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999)
- 2022(11065)
- 2021(10221)
- 2020(8598)
- 2019(19370)
- 2018(18894)
- 2017(36880)
- 2016(19350)
- 2015(21521)
- 2014(21425)
- 2013(20714)
- 2012(19203)
- 2011(17203)
- 2010(17199)
- 2009(15663)
- 2008(14889)
- 2007(12767)
- 2006(11258)
- 2005(9900)
- 学科
- 济(96705)
- 经济(96623)
- 管理(56384)
- 业(51189)
- 企(41383)
- 企业(41383)
- 方法(37978)
- 数学(33876)
- 数学方法(33427)
- 农(22078)
- 地方(21695)
- 中国(21374)
- 财(20961)
- 学(20093)
- 业经(18386)
- 贸(15145)
- 贸易(15137)
- 农业(14872)
- 易(14661)
- 环境(14588)
- 制(14249)
- 地方经济(13933)
- 和(12660)
- 策(12584)
- 务(12315)
- 融(12312)
- 金融(12311)
- 财务(12272)
- 理论(12262)
- 财务管理(12247)
- 机构
- 学院(275469)
- 大学(274426)
- 济(125183)
- 经济(122927)
- 管理(108277)
- 理学(93510)
- 研究(92741)
- 理学院(92575)
- 管理学(91093)
- 管理学院(90558)
- 中国(68692)
- 财(55713)
- 京(55128)
- 科学(53804)
- 所(44747)
- 财经(44655)
- 中心(43113)
- 农(40962)
- 经(40646)
- 研究所(40592)
- 江(40465)
- 经济学(39831)
- 业大(38058)
- 经济学院(35644)
- 范(34998)
- 师范(34644)
- 北京(34040)
- 院(33651)
- 财经大学(33135)
- 农业(31816)
- 基金
- 项目(186941)
- 科学(149009)
- 研究(137991)
- 基金(137604)
- 家(118847)
- 国家(117902)
- 科学基金(102711)
- 社会(90510)
- 社会科(85958)
- 社会科学(85942)
- 省(72282)
- 基金项目(71917)
- 自然(65169)
- 自然科(63666)
- 自然科学(63647)
- 教育(63522)
- 自然科学基金(62497)
- 划(60383)
- 资助(56571)
- 编号(54708)
- 成果(43836)
- 部(42203)
- 重点(42081)
- 发(41508)
- 创(39015)
- 国家社会(38140)
- 课题(37377)
- 教育部(36857)
- 创新(36556)
- 人文(36127)
- 期刊
- 济(138041)
- 经济(138041)
- 研究(82318)
- 中国(46280)
- 财(42281)
- 管理(40429)
- 学报(38908)
- 科学(36556)
- 农(36289)
- 大学(30918)
- 学学(29430)
- 技术(25335)
- 融(25074)
- 金融(25074)
- 教育(24931)
- 农业(24819)
- 经济研究(23496)
- 财经(22361)
- 业经(21001)
- 经(19372)
- 问题(17677)
- 技术经济(14757)
- 贸(14299)
- 统计(13976)
- 世界(12819)
- 策(12620)
- 理论(12514)
- 国际(12307)
- 商业(12201)
- 业(12190)
共检索到40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歆
我国政府已经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政策是中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总量管制的情况下,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最终实现该区域总的排污量削减。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基础,并与行政强制性减排以及环境税减排进行了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比单纯的行政强制性排污和环境税约束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以及灵活性,同时并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污染物排放效果。此外,从市场势力的影响、市场信息的影响、交易规则的影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蔡嘉瑶 夏俊杰
加强产业政策与环保规制政策的协同,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共赢。在面临环保规制压力时,企业有两类减排方式选择,一类减排方式会导致牺牲经济绩效的冲突性困境,另一类减排方式则可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的共赢。后一类减排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但激励企业选择此类减排方式的条件尚缺乏研究。产业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下,产业中的企业环保绩效显著提升,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且通过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的减排方式实现。内在机制在于,符合比较优势产业中的企业更具有自生能力,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减排的能力和意愿更强,具体包括改进绿色技术、增加环保设备设施投入等措施,此类减排机制有助于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而并非以牺牲经济绩效为代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除直接运用环保政策工具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外,还可协同使用产业政策工具,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提升企业满足环保合规性的能力、意愿和环保绩效表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环保绩效 企业减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海红
文章以推进机制基本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运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苏州市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包括驱动系统、内在动力、外在压力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提出了完善分层次、有梯度、可持续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引导性政策体系,以及地方与国家奖惩结合、物质与精神奖惩结合、激励与约束奖惩结合的奖惩政策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污染物减排 推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辉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仍然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出台的促进燃煤电厂脱硫的行业管制与财政激励政策,对完成时下艰巨的污染物减排任务,不仅提供了政策操作的启示,而且提供了进一步完善该类政策的分析样本。促进污染物减排,在政策路径设计上,需要行业管制与市场调节的配合;在当前实施的政策操作上,则是要完善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
关键词:
污染物减排 行业管制 财政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靖新艳 李茹茹
主要污染物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十二五"时期,章丘市社会经济呈高增长态势,城镇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畜禽养殖量也将大幅增长,由此带来巨大的污染物新增量。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如何挖掘总量减排潜力,探索总量控制新途径,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成为章丘市当前总量减排工作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污染物 减排 现状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玉霞 刘燕红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污染是典型的负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政府管制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经常用到的应对污染外部性、弥补市场失灵的方法,但却是成本较高的污染治理手段。征收环境税和发放污染许可证通过内化污染成本、改变激励促使企业减少污染,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是低成本高效率保护环境的做法;二者在理论上具有等效性,都可以达到预定的污染控制水平,不能简单地认为应以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它们并非互相替代的不相容关系,而是适应不同条件的可供选择的环境规制工具。环境规制须使上述政策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才有望取得预期治理效果。
