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8)
- 2023(4809)
- 2022(4010)
- 2021(3639)
- 2020(3172)
- 2019(6652)
- 2018(6909)
- 2017(11944)
- 2016(6829)
- 2015(7737)
- 2014(8182)
- 2013(7659)
- 2012(7202)
- 2011(6362)
- 2010(6427)
- 2009(5789)
- 2008(5875)
- 2007(5510)
- 2006(4748)
- 2005(4339)
- 学科
- 管理(25531)
- 业(23781)
- 济(22820)
- 经济(22792)
- 企(20941)
- 企业(20941)
- 技术(11582)
- 财(8977)
- 方法(8344)
- 学(7721)
- 制(7499)
- 数学(6732)
- 中国(6698)
- 数学方法(6628)
- 农(6626)
- 体(6481)
- 务(6475)
- 财务(6446)
- 财务管理(6434)
- 技术管理(6197)
- 企业财务(6121)
- 理论(5507)
- 业经(5267)
- 银(5224)
- 银行(5195)
- 行(4927)
- 融(4605)
- 金融(4597)
- 农业(4340)
- 体制(4126)
- 机构
- 学院(97558)
- 大学(96745)
- 研究(37572)
- 济(34541)
- 管理(34492)
- 经济(33545)
- 理学(28776)
- 中国(28720)
- 理学院(28394)
- 管理学(27800)
- 管理学院(27617)
- 科学(25331)
- 京(22263)
- 农(22020)
- 所(20807)
- 研究所(19028)
- 农业(17709)
- 业大(17469)
- 中心(17168)
- 财(17084)
- 江(16807)
- 技术(15525)
- 院(14091)
- 北京(13992)
- 省(13477)
- 州(12872)
- 财经(12753)
- 范(12551)
- 师范(12247)
- 经(11522)
- 基金
- 项目(66319)
- 科学(50928)
- 研究(46933)
- 基金(45981)
- 家(42398)
- 国家(42063)
- 科学基金(34434)
- 省(27335)
- 社会(27273)
- 社会科(25790)
- 社会科学(25783)
- 基金项目(24078)
- 自然(23254)
- 划(23220)
- 自然科(22722)
- 自然科学(22713)
- 自然科学基金(22282)
- 教育(21681)
- 编号(19028)
- 资助(18663)
- 成果(15992)
- 重点(15910)
- 创(14542)
- 部(14216)
- 课题(14197)
- 发(14193)
- 计划(13806)
- 创新(13744)
- 科技(13051)
- 科研(12689)
共检索到15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经晔 白遗胜 刘寒文 叶雄平
从池塘良好水质的一般特征、池塘良好水质的理化和生物指标、调节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和改善池塘水环境的技术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池塘养殖水体改良与调控技术的新进展。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水体改良 水质进化设施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应用种群生长与密度关系的规律,对文蛤池塘养殖密度、产量和产品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依据密度制约方程,当养殖密度随个体增长而增大至一定程度并抑制生长速度时,分塘疏养。结果揭示在单位面积毛产量、净产量、总产值、净利润、产量/投放量比等方面,以放养密度8 840粒/m2(680 g/m2)组最好。分塘疏养以放养密度1 253粒/m2(1 724 g/m2)组为好。密度低的池塘内文蛤平均壳长、壳高、壳宽,增重量和增长率均比高密度组大。对文蛤池塘养殖产量、产品规格和产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养殖密度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蛤 池塘养殖 密度调控 综合效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丹丹 田秀平 韩晓日 卢显芝 张伟洁 郝建朝 王芳
以天津市东丽区和西青区养殖池塘为对象,采用对照、沸石、脲酶抑制剂、芽孢杆菌及其组合处理,经过培养后,分析了底泥中脲酶活性与底泥和上覆水中NH4+-N含量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处理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泥脲酶活性与底泥铵态氮含量以及底泥脲酶活性与上覆水中铵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都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底泥和上覆水中NH4+-N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在养殖水体中加入脲酶抑制剂、沸石及去磷脱氮的芽孢杆菌均能抑制脲酶活性,从而减少上覆水中NH4+-N的含量,并且以加入脲酶抑制剂效果最好,其脲酶活性减少量2.12g·kg-1,上覆水中NH4+-N含量减少6.09mg·L-1。
关键词:
养殖池塘 底泥 脲酶 NH4+-N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赖子尼 余煜棉 庞世勋 杨婉玲 魏泰莉 夏莲
对广东省新会与南海16口鳜鱼(Sinipercachuatsi)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水温、pH值、溶解氧、总铵氮、磷酸盐、亚硝酸盐等17项水生态因子的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取62次测定数据,讨论P10~P90百分位数区间各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求出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建立叶绿素a(y-因变量)与其他16项水生态因子(xi-自变量)间的3种数学模型:Y=f(x1,x2,……x16),Y=f(x1,x12,x2,x22,……x16,x162),Y=f(x1,x12,x13,x2,x22,x23……x16,x162,x163)。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8.9%、82.7%和90.1%。结果表明,叶绿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黄二春 李懋 魏于生 余炳基 朱勇夫 陈里
1994—1995年,我们在广东佛山、南海等地选点进行了大口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高产试验,主要用家鱼苗种和海产冰鲜鱼喂养.在我们的指导和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大口鲶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单产由200kg上升到750kg,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累计单产2250kg,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单养高产技术经验,现总结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桂英
1996—1998年我们引进了奥杂罗非鱼的子一代养殖,它生长快、个体大、雄性率高、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在池塘养殖中增产效益显著。饲养120天,1997年亩产达6828公斤,1998年亩产达7068公斤,比以前养殖的福寿鱼增产30—40%。现将我们...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祥林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孟祥林(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1994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单养试验,10月下旬起捕乌鳢811公斤,亩产624公斤,亩净产492公斤,平均尾重751克。试验共收入10543元,盈利5411元,亩利润4162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石教友 林育敏 赵一风 宗良国
介绍了大口鲶 (Silurusmeridionalis )池塘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 :在单养情况下大口鲶成鱼单产可达 5 38~ 6 2 6 2kg/亩 ,群体增重 112~ 183倍 ,利润增加 2 4 0 0~ 390 0元 /亩 ;在以鲢、鳙类为主的混养池塘中 ,大口鲶平均起产重量达 1 36~ 1 6 5kg/尾 ,单位面积产出较常规养殖增加 37 2~ 5 6 9% ,利润增加 5 12 5~ 6 6 9 3元 /亩。文中还提出以逻辑斯蒂 (Logisitic)生长曲线建立大口鲶的数学模型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紧密 ,适合生态学理论在池塘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适应水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养殖环境条件及生产投入能力等因素的显著变化,池塘养殖在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等方面产生出以全面提高生产管理精细程度为核心的“模式化”、“规范化”养殖技术,以多种水、陆生动物和经济作物混养( 种) 为基础的池塘综合利用技术,与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相互渗透、相互融和而形成的“循环流水型”和“箱池型”养殖技术以及极具集约化养殖特征的“集约型”养殖技术。上述技术改进较好地适应了池塘养殖生产发展的需要,显著提高了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技术改进是现阶段池塘养殖技术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