发就是对污染防治工作敲响的警钟,也是对不顾后果的污染行为的惩罚。审计署发布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和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显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几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用于水污染治理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亮 王水 曲常胜 王栋 蔡安娟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场地环境保护。文章从水、大气、固废和噪声四个方面,研究讨论了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来源及其防治,突出其重要性和专业性,以保障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最后,针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进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污染场地 修复工程 二次污染 来源 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