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5)
- 2023(13508)
- 2022(12243)
- 2021(11538)
- 2020(9925)
- 2019(23233)
- 2018(23491)
- 2017(45842)
- 2016(25233)
- 2015(28711)
- 2014(29058)
- 2013(28844)
- 2012(26691)
- 2011(24003)
- 2010(23873)
- 2009(22064)
- 2008(21660)
- 2007(19125)
- 2006(16381)
- 2005(14233)
- 学科
- 济(100844)
- 经济(100742)
- 管理(72117)
- 业(68107)
- 企(56196)
- 企业(56196)
- 方法(50252)
- 数学(43988)
- 数学方法(43536)
- 农(27717)
- 财(25462)
- 中国(23861)
- 学(23284)
- 地方(21734)
- 业经(21026)
- 环境(19059)
- 贸(18550)
- 贸易(18545)
- 农业(18396)
- 易(17949)
- 制(17379)
- 务(16593)
- 和(16567)
- 财务(16523)
- 财务管理(16489)
- 理论(16446)
- 企业财务(15543)
- 划(15157)
- 技术(14937)
- 银(13595)
- 机构
- 大学(360459)
- 学院(358687)
- 管理(142994)
- 济(138588)
- 经济(135327)
- 理学(124593)
- 理学院(123196)
- 管理学(121068)
- 管理学院(120441)
- 研究(116657)
- 中国(85555)
- 京(76710)
- 科学(75733)
- 财(61845)
- 农(61192)
- 所(59444)
- 业大(56749)
- 研究所(54553)
- 中心(53934)
- 江(51985)
- 财经(50375)
- 农业(48388)
- 北京(48107)
- 范(48047)
- 师范(47608)
- 经(45608)
- 州(42475)
- 院(42350)
- 经济学(40707)
- 师范大学(38453)
- 基金
- 项目(247746)
- 科学(192660)
- 研究(179383)
- 基金(177774)
- 家(154750)
- 国家(153452)
- 科学基金(130897)
- 社会(110053)
- 社会科(104051)
- 社会科学(104021)
- 省(97812)
- 基金项目(96218)
- 自然(86883)
- 自然科(84733)
- 自然科学(84708)
- 自然科学基金(83155)
- 教育(82329)
- 划(82132)
- 编号(74713)
- 资助(73306)
- 成果(60038)
- 重点(55086)
- 部(54331)
- 发(52396)
- 创(50745)
- 课题(50538)
- 科研(47935)
- 创新(47339)
- 大学(46149)
- 教育部(46013)
- 期刊
- 济(148126)
- 经济(148126)
- 研究(99968)
- 中国(63118)
- 学报(59285)
- 农(54595)
- 科学(53390)
- 管理(48142)
- 财(47542)
- 大学(43599)
- 学学(40928)
- 教育(37817)
- 农业(37812)
- 技术(30836)
- 融(26379)
- 金融(26379)
- 业经(25053)
- 财经(23648)
- 经济研究(22737)
- 图书(20549)
- 问题(20286)
- 经(19953)
- 业(19727)
- 技术经济(17797)
- 资源(17663)
- 理论(17659)
- 版(17445)
- 科技(17299)
- 实践(16398)
- 践(16398)
共检索到50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弟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饱受争议,扩张自由刑幅度、改采限额罚金刑是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实证分析发现,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与理论预设存在背离。现阶段不宜扩张自由刑幅度,而应当降低"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增大3-7年自由刑幅度的适用率。无限额罚金刑是立法需要,无需过度诟病,出台司法解释细化罚金数额标准、强化量刑说理制度同样能够限制罚金刑滥用。预防犯罪和修复环境的双重目的,决定了环境犯罪处罚中刑罚辅助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环境刑罚辅助措施补充自由刑和罚金刑的不足,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刑事处罚 预防犯罪 恢复理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婧婧 张阿城 童文思
对于犯罪行为是否实施"重典"一直是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刑事政策。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犯罪分子的行为选择隐含了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比较,这一选择取决于犯罪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两方面,犯罪的成本包括实施成本、获刑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欲获取经济回报的犯罪而言,犯罪的收益主要是经济收益。定义犯罪的利润为收益与成本的差额,那么在犯罪刑罚成本一致的前提下,犯罪的利润对于犯罪获刑总成本的弹性大小,则代表了刑事政策对犯罪的遏制效果。本文以人身犯罪中的拐卖妇女儿童罪与财产犯罪中的集资诈骗罪为研究对象,搜集我国法院2012-2015年31个省份一审审结的1710份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的裁判文书,实证分析了刑事重典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刑事犯罪的遏制效果。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刑事重典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遏制效果优于集资诈骗罪,并且社会公众对犯罪的关注度可能是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机制。由于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分别属于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因此,至少并非对于所有种类的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刑事重典都具有相同的效果,这应成为刑事政策制定时被纳入考量的一个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李佳男
