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1)
- 2023(5921)
- 2022(5079)
- 2021(4583)
- 2020(4025)
- 2019(9047)
- 2018(8890)
- 2017(17878)
- 2016(9707)
- 2015(11074)
- 2014(11108)
- 2013(11166)
- 2012(10869)
- 2011(9630)
- 2010(9754)
- 2009(9140)
- 2008(9096)
- 2007(8399)
- 2006(7338)
- 2005(6480)
- 学科
- 济(49983)
- 经济(49934)
- 业(33146)
- 管理(31403)
- 方法(29033)
- 数学(26800)
- 企(26638)
- 企业(26638)
- 数学方法(26585)
- 技术(13253)
- 财(12199)
- 农(11175)
- 中国(10453)
- 学(9973)
- 贸(8582)
- 贸易(8578)
- 易(8342)
- 农业(8166)
- 地方(7952)
- 业经(7676)
- 务(7650)
- 财务(7634)
- 财务管理(7614)
- 技术管理(7513)
- 企业财务(7300)
- 制(7050)
- 融(6549)
- 金融(6548)
- 理论(6057)
- 银(6051)
- 机构
- 大学(151276)
- 学院(149156)
- 济(64984)
- 经济(63847)
- 管理(56403)
- 研究(51035)
- 理学(49270)
- 理学院(48805)
- 管理学(47918)
- 管理学院(47659)
- 中国(37540)
- 科学(32020)
- 京(31039)
- 农(29925)
- 财(29126)
- 所(26862)
- 业大(24914)
- 研究所(24452)
- 农业(24010)
- 财经(23780)
- 中心(23518)
- 江(22778)
- 经(21796)
- 经济学(21423)
- 经济学院(19702)
- 北京(19119)
- 院(18256)
- 财经大学(17742)
- 州(17441)
- 技术(17230)
- 基金
- 项目(101404)
- 科学(79245)
- 基金(75093)
- 研究(68449)
- 家(67626)
- 国家(67161)
- 科学基金(56583)
- 社会(44929)
- 社会科(42893)
- 社会科学(42883)
- 省(39090)
- 基金项目(39003)
- 自然(37565)
- 自然科(36811)
- 自然科学(36802)
- 自然科学基金(36177)
- 划(33196)
- 资助(32823)
- 教育(32322)
- 编号(24943)
- 重点(23469)
- 部(23444)
- 创(21422)
- 发(21318)
- 创新(20266)
- 成果(20110)
- 科研(19967)
- 教育部(19963)
- 计划(19792)
- 国家社会(19772)
共检索到217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焦宝玉 贾砾 张凤枰 刘耀敏 范小敏 曾令春
为解决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养殖池塘机械增氧技术单一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以达到提升增氧效果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池塘溶氧含量高而利用率低,养殖户传统增氧方法不当。适宜增氧方式为: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 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 mg/L以上。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机械增氧 组合 效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延亮 周凯 韦艳 么宗利 祭仲石 孙真 高鹏程 来琦芳
以盐碱池塘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叶轮+底增的复合增氧方式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下盐碱池塘水体pH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复合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的影响。试验包括室内和野外试验两部分,室内试验为通气量和叶绿素a浓度交互作用下对室内普通水体pH的影响,野外试验为复合增氧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通气可以显著降低水体pH值(P<0.05),且降低值(ΔpH)随通气量增大而增大。野外试验结果显示,开机时,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合增氧池塘pH均显著低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复合增氧池塘DO和CO_2浓度均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不开机时阴天和雨天条件下两者差异亦显著(P<0.05)。整个养殖期复合增氧池塘DO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而pH值下降及CO_2浓度上升较明显,且均在第45天后低于和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复合增氧与单一叶轮增氧方式下叶绿素a浓度与水体pH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13和0.738。以上结果表明,复合增氧方式能够增加水-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盐碱池塘水体DO和CO_2浓度,降低池塘水体pH值。
关键词:
盐碱池塘 复合增氧 pH 叶绿素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柳磊 陶玲 代梨梨 彭亮 李谷
为探索适用于高密度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组合湿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考察组合湿地对池塘尾水中氮、磷等物质去除效果和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5.54 m~3/(m~2·d)高水力负荷下,组合湿地对氨氮(TAN)、硝态氮(NO~-_3-N)、总悬浮物(TSS)、总磷(TP)、总氮(TN)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68.94%、-25.38%、60.86%、43.56%、16.67%和27.98%,湿地出水水质满足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养殖过程中,循环塘TAN、NO~-_2-N浓度较低,均值分别为0.72 mg/L、0.10 mg/L,显著低于对照塘,DO均值为4.85 mg/L,显著高于对照塘且较为稳定;主养品种黄颡鱼产量达到391.38 kg,较对照塘提高9.11%;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0.68%和11.20%,绝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1.06%和11.49%,环境积累占氮、磷支出比例分别减少8.90%和28.21%。结果表明组合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节约水资源、提升养殖效果、提高氮磷物质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董双林 卢敬让
罗非鱼是世界热带和温带养殖的主要鱼类。它具有食性杂、疾病少、易繁殖、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由于罗非鱼可以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因此施肥养殖罗非鱼一直为各国水产界所关注[Diana等1991,Schroeder1987]。有关淡水施肥养殖罗非鱼的研究甚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施肥,罗非鱼养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黄二春 李懋 魏于生 余