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0)
2023(6880)
2022(5476)
2021(4880)
2020(4313)
2019(9328)
2018(9253)
2017(17732)
2016(9691)
2015(10714)
2014(10602)
2013(10611)
2012(9570)
2011(8203)
2010(8698)
2009(8595)
2008(8884)
2007(8231)
2006(7491)
2005(7225)
作者
(27142)
(22680)
(22541)
(21324)
(14715)
(10682)
(10217)
(8622)
(8486)
(8300)
(7660)
(7658)
(7629)
(7131)
(7070)
(6813)
(6742)
(6695)
(6605)
(6501)
(5641)
(5636)
(5517)
(5367)
(5332)
(5149)
(5026)
(4893)
(4597)
(4384)
学科
(68997)
(66615)
企业(66615)
管理(50256)
(46424)
经济(46352)
业经(24036)
(20404)
(18586)
方法(18361)
(17287)
财务(17279)
财务管理(17268)
企业财务(16328)
技术(14457)
农业(14214)
(12197)
(11953)
(11815)
企业经济(11810)
数学(11090)
数学方法(11004)
经营(10799)
(10504)
理论(10313)
(9951)
技术管理(9820)
中国(9627)
体制(8758)
决策(8611)
机构
学院(144861)
大学(137960)
(63252)
管理(62458)
经济(62148)
理学(52678)
理学院(52291)
管理学(51853)
管理学院(51583)
研究(40625)
中国(35726)
(32105)
(28344)
(25287)
财经(24757)
(24102)
(22267)
科学(21937)
(19807)
中心(19738)
(19486)
商学(18972)
商学院(18815)
业大(18765)
农业(18756)
经济学(18061)
财经大学(17804)
北京(17536)
研究所(17159)
经济管理(17083)
基金
项目(85983)
科学(70222)
研究(66621)
基金(63568)
(52939)
国家(52329)
科学基金(47910)
社会(44299)
社会科(42010)
社会科学(41999)
(35605)
基金项目(33380)
自然(29919)
教育(29620)
自然科(29288)
自然科学(29281)
自然科学基金(28850)
(27421)
(27100)
编号(26736)
资助(25304)
(21828)
成果(20788)
创新(19293)
(19070)
(18924)
(18778)
重点(18564)
国家社会(18113)
课题(17928)
期刊
(79259)
经济(79259)
研究(43569)
(30182)
管理(29892)
中国(29146)
(24129)
科学(17190)
农业(16374)
业经(15926)
学报(15600)
(15367)
金融(15367)
技术(15255)
大学(13084)
财经(12994)
教育(12662)
学学(12406)
(11320)
经济研究(11271)
(11029)
财会(10354)
技术经济(10239)
问题(10028)
现代(8669)
会计(8367)
商业(8008)
世界(7967)
经济管理(7743)
(7660)
共检索到229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李蕊含  
企业的生存和淘汰直接反映了市场优胜劣汰选择功能的发挥效果。文章通过对中国污染企业生存状态进行考察发现,高污染企业反而能够获得相对更长的生存时间。一系列内生性处理、持续性观测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企业"污而不倒"现象的存在。研究还发现,污染企业的生存之道更多还是依靠政府补贴的直接作用,与市场选择功能相适应的"波特假说"在样本期间内始终未能出现。同时,具有较高资本产出弹性的重工业企业的"补贴依赖症"相对更为明显。"污而不倒"现象有悖于市场选择功能的基本逻辑,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因此,文章的研究有利于反思"污而不倒"现象背后的政府行为。文章认为,在加大环境规制力度的同时要慎用政府补贴政策,做到不同政策相互协调、相向而行才能倒逼企业提升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葳  
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是支撑日本经济的主要力量。日本的中小企业很少搞小而全,它们往往与大企业合作,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在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中,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从而确立了大企业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娟  张际斌  
只有淡季的头脑,没有淡季的市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零售业作为价值链的末端,危机在所难免。一系列"坏消息"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进而形成需求的进一步降低,将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目前形势下,零售企业除了借助政府大力度的经济政策,从社会的最新热点中去发现机遇,还应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找到能促使自身实现增长的发力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丽波  
在以“市场导向”和“竞争导向”为准则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生存犹如逆水行舟。因此,探讨企业生存之道,对于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或保证企业不致倒闭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企业的生存之道独具特色,对今天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颇有参考价值。一人即企业之本。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产生强大的活力。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提高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人们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作为重点,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盛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已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玉  
第一则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它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确实获得了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了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地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生存之道: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涛  刘华辰  王赫楠  
