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6)
- 2023(12437)
- 2022(10753)
- 2021(9688)
- 2020(8190)
- 2019(18788)
- 2018(18535)
- 2017(35022)
- 2016(19270)
- 2015(21809)
- 2014(21961)
- 2013(21943)
- 2012(20999)
- 2011(19284)
- 2010(19639)
- 2009(18046)
- 2008(18108)
- 2007(16615)
- 2006(14795)
- 2005(13633)
- 学科
- 济(86657)
- 经济(86580)
- 管理(50501)
- 业(49355)
- 企(37635)
- 企业(37635)
- 方法(34142)
- 数学(29599)
- 数学方法(29283)
- 中国(25354)
- 农(25218)
- 地方(24119)
- 学(20291)
- 业经(19329)
- 财(18638)
- 环境(17420)
- 农业(17130)
- 贸(15754)
- 贸易(15742)
- 易(15157)
- 制(14965)
- 银(13983)
- 银行(13926)
- 融(13770)
- 金融(13768)
- 和(13562)
- 发(13516)
- 行(13494)
- 地方经济(13291)
- 理论(12497)
- 机构
- 学院(286290)
- 大学(285013)
- 济(115077)
- 经济(112454)
- 研究(106559)
- 管理(102987)
- 理学(87646)
- 理学院(86502)
- 管理学(84831)
- 管理学院(84296)
- 中国(79405)
- 科学(69416)
- 京(62395)
- 农(58694)
- 所(57392)
- 研究所(52371)
- 财(51950)
- 中心(48305)
- 业大(46856)
- 农业(46327)
- 江(46060)
- 财经(40465)
- 范(40273)
- 师范(39733)
- 北京(39657)
- 院(38069)
- 经(36521)
- 州(36448)
- 省(35187)
- 经济学(34675)
- 基金
- 项目(187752)
- 科学(145229)
- 研究(133465)
- 基金(132374)
- 家(117780)
- 国家(116747)
- 科学基金(97377)
- 社会(82418)
- 社会科(78012)
- 社会科学(77983)
- 省(76181)
- 基金项目(70493)
- 划(64299)
- 自然(63404)
- 自然科(61833)
- 自然科学(61808)
- 教育(60832)
- 自然科学基金(60698)
- 编号(54486)
- 资助(54139)
- 发(46498)
- 成果(44612)
- 重点(43667)
- 部(40298)
- 课题(38896)
- 创(38740)
- 科研(36565)
- 计划(36449)
- 发展(36327)
- 创新(36305)
- 期刊
- 济(134136)
- 经济(134136)
- 研究(83900)
- 中国(62101)
- 农(53650)
- 学报(51561)
- 科学(45689)
- 财(39418)
- 大学(37343)
- 农业(36501)
- 管理(36494)
- 学学(35254)
- 教育(32785)
- 融(26298)
- 金融(26298)
- 技术(24907)
- 业经(22982)
- 经济研究(21255)
- 业(19740)
- 财经(19389)
- 问题(17814)
- 经(16695)
- 版(14777)
- 图书(14724)
- 资源(14581)
- 技术经济(14353)
- 科技(13900)
- 贸(13628)
- 商业(13620)
- 统计(13040)
共检索到440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费聿涛 李秋芬 张艳 成钰 李莉 王晓红
通过对2014年7—8月山东省青岛市红岛邵哥庄(SGZ)和宿流(SL)两个社区的发生刺参腐皮综合征和未发病刺参养殖池的环境因子跟踪监测和对比,解析发病的原因。从发病前至发病后,分别监测了两地多个池塘水体中的4类可培养细菌(总异养菌、弧菌、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和6项理化参数(温度、p H、盐度、溶解氧、无机氮、COD),以及沉积环境中6类可培养细菌(总异养菌、弧菌、硝化细菌、硝酸盐还原菌、硫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4项理化参数(pH、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有机碳)。结果表明,刺参发病时,邵哥庄发病池(SGZ-1~#)环境中细菌数量与未发病对照池(SGZ-2~#)无显著差异,但温度高达25.9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印庚 方波 张春云 荣小军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本研究对症状较为典型的3家海参保苗期的发病幼参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分析,从所有病参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种占有绝对优势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它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保苗期刺参“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云 王印庚 荣小军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华伟 王印庚 陈霞 张凤萍
从患病刺参体表病灶组织分离出菌株060330B,其优势度高达90%,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导致健康刺参出现与自然患病刺参相同的症状。通过形态学观察、API半自动化鉴定和常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菌株060330B具有假单胞菌属的特征,其表型特征与恶臭假单胞菌相似。对该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其与恶臭假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9.5%。菌株060330B可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并视为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原之一。通过对多起不同来源患病刺参的研究表明,使用年限长、淤泥层厚呈黑色并伴有腥味的养殖池塘在该时期容易导致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恶臭假单胞菌 老化参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友涛 王印庚 张国兵 陈霞
刺参"腐皮综合征"(俗称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的最主要疾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经研究证实,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作者通过漂粉精、溴氯海因、PVP-I、过氧化氢、双链季铵盐络合碘和生石灰6种消毒剂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的定性杀灭实验发现,上述6种药物对腐皮综合征的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病原菌 消毒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印庚 谢建军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的2种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以载玻片为介质,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交叉反应、阻断试验和吸收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对人工感染实验中的养殖水体及发病刺参溃烂组织检测,可以检出水体和患病刺参溃烂组织中的相应病原菌,病原菌被染成明亮的黄绿色,检测灵敏度2.4×104cell/mL。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在刺参肿胀嘴部与溃烂肌肉处有大量染成黄绿色的细菌颗粒。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锦春 潘家强 谭勋 孙卫东 王金勇 黄国庆 王小龙
