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1)
- 2023(3807)
- 2022(3223)
- 2021(2953)
- 2020(2403)
- 2019(5413)
- 2018(5503)
- 2017(9064)
- 2016(5456)
- 2015(6423)
- 2014(6781)
- 2013(6227)
- 2012(5716)
- 2011(5174)
- 2010(5353)
- 2009(4497)
- 2008(4655)
- 2007(4459)
- 2006(3908)
- 2005(3557)
- 学科
- 业(18001)
- 管理(17710)
- 济(15985)
- 经济(15969)
- 企(15527)
- 企业(15527)
- 技术(11412)
- 教学(7368)
- 理论(6818)
- 方法(5909)
- 技术管理(5894)
- 教育(5441)
- 学(5352)
- 农(5286)
- 中国(5184)
- 学法(4855)
- 教学法(4855)
- 业经(4589)
- 数学(4561)
- 数学方法(4431)
- 财(4427)
- 学理(4217)
- 学理论(4217)
- 制(4086)
- 农业(3816)
- 研究(3454)
- 贸(3202)
- 贸易(3199)
- 务(3178)
- 财务(3160)
- 机构
- 学院(76909)
- 大学(73740)
- 研究(24985)
- 管理(24785)
- 济(24037)
- 经济(23175)
- 理学(20318)
- 理学院(20082)
- 管理学(19524)
- 管理学院(19385)
- 中国(18122)
- 科学(16896)
- 京(16053)
- 江(14936)
- 技术(14917)
- 所(13568)
- 农(13304)
- 研究所(12057)
- 中心(11789)
- 职业(11736)
- 州(11701)
- 业大(11676)
- 范(11481)
- 财(11357)
- 师范(11268)
- 农业(10463)
- 北京(10366)
- 省(10225)
- 院(9588)
- 技术学院(8977)
- 基金
- 项目(46554)
- 研究(37189)
- 科学(34231)
- 基金(28382)
- 家(25100)
- 国家(24829)
- 省(21321)
- 科学基金(20176)
- 教育(19572)
- 社会(19094)
- 社会科(17948)
- 社会科学(17943)
- 编号(17483)
- 划(17151)
- 基金项目(14457)
- 成果(14453)
- 课题(13330)
- 自然(12735)
- 自然科(12427)
- 自然科学(12424)
- 自然科学基金(12183)
- 资助(12077)
- 重点(11476)
- 年(11474)
- 创(11162)
- 发(10438)
- 创新(10376)
- 项目编号(10244)
- 性(9564)
- 部(9551)
共检索到125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伯庆 吴志大 蔡新法 沈小平
1983年以来,常州市太滆特种水产研究所对成鳖养殖已初步摸索出了一整套比较可行的养殖生产工艺。现将1990年池塘商品鳖鱼混养试验总结如下。时改善池底底质条件。此项工作在中午以后(13:00)阳光强烈时进行,以提高石灰杀灭效能。整个清池工作至1989年10月12日以前结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继业
池塘鱼鸭混养高产高效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山东省诸城市水利水产局李继业为了充分发挥池塘的现有资源潜力,探索高效渔业生产新路子,提高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于1993年至1996年四年时间,进行了鱼鸭混养高产技术的研究,并在部分地区进行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滕淑芹 金宝泉 杨建立
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鳙、湘鲫,给淡水白鲳、罗非鱼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鲢、鳙、湘鲫不投饵。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d,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kg、湘鲫500kg、鲢、鳙1725kg。每亩产量918.7kg,每亩成本4567.5元,每亩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罗非鱼 混养 产量 养殖技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梦红 武震 周作强 刘其根
2012年4月26日—2012年12月12日通过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放养不同密度的三角帆蚌,研究不同三角帆蚌放养比例对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放养比例统一为3∶7,总密度为1.5尾/m3。三角帆蚌放养密度则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单养鲢鳙鱼池塘(0只/m3),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0.8只/m3),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0只/m3)和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2只/m3)。结果显示,混养三角帆蚌池塘的水化指标(TP、PO4-P、NH3-N、NO2-N和NO3-N)均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除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与低密度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凌志勇 华林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凌志勇,华林(四川省内江市伏龙乡农技顾问)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鳖的残饵和粪便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提供了饵料条件。而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和随之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蚬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鳖并不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凯
藕田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李凯(河南省郸城县渔业技术推广站)1994年我们在3块藕田(面积3.3亩)中进行鱼鳖混养试验,共投放幼鳖2641只,重391公斤,草、鲤鱼种1650尾,重85公斤。经138天饲养,收获鳖924公斤,鱼423公斤,莲藕4120公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璐 李学梅 吴兴兵 朱挺兵 杨德国 朱永久
本研究对青鱼-鳙生态混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氮磷收支和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间各水质指标呈波动现象,其中TN(除5月份外)浓度较高,养殖末期(10-11月)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TP含量在4-6月份急剧上升,7-11月份TP含量显著高于4月份。氮磷收支研究表明,饲料是养殖池塘氮、磷的主要来源,占氮总输入的(87.43±0.19)%,占磷总输入的(94.52±0.09)%。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综合积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72.07±1.04)%和(85.27±1.08)%,其次是养殖鱼类,终末水层积累的氮磷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养殖池塘的氮、磷平均利用率分别为17.51%和9.78%,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氮、磷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和鲢之间的氮、磷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武 朱永久 赵建华 冯宪斌 李茜 杨德国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匙吻鲟 池塘 混养 浮游生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春贤
鳜鱼是鄱阳湖名贵的河鲜,近年来这一水产珍品的资源量锐减。为研究野生鳜鱼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987年我们开展了成鱼池混养鳜鱼试验。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黄樟翰 肖学铮 吴锐全 卢迈新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顺德高产池塘鱼产量的主因子,并对顺德高产池塘的多品种混养鱼类关系进行分析。各种不同鱼类的放养对产量的关系为:草鱼放养量对鲢的净产量影响最大(R=0.8242),其次为鳙放养对草鱼的净产量影响(R=0.8075),最小为鲮的放养对鳙的净产量关系(R=0.2102)。鳙的放养为优势母因子,鲢的收获为优势子因子。
关键词:
高产池塘,鱼类混养,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庆 罗玉双 夏维福 刘良国 王文彬 李文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