现行法下,将偷逃的税款作为税收犯罪中的“犯罪所得”予以宣告没收,不但可行而且必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也不应被固化地理解为完全“排挤”的竞争关系,而应被理解为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因此,应坚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两条腿走路”,二者冲突时通过竞合规则予以调和,而非完全否认刑事没收在税收犯罪中的效力。详言之,在没收宣告作出前,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全部补缴至税务机关的,法院不再宣告没收;行为人仅部分补缴的,则应在宣告没收的总额中予以扣减。在没收宣告执行的整个期间,法院应将没收的偷逃税款及时偿还至所属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则应在需征缴的总额中作相应扣减。但执行时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补缴至税务机关的,直接在需执行的没收总额中予以扣减即可,不再执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尚君 邵珠同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转化为法律语词,构成了民法的基础规范。对裁判文书统计分析表明,核心价值观在民事裁判说理中的适用呈现逐年递增、区域级差、层级下移以及简易程序适用、独任制适用、家事案例适用等特点。通过类型化分析发现,适用方式有单独适用和复合适用,适用功能有价值宣示、教育说教、补强说理和说理依据。规范缺失导致适用方式混乱、功能定位不清,甚至出现裁判说理向核心价值观这类一般条款逃逸的问题。核心价值观适用的正当性源于法律与政治的双向塑造、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规范转化以及裁判说理中凝聚价值共识的客观需求。在适用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据次序化、目的解释明晰化和语言修辞通俗化,通过裁判说理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条款助益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民事裁判 说理 双向塑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易梦洁 李嘉晟 申广军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当前文献集中关注扶贫政策的经济影响,而忽略了其社会效果。本文基于中国裁判文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国家级贫困县刑事案件数和刑事犯罪人数的年增长减速20%以上。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县经济增长是减少刑事犯罪增长的主要渠道,就业改善在精准扶贫降低犯罪的影响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揭示了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背景下扶贫与维护社会治安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平安中国助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刑事犯罪 裁判文书数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邢变变 尚楷晴
文章采用计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351篇文书进行计量分析,概括我国图书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单方直接侵权、多方共同侵权及帮助侵权3种类型,并从图书馆、图书馆用户及图书馆合作方三个层面提出规避著作权侵权的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著作权侵权行为 中国裁判文书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武良军
利益衡量是刑事司法裁判中解决利益冲突的必然要求和解决疑难案件的重要方法,也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路径与罪刑法定主义实质侧面的要求。相较于量刑环节的利益衡量,定罪环节的利益衡量意义更为凸显,无论是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还是违法性或有责性的判断,利益衡量均有运用的空间。利益衡量的妥当运用,不在于是否遵循了一个完全程式化的操作步骤,而在于是否准确把握了"利益的解析"与"衡量的展开"这两个关键环节。应当说,利益衡量对裁判者主观性的天然依赖,蕴含着不确定的内在风险,应积极为利益衡量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提供一个约束性框架以控制风险。刑事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的风险控制,应当恪守罪刑法定主义、遵循社会共识导向和加强程序性的制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明涛
我国《反垄断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108份我国法院援引《反垄断法》的裁判文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涉及反垄断法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案件审理以中级人民法院为主,民事案件占比占绝大多数,还有部分行政案件。裁判文书援引《反垄断法》条文不均衡,裁判文书涉及的案件内容主要有物权纠纷、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和竞争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和平台经济垄断的规制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反垄断 司法适用 裁判文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景涵 尹晓倩
在竞业限制框架下,关于劳动者违约责任的立法规定较为模糊,100份司法裁判文书呈现出多种责任形式适用及裁量存在分歧的现状。基于此,需在进一步明晰司法裁判者裁判逻辑的基础上,探寻竞业限制违约责任背后所指向的具体理论。违约责任的核心在于违约损失的具体赔偿,在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背景下,劳动者不能完全地按照以平等为特征的合同法责任承担竞业限制违约责任。因而,需要对违约金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经济补偿返还责任提出完善建议,并强调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的利益衡量,以利于违约责任法律规范的进一步阐明和妥当适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浜源 谭用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加强网络犯罪治理是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底板工程。