【目的】观察在低温环境下间歇光照对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肉鸡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320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常温对照组(NC)常规控温,24h连续光照;低温对照组(LC)、低温间歇光照1组和低温间歇光照2组采用低温诱发PHS,并从9d起分别实施24L﹕0D的连续光照和21L﹕3D、19L﹕5D的间歇光照(IL)制度,30d后都为连续光照。记录PHS发病数、体重和耗料量,并分别于14、23、30、37和44d从各组随机抽取10羽肉鸡采血和扑杀,测定肺动脉的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之比(WA/TA)、平均中膜厚度(mMTPA)等指标;【结果】环境低温使PHS发病率升高,反映血管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勋 李锦春 潘家强 孙卫东 胡玉霞 王小龙
24 0羽艾维茵 2 0 0 0商品代肉鸡随机等分成常温对照组 (NT)、低温组 (LT)和低温加L肉碱组 (LL)。自 14日龄起 ,LT和LL组舍内温度从 2 8℃以每天 1~ 2℃下降至 2 1日龄时的 14~ 12℃ ,并维持到试验结束 ;NT组在常温下饲养(2 1日龄起舍温控制在 2 0℃ )。自 14日龄起在LL组饲料中添加L肉碱 2 0 0mg·kg-1。记录肉鸡腹水综合征 (ascitessyn drome ,AS)发病率 ,并分别于 2 4、 32、 39和 4 5日龄从各组中随机挑取 10羽 ,测定右心室全心室比 (RV/TV)、右心室相对重量 (RV/BW )、全心室相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春 王小龙 孙卫东 李锦春
240只健康AA肉鸡随机均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从8日龄起分别饮用含Na+600,1200和0.0mg/L的水。在饲养管理条件相同情况下,观察各组肉鸡临床表现、血液红细胞压积(packedcelvolume,PCV)、血容量(bloodvolume,BV)、红细胞变形性(erythrocytedeformability,ED)、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与全心室(totalventricle,TV)的重量比(m(RV)/m(TV))。结果表明,饮水中高钠可以诱发腹水综合征,各组发病率分别为6.25%,28.75%和0.0%;m(RV)/m(TV)值的变化显示,所有发...
关键词:
Na~+ 肉鸡 腹水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印庚 荣小军 张凤萍 王岚 廖梅杰 邹安革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刺参和健康刺参各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刺参的体壁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肠粘膜上皮、辐水管等组织的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而与健康刺参组织无交叉反应。在感染组织中,阳性信号(显色)强弱清晰,能准确反映出灿烂弧菌的侵染部位及感染程度,这为探明灿烂弧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程等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刺参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泽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李彬 张正 李华 范瑞用
2013年夏季山东地区某刺参育苗场处于保苗期的刺参苗种暴发腐皮综合征疾病,表现为附着力下降、棘刺顶端溃烂、排脏、表皮溃疡和自溶等症状。自患病个体病灶组织分离优势细菌,并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回接感染、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完成致病原的鉴定。此外,通过对发病前后养殖系统中优势菌丰度的变化,追踪确定了所分离病原菌的致病阈值。结果显示,从患病参苗体表病灶处分离的一株优势菌HP130917A-1,经回接感染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对刺参苗种的半致死浓度为1.2×106 CFU/ml。生理生化结合分子鉴定表明,该菌株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此...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泽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李彬 张正 李华 范瑞用
2013年夏季山东地区某刺参育苗场处于保苗期的刺参苗种暴发腐皮综合征疾病,表现为附着力下降、棘刺顶端溃烂、排脏、表皮溃疡和自溶等症状。自患病个体病灶组织分离优势细菌,并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回接感染、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完成致病原的鉴定。此外,通过对发病前后养殖系统中优势菌丰度的变化,追踪确定了所分离病原菌的致病阈值。结果显示,从患病参苗体表病灶处分离的一株优势菌HP130917A-1,经回接感染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对刺参苗种的半致死浓度为1.2×106 CFU/ml。生理生化结合分子鉴定表明,该菌株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此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佗 李彬 王印庚 廖梅杰 王金燕 刘志轩 王诗欢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进行了春、夏、秋、冬四季有益菌分离筛选,从其水体和底泥中共分离得到66株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病原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进行测定,最后通过安全性实验得到潜在益生菌株YQ-2。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凤萍 王印庚 李胜忠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腐皮综合征是近年来刺参养殖最主要的疾病,导致刺参大批死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其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纯化的V.splendidus DNA中成功地扩增出产物大小为177bp的DNA片断,并对此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R技术对V.splendidus DNA的检测灵敏度为0.5pg,并且对灿烂弧菌的DNA呈现特异性,而与其他细菌V.fluvialis、V.anguillarum、V.alginolyticus、Aeromonas hydrophila、V.harveyi、V.p...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PCR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建珍 邢丽荣 袁新华 徐翔
为以环境友好型效率标准合理引导青虾池塘养殖生产活动,将淡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纳入效率研究的范畴,以青虾池塘养殖为例,分别运用SBM模型和CCR模型,计算了青虾池塘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以及各投入要素的使用情况。并运用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齐次性检验等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青虾池塘养殖的环境效率(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效率)仅为0.476 9,而传统的经济效率(不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效率)为0.696 7,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且波动性更强。所有的要素投入都存在过量现象。除电费、虾苗和药物投入外,其他各项投入在环境效率中的过量程度均大于经济效率;具有固定成本性质的投入品,如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