一、调研背景自蒸汽机发明以后,化石能源开始被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这直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步发展。然而,化石能源虽然使用成本低廉,却存在无法消除的致命缺陷——高污染。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CO2中,约90%以上的人为CO2排放是由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由此可见,长期依赖化石能源发展经济绝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便成为人类必须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运国  刘梦宁  
本文利用2011年年底"PM2.5爆表"这一具有"自然实验性质"的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政治成本对于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M2.5爆表"事件后,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进行了显著向下的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结论在小规模企业或者非国有企业的子样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政治成本的视角考察了在经济发展过渡到新常态的过程中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选取的雾霾情境表明,强大的民意压力倒逼当局,亦构成企业政治成本的来源之一,深化了对政治成本理论内涵的认识。通过分析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政治成本敏感性的差异,有助于厘清中国政治成本的制度根源及其作用机制。此外,本文在研究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慧玲  盛丹  
现有关于环境管制与就业的研究大多忽略了环境管制类型之间的经济效应差异,集中于研究末端环境管制对就业的影响。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环境管制政策,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于末端环境管制,前端污染治理更多地涉及企业资本投入增加对就业的多渠道影响,更加错综复杂。鉴于此,文章将2001-2005年我国省区层面的清洁生产政策作为外在冲击,并将就业在行业间的再分配效应纳入分析范畴,运用拟断点回归方法,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前端污染治理对我国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的微观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总体上,前端污染治理对就业产生了正向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2)从影响机制看,前端污染治理主要通过正向的规模效应和市场选择效应提升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具体表现为:前端污染治理通过激励企业更新生产设备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这一效率提升效应大于生产成本增加效应,最终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就业;通过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前端污染治理使得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率企业得以进入和存活,进而使整个市场吸纳了更多的就业。(3)从影响的异质性来看,前端污染治理的正向影响主要作用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上述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有效调整就业方向,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车彦生  
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养了一只普通的狸猫,白天睡大觉,晚上出去找食,抓老鼠。土炕,两个瓷碟,一只盛水,一只盛剩饭菜,猫最爱吃的是鱼。小时候的农村,没鱼可吃,油腥都少得可怜,但在我的印象里,猫总是很满足,身体非常健康。关于内部审计工作,再也没有比家猫更合适的比喻了。国家审计——御猫,吃皇粮,拿尚方宝剑,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建泽  
欧债危机、汇率波动、贸易不平衡、通胀高企、流动性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中小企业正经历着2008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想起了巴菲特那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危险和机会总是相对的。第一等人,是创造机会的人;第二等人,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达炳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上采取的宣传策略、激励措施、技术对策、管理办法等多方面的作法和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平淡  屠西伟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和创新制造业集聚,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合并数据,采用Bartik方法构建城市层面的外部需求作为工具变量,精细甄别了制造业集聚对企业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差异化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样本期制造业集聚加剧了企业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抑制了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机制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大体相仿,结构效应却迥异,即制造业集聚显著降低了煤炭消费占比和能源强度,这是其抑制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原因,不过,制造业集聚降低了企业循环用水率,还提高了新鲜水资源消耗占比,这是其加剧企业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国有企业、非高技术行业和城市集聚水平较高地区企业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对非国有企业、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水平地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推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静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我国主要经济聚集区域的天气常态,空气污染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三次修订版)》首次将雾霾主要来源物的PM2.5纳入各地环保考评范畴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政治成本对企业微观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PM2.5指标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三次修订版)》后,重污染企业出于政治成本动机进行了显著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这种效应在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