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5)
2023(3224)
2022(2686)
2021(2462)
2020(1991)
2019(4403)
2018(4572)
2017(7670)
2016(4382)
2015(5187)
2014(5615)
2013(5317)
2012(4884)
2011(4363)
2010(4506)
2009(3913)
2008(3991)
2007(3945)
2006(3438)
2005(3175)
作者
(13924)
(11403)
(11208)
(10814)
(7251)
(5512)
(5285)
(4435)
(4371)
(4214)
(3960)
(3953)
(3921)
(3589)
(3584)
(3580)
(3466)
(3450)
(3376)
(3325)
(3035)
(2857)
(2835)
(2815)
(2688)
(2634)
(2514)
(2450)
(2377)
(2376)
学科
(17056)
管理(16899)
(14998)
经济(14983)
(14718)
企业(14718)
技术(10980)
技术管理(5809)
方法(5533)
(5072)
理论(4516)
中国(4497)
教学(4392)
(4269)
数学(4186)
业经(4137)
数学方法(4118)
(3969)
农业(3688)
教育(3536)
(3401)
(3118)
贸易(3115)
(3043)
(3028)
财务(3011)
财务管理(2994)
学法(2797)
教学法(2797)
企业财务(2782)
机构
学院(65121)
大学(62175)
管理(22536)
(22233)
经济(21505)
研究(20324)
理学(18365)
理学院(18162)
管理学(17777)
管理学院(17651)
中国(15654)
(13697)
科学(13367)
(12591)
技术(11617)
(11000)
(10578)
(10496)
中心(10030)
(9928)
研究所(9609)
业大(9400)
(9268)
师范(9094)
职业(9035)
北京(8752)
(8645)
农业(8235)
财经(7825)
(7491)
基金
项目(38223)
研究(30526)
科学(28545)
基金(24073)
(20986)
国家(20771)
科学基金(17187)
(17072)
社会(16659)
社会科(15703)
社会科学(15699)
教育(14955)
编号(14106)
(13475)
基金项目(12507)
成果(11535)
自然(10543)
课题(10308)
自然科(10283)
自然科学(10281)
自然科学基金(10081)
资助(9820)
(9170)
重点(8957)
(8736)
(8652)
创新(8551)
项目编号(8368)
(7811)
(7777)
期刊
(29461)
经济(29461)
研究(19505)
中国(18342)
教育(13713)
技术(11009)
(9982)
学报(9726)
管理(9658)
(9451)
科学(8850)
大学(7159)
农业(6496)
学学(6473)
职业(5317)
业经(5269)
技术经济(5239)
图书(5154)
(5058)
论坛(5058)
(4996)
金融(4996)
科技(4930)
财会(3959)
经济研究(3958)
技术教育(3831)
职业技术(3831)
职业技术教育(3831)
书馆(3783)
图书馆(3783)
共检索到107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文池  黄兴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宓国强  卢斌辉  
根据将当年鱤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 90 %以上的养殖结果 ,探讨了鱤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鱤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 ,前期需投喂活鱼苗 ,后期用鱼块。在鱤鱼体长 5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清彪   梅杰   李晓东   李鹏  
不同养殖环境对浮游生物影响不同。为探究稻田养蟹与池塘养蟹对养殖环境中浮游生物的影响,对两种养殖环境中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的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养殖期间,通过为期2个月共计5次采样进行浮游生物鉴定,分析两种养殖模式对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环境中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与养殖模式密切相关。2种模式下,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稻田模式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均高于池塘模式的平均密度;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呈下降趋势;底栖动物生物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稻田模式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池塘模式,表明稻田养蟹模式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可为养蟹稻田与池塘养殖环境生态结构及浮游生物变动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可为实现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奇飞  潘嘉传  李志成  徐成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志洲  
三疣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而以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杨岐垦区虾塘进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池,共收获梭子蟹6350kg(其中雄蟹2100kg,雌蟹4250kg),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亩产63.5kg,投入产出比1:3.1,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长根  郝玉凤  宋长太  
1998年我站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网围养蟹高产高效技术试验”项目。我们利用浅水草型湖泊—大纵湖进行了利用不同规格、来源的蟹种养殖大规格商品蟹对比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在江苏省盐都县境内的大纵湖进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马旭洲  王昂  
为了探究施肥对河蟹幼蟹养殖水质的影响,于2016年6—10月在上海崇明幼蟹培育基地选择6口池塘进行研究。实验设置不施肥处理组和施肥处理组,并对以上处理组和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磷酸盐(PO_4~(3-)-P)、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2-N)、钙镁总硬度和叶绿素a(Chl. a)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幼蟹池塘水质变化具有明显季节特征,其中6月和9月两组池塘水质因子较为平稳,7—8月两组池塘CODMn、Chl. a出现显著升高而DO显著下降,养殖末期(10月)两组池塘除总硬度和DO大幅下降,剩余水质因子显著升高。实验中水源和两组池塘的水温和pH差异不显著(P> 0. 05)。水源DO和NO_3~--N显著高于施肥与不施肥池塘(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义  罗相忠  黄祥林  朱传忠  郑蓓蓓  
通过 15 3d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合理放养、科学管理的前提下 ,可获得高产高效。在放养规格为 4 5~ 6cm的黄颡鱼种 6 0 0 0尾 /亩 ,搭养 2 0~ 30尾 /kg鲢鱼种 6kg/亩、 2 0~ 30尾 /kg鳙鱼种 3kg/亩和 2~ 4尾 /kg草鱼鱼种 8kg/亩的试验池可获得较好效益。通过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滤食性鱼类和主养鱼的比例可达到提高主养鱼类的成活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翟文娟  阎奎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金刚  彭桂元  何晏开  徐家珠  周强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张汉华  杨小立  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 10~4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唐茂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在洪湖湖滨地区筛选了4种当地主要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方式,对池塘与水源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比较,分析各因子对河蟹收获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7—10月中,8月水温和氨氮含量最高,各池塘水体理化指标月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池塘水草生物量逐月急剧下降,至10月底基本消失,其月平均值与成蟹体重、回捕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负相关。高温季节是防止河蟹氨氮中毒死亡的关键时期;水草调节水体营养、稳定底质、吸附水体悬浮质的功能对河蟹存活及生长有重要作用。当地优势池塘养殖方式为:放养规格约5 g/ind.,密度16875 ind./ha,水草移栽以伊乐藻为主,搭配其它种类,覆盖率约为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