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8)
- 2023(10331)
- 2022(8536)
- 2021(7682)
- 2020(6563)
- 2019(14112)
- 2018(13899)
- 2017(26768)
- 2016(14055)
- 2015(15270)
- 2014(14400)
- 2013(14232)
- 2012(12789)
- 2011(10984)
- 2010(11279)
- 2009(10829)
- 2008(11206)
- 2007(10321)
- 2006(9202)
- 2005(8565)
- 学科
- 业(81788)
- 企(78031)
- 企业(78031)
- 济(65337)
- 经济(65272)
- 管理(64880)
- 方法(28475)
- 业经(27087)
- 财(24897)
- 技术(22331)
- 农(21230)
- 务(20555)
- 财务(20545)
- 财务管理(20533)
- 数学(20369)
- 数学方法(20267)
- 企业财务(19543)
- 农业(15671)
- 划(14384)
- 中国(14347)
- 技术管理(14342)
- 制(14113)
- 策(13466)
- 理论(13019)
- 企业经济(12380)
- 和(12092)
- 体(11889)
- 经营(11806)
- 体制(10399)
- 环境(9702)
- 机构
- 学院(203101)
- 大学(195760)
- 济(91701)
- 经济(90251)
- 管理(88840)
- 理学(76191)
- 理学院(75634)
- 管理学(74967)
- 管理学院(74582)
- 研究(59460)
- 中国(48557)
- 财(43313)
- 京(39655)
- 财经(34086)
- 科学(31840)
- 江(31783)
- 经(30927)
- 农(30169)
- 所(28128)
- 中心(27447)
- 经济学(27072)
- 商学(26601)
- 商学院(26380)
- 业大(26336)
- 财经大学(24975)
- 研究所(24805)
- 州(24703)
- 经济学院(24476)
- 北京(24418)
- 经济管理(23936)
- 基金
- 项目(129464)
- 科学(105879)
- 研究(99124)
- 基金(96035)
- 家(81366)
- 国家(80610)
- 科学基金(72860)
- 社会(66893)
- 社会科(63705)
- 社会科学(63687)
- 省(52727)
- 基金项目(51007)
- 自然(45115)
- 自然科(44197)
- 自然科学(44189)
- 教育(43920)
- 自然科学基金(43523)
- 划(41495)
- 编号(38424)
- 资助(37057)
- 创(34964)
- 业(33892)
- 创新(31521)
- 部(28870)
- 成果(28759)
- 重点(28567)
- 发(28325)
- 国家社会(28099)
- 制(28014)
- 课题(26041)
- 期刊
- 济(106051)
- 经济(106051)
- 研究(59308)
- 管理(41187)
- 中国(40215)
- 财(38907)
- 农(28991)
- 科学(25461)
- 技术(23111)
- 学报(22547)
- 农业(20281)
- 业经(19327)
- 融(19157)
- 金融(19157)
- 大学(18880)
- 学学(18219)
- 财经(17814)
- 教育(16941)
- 经济研究(16533)
- 经(15561)
- 技术经济(15462)
- 业(13699)
- 问题(13200)
- 财会(12480)
- 科技(12171)
- 现代(11499)
- 贸(10772)
- 商业(10665)
- 世界(10383)
- 会计(10309)
共检索到308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谢丽文
环境污染是推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工业污染治理的重视,针对工业污染的防治逐步形成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建设治污设施对污染排放物进行末端治理;二是通过革新技术并作用于生产系统形成前端预防。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作为污染防治的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对于遏制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要素投入产出的视角构建包含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指标的计量模型,对比分析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效率,并按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污染治理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对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的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萍萍
一、引言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是企业弥补环境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政府的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倒逼企业开展旨在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活动(赵连阁等,2014)。Lanjouw和Mody(1995)最早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和环境技术专利数分别作为衡量环境规制和环境技术创新的指标,使用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环境专利数的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也光 周畅 王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与各项环境政策的落实,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度逐年增加,对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择2007-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财务报表信息形成较为全面的企业环境成本,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化与费用化两个部分,在微观层面考察省级地区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污染治理投资越多,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越小—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该效应集中在资本化的环境成本中,而对费用化部分影响不显著;该效应在非三大经济区域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细分地区污染治理投资的类型,发现废气、废水与其他治理项目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其他投资无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能够支付的企业环境成本越大;相较于资本化环境成本,重污染企业缴纳了更多的排污费与环保罚款等费用化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陈熙钧 高京淋 谭慧中
媒体作为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2008—2019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进行检验与比较发现,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媒体关注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监督约束效应以及环保理念效应来实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同时,正向的媒体报道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更好,且对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好的激励成效。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年报文本语气、回复情绪以及是否关注环境安全等不同企业特征下也会存在不同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媒体关注 重污染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果平 王超
为保护环境,降污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该法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该法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增强了该法对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诱发效应。文章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鹿瑶 王京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是我国绿色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企业绿色投资、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发现,实施环境保护税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因此,可适当提高应税污染物税额标准,细化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重污染行业 自主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晴艳 田启波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差距的影响,并运用动态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可以显著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但随着技术创新分位点的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技术创新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上一期的技术创新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补贴与支持,缩小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实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累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慧泉 毛世平
本文基于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最优投资与社会计划者最优污染税率设计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考虑知识积累时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表明:(1)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控制系统都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2)在寡头企业决策和社会计划者决策的条件下,当两个控制系统均衡时,存在唯一的最优污染税率;(3)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4)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和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即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本研究丰富了考虑知识累积时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理论,对具有知识累积特征企业的创新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识累积 污染治理技术 最优投资 污染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涛 段杰虎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强和环境规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培育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意义更加凸显。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我国重污染行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和高管激励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对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重污染企业中,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环境不确定性会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高管激励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显著正向调节环境不确定性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重污染企业而言,在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时,高管激励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高管激励能够有效缓解环境不确定性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芳静 谢远涛 刘小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1),根据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借助于“新《环保法》”这一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分为重污染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检验了“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发现:“新环保法”能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国企和绿色专利影响更大,能够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新环保法 重污染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志斌 黄馨怡
技术创新是企业追求持续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的实施为契机,在理论分析新《环保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企业战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战略在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中介效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新《环保法》施行价值的认识,同时对政府和企业强化环境管理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文
为了消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2008-2011年我国31省份的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确实受到工业污染物治理投资,政府环保政策,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和企业R&D投入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之后,大部分省份的生态效率下降明显。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必须修复公众、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快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创新和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文
为了消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2008-2011年我国31省份的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确实受到工业污染物治理投资,政府环保政策,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和企业R&D投入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之后,大部分省份的生态效率下降明显。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必须修复公众、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快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创新和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文
为了消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2008-2011年我国31省份的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确实受到工业污染物治理投资,政府环保政策,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和企业R&D投入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之后,大部分省份的生态效率下降明显。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必须修复公众、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快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创新和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 李江颖 段清清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绿色战略转型,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其绿色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选取2008~2020年重污染行业中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与能够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参与能够通过优化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从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差异均会影响国有股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