关键词:
环境税 污染许可证 环境规制 市场失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志华 吴建南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特征明显,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5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DDD)研究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从全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而此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子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显著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对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在促进不同污染物减排时存在差异,减排难度较低的污染物往往被优先完成。从时间效应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且这种时滞性在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协同治理 政策效果 三重差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静 程从坤 张红梅
我国污染物减排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企业在污染物减排实施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角色一直缺失。要建立长效的企业污染物减排实施机制需要实现企业主体"还位"。通过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行为的博弈分析,探讨我国企业减排动力不足的内因和外因;并提出引入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减排监管力度,从外力驱动企业减排;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从内力驱动企业减排;并基于"双力"驱动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动力机制进行设计,实现激发企业主动减排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成 丁丁 徐华清
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08 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 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2007 年前三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环境政策是否有助于实现清洁增长目标,本文利用跨省工业污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我国采取的环境政策对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显著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污染收费制度实现的,其作用弹性达到了0.4。相比较,减排补贴和环保贷款制度对污染减排作用效果不明显,同时,部分地区试行的排污权交易在经验上还没有显示出其在减排方面的积极效果。(2)公众的环保行为没有被纳入我国环境管制的框架内,公众的环境质量诉求还无法在环保执法中得到满足。(3)临近地区污染控制的严厉程度对本地污染控制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地区间污染控制决策呈现出明显的策略性特征。(4)中央政府控制污染的决心未能对地方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
关键词:
环境质量 污染控制 有效实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程丝 蒲志仲 吴杰 裴潇
汽车排污是区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汽车污染减排政策不合理致使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文章对税收、数量控制和技术控制等不同方法汽车污染减排效果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中外城市控制汽车排污政策实践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以燃油税为主,以其他税费、技术控制、公共交通补贴为辅的汽车排污综合性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奇 黄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需求日益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本文提出了一个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影响企业污染排放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废气以及水体污染中的代表化学需氧量五种污染物构建微观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将2002年中美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视为一次拟自然实验进行双重差分估计。研究发现:除工业废气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其他四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该结论在考虑一系列影响因素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配置效应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而以扩大企业产出规模、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为特征的规模效应并不存在;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的污染减排效应在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企业、出口企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高工业化水平城市更加突出;基于新近数据的扩展分析发现,随着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国内制造业上市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上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维持开放、稳定的贸易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这为当前中国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目标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占华
当前,围绕节能减排的补贴政策已广泛被各国政府采用,而不同的补贴政策可能在减排效果、产品产量及价格影响上存在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在博弈的视角下,重点研究了价格补贴与研发补贴的污染减排效果差异。结果表明:政府的价格补贴在降低本国最终产品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外国最终产品的产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本国的污染排放,但将导致外国的污染排放出现较小幅度的增加,而研发补贴则将同等降低本国和外国的污染排放量。相比较而言,本国价格补贴比研发补贴对减少本国污染排放量的作用更为有效。此外,本文还发现了最优补贴水平受到污染税率等因素影响的事实。
关键词:
价格补贴 研发补贴 污染减排 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联动环境政策是否减少了污染物?-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环境治理的政策评价
经济集聚的减排效应: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中国省域碳减排:时空格局、演变机理及政策建议——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基于遥感监测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效评估——以湖北省“十一五”以来SO_2与NO_x减排为例
绿色信贷政策与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
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减排效果——基于“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北京市水污染物减排量核算及规划控制策略
节能减排视角下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
有限监管能力与异质风险偏好下污染物减排监管机制优化
畜禽养殖环境效率及其污染物减排——以不同规模生猪养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