本文以网络赌博犯罪为切入点,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取2008~2020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赌博犯罪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赌博犯罪具有与传统接触类犯罪类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深化不仅对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推波助澜的效应,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互联网深化对非中心城市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第三,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空间溢出存在地理衰减特征和边界效应,最强作用距离为500km,衰减边界为800km。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实施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和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耘通 罗淳 魏晓岚 熊敬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涉及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经济犯罪案件日益增加,司法会计鉴定能够为案件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支持。通过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2016—2021年关于运用司法会计鉴定的经济犯罪案件样本,发现司法会计鉴定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存在资质规定缺乏、方法相互混用、证据属性模糊、质证机制疏漏等问题,建议从明确司法会计鉴定人及鉴定机构资质、建立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方法、廓清司法会计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改进司法会计鉴定人出庭质证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提升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司法会计鉴定质量。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 经济犯罪 证据属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本文针对"恶意欠薪罪"提倡者的观点和理由,提出了不宜将欠薪行为施以刑事处罚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欠薪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欠薪行为 恶意欠薪罪 自力救济方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杭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许祖元 汪成红 胡靓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实践中,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的情形较为普遍,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如何实现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以一起案例为起点,通过对目前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处罚 刑事司法 国际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运生
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可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然而,审查标准的阙如却为法院的适用带来了巨大难题。从538份裁判文书的样本分析中可知,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方面,法院主要审查的是制定主体的身份和权限;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方面,重点环节的审查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在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方面,法院主要从依据性、一致性和抵触性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审查。为了避免审查标准的不清晰而造成法院裁判的"同案不同判",未来的制度完善应尽量考虑建立体系化的审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宣頔 孙森
司法实践中,股权众筹在刑事领域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类犯罪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在民商事领域存在欺诈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股份代持风险、平台风险和投资者退出风险。我国股权众筹规范效力位阶低,内容多指引,实质规定较少,整治方案并非长效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简称新《证券法》)仍在原有规制逻辑和体系之内。分业监管造成股权众筹监管空白,监管主体亦不明确。司法规制方面,能动司法不足,既有民事责任追究机制在防控风险方面存在局限,金融纠纷的特别程序法制度缺位,股权众筹私人治理的功能优势无法发挥。因此,应确立公募股权众筹豁免制度,修正私募规制体系,建立私募股权众筹制度,并建构股权众筹投资者、融资者、平台的规制制度。
关键词:
股权众筹 法律风险 规制 豁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选择与适用
我国被告人供述排除规则适用范围的实务观察——以2013-2017年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文书为研究对象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与优化——基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
IPFS未来规制进路探寻——基于相关裁判文书的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以CZ市两级法院裁判文书为视角
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关系之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土地犯罪行政处罚与刑罚双重适用研究
司法场域中《公共图书馆法》表达与实践(2018-2021)——以法院165份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纠纷的司法实践研究——基于681份裁判文书的整理
人工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防范——美国威斯康星州诉卢米斯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