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09)
- 2023(2485)
- 2022(2177)
- 2021(2133)
- 2020(1917)
- 2019(4293)
- 2018(4236)
- 2017(7043)
- 2016(4649)
- 2015(5575)
- 2014(5743)
- 2013(5218)
- 2012(4866)
- 2011(4619)
- 2010(4724)
- 2009(4328)
- 2008(4159)
- 2007(3831)
- 2006(3363)
- 2005(3117)
- 学科
- 济(11053)
- 经济(11006)
- 管理(9561)
- 业(8213)
- 企(6343)
- 企业(6343)
- 学(5684)
- 制(4835)
- 理论(4580)
- 教育(4549)
- 农(4433)
- 中国(4344)
- 教学(4321)
- 体(4100)
- 方法(3955)
- 数学(3284)
- 财(3278)
- 数学方法(3196)
- 学法(3121)
- 教学法(3121)
- 学理(2848)
- 学理论(2848)
- 体制(2740)
- 土地(2530)
- 研究(2530)
- 农业(2517)
- 度(2401)
- 业经(2393)
- 银(2389)
- 制度(2367)
- 机构
- 学院(64016)
- 大学(63699)
- 研究(26329)
- 济(19057)
- 科学(19045)
- 经济(18477)
- 中国(18313)
- 管理(17171)
- 农(16644)
- 所(15353)
- 京(14722)
- 理学(14368)
- 研究所(14193)
- 理学院(14063)
- 管理学(13596)
- 管理学院(13473)
- 农业(13358)
- 业大(12691)
- 江(11086)
- 中心(10979)
- 财(10282)
- 范(10239)
- 技术(10185)
- 师范(10030)
- 院(10021)
- 省(9531)
- 北京(9424)
- 室(8912)
- 农业大学(8609)
- 州(8406)
- 基金
- 项目(43425)
- 科学(31710)
- 研究(29742)
- 基金(28413)
- 家(26913)
- 国家(26685)
- 科学基金(20670)
- 省(18119)
- 划(16156)
- 教育(15517)
- 社会(15356)
- 基金项目(14858)
- 自然(14810)
- 自然科(14404)
- 自然科学(14396)
- 社会科(14196)
- 社会科学(14194)
- 自然科学基金(14108)
- 编号(12626)
- 资助(12138)
- 重点(11204)
- 成果(10666)
- 课题(10436)
- 计划(9644)
- 部(9184)
- 科技(9136)
- 发(9052)
- 创(8883)
- 科研(8506)
- 创新(8328)
共检索到100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永海 谢永得 刘永士 徐嘉波 袁新程 邓平平 税春 蒋飞
【目的】研究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当年鱼种(0~(+)龄)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评估高密度养殖刀鲚幼鱼有否受到环境拥挤压迫。【方法】采用池塘高密度(7216ind/667m~(2))模式养殖刀鲚幼鱼,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检测分析刀鲚0~(+)龄幼鱼各阶段(7—11月)的鱼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池塘高密度培育刀鲚0~(+)龄幼鱼鱼体的水分含量随着生长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数值从7月的82.27%显著下降到11月的76.17%;培育早期(7月26日—8月7日),鱼体干重的总脂含量略有下降,培育中期(8月7日—10月5日),鱼体脂肪迅速富集,然而,到培育后期(10月5日—11月1日),由于饵料竞争,鱼体脂肪积累速度减缓。刀鲚各阶段幼鱼鱼体脂肪酸含量排前三的是C16:0、C18:1n9c和C16:1,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21.21%~29.76%、23.56%~28.90%和8.71%~14.29%。除了7月外,C16:0和C16:1的百分含量随生长均呈现显著下降。随着刀鲚幼鱼的生长,C18:0百分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最高点(7.62%~7.76%)出现在8—9月份;而刀鲚幼鱼的C22:6n3(DHA)、C20:5n3(EPA)、∑PUPA以及∑n3PUPA的含量随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关键词:
刀鲚 当年鱼种 高密度培育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林黑着 叶乐 江世贵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程果锋 吴宗凡 时旭 朱浩 刘兴国 张增胜 郭益顿
为探索一种经济可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将温室大棚养殖与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增氧设备涌浪机等合理搭配的简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加州鲈鱼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鱼类生长状况以及系统经济前景。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该系统鱼类养殖密度由初始2.12 kg/m3增加到5.86 kg/m3,成活率达到95.1%。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氨氮、亚硝氮和溶解氧平均浓度分别为(0.66±0.35)mg/L、(0.19±0.089)mg/L和(6.64±0.25)mg/L;水温维持在27.34~28.00℃,pH为6.73~7.34。经济分析表明:每667 m2池塘养殖利润可...
关键词:
温室 池塘 循环水 养殖 涌浪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辰婧 付娜 王锡昌 陶宁萍 刘源
为探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与其脂肪酸组成的关系,通过比较围网养殖与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的肥满度和粗脂肪得知,围网蟹的肥满度与粗脂肪均高于池塘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围网养殖与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中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中均有23种脂肪酸,包括10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脂肪酸中均以油酸(C18∶l)比例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于饱和脂肪酸。就营养品质指标(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言,围网蟹与池塘蟹难以区分;从脂肪酸角度以棕桐酸(C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学梅 朱永久 李昊成 姚建伟 李飞 杨德国
以高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鳙(Aristichthys nobilis)分隔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养殖期间(2013年4月—10月)池塘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温度、p H、DO和总氮指标在养殖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温度在6—8月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总氮在7—9月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氨氮和亚硝态氮在8—10月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池塘浮游生物的变化表现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占优...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贺诗水 于志勇 南天佐
2003年4~5月利用低盐度(12)河口水在上海崇明进行了轮虫土池培育实验,并对其脂肪酸营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经过33d培养,结果表明,(1)只要管理得当,低盐度、自然水温(平均水温为18.2℃)条件,土池培育轮虫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供应,采收时间、每日采收量和亩总产量分别达到28~29d、9.2kg/667m2·d和259kg/667m2,最高密度可达45个/ml;(2)敌害生物和饵料条件是土池培育轮虫持续稳产的关键因素;(3)土池培育轮虫EPA、DHA、AA等HUFA含量高于酵母和微绿球藻培育的轮虫,因此土池培育轮虫的营养价值好,适用于海水苗种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张海明 邓平平 陆根海 张宗锋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卵 胚胎 仔鱼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地琴 吴旭干 潘迎捷 成永旭
测定和比较了土池培育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简称轮虫)、背刺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简称桡足类)、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oponica,简称糠虾)和渤海品系卤虫(Artemia sp.)无节幼体(简称卤幼)的水分、总脂、磷脂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轮虫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生物饵料(P<0.05),桡足类和糠虾的总脂及磷脂含量则介于两者之间。(2)4种生物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中性脂还是极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宽意 胡文英
1999年 5~ 10月在山东省禹城市低洼盐碱地池塘进行了大口胭脂鱼引种及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 :大口胭脂鱼能适应该地区的环境条件 ,生长速度与草鱼、鲤鱼相当 ,鱼种成活率6 0 %。该鱼的疾病防治与饲料配方有待开展研究
关键词:
大口胭脂鱼 鱼种培育 低洼盐碱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先成 赵云龙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随着胚胎和仔鱼的发育,其总脂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在胚胎期保持稳定、在仔鱼期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平均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依次是C16∶0、C18∶1n-9、C18∶0、C16∶1、C22∶6n-3(DHA)和C20∶5n-3(EPA)。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在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有消耗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而保存n-...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圣英
报道吉林朝阳水库的鲢、鳙、镜鲤及丰鲤的肌肉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其基本分布不受饥饿的影响,但可观察到饱和脂肪酸总量略有减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呈规律性下降,这是对长期低温环境的反应。丰鲤的单烯酸含量增加,22:6n-3含量减少较明显,和其它三种鱼不同,将导致生理、生化组成的变化,影响越冬能力。
关键词:
鲢 鳙 镜鲤 杂交鲤 越冬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广莲 徐钢春 顾若波 徐跑
为研究鲚鱼幼鱼的机体代谢与营养情况,以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幼鱼形体指标,消化酶的活力和含量以及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成分,比较其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肪酸成分的差异,评价其营养价值并探讨生态习性差异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刀鲚幼鱼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比湖鲚幼鱼的低,脂肪酶活力是湖鲚幼鱼脂肪酶活力的3倍,肝脏内未累积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有害物质。(2)刀鲚幼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比例达到16.13%,是湖鲚幼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比例的1.5倍,粗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湖鲚幼鱼(P<0.05)。(3)刀鲚幼鱼肌...
关键词:
刀鲚 湖鲚 幼鱼 消化酶 脂肪酸 肥满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致和 袁贺英 韩宪法 赵振庄 徐浚川 卢小强
经102~105天饲养,获草、鲢鱼种36472.5公斤,平均亩产达到810.5公斤。其中草鱼种总产28597.5公斤,平均单产635.5公斤/亩,规格93.2克/尾,成活率85.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翟海佳 郑忠明 金中文 陆开宏 孙芳 汪洋 李越蜀
于2010年7—10月,选择浙江省宁波市3个凡纳滨对虾覆膜养殖池塘进行水质、沉积物理化因子的研究,并采用磷脂脂肪酸谱图(PLFA)法研究了沉积微生物在不同养殖阶段的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凡纳滨对虾养殖期间,沉积物PLFAs组成以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环丙烷脂肪酸含量较少。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伴随着养殖的进行都明显增加。虽然沉积物微生物是以细菌为主体,但真菌更适应沉积物的环境,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比值在不断降低。G+细菌与G-细菌的比值表现在养殖后期比中期有所下降,但在末期变化不明显。冗余分析(RDA)表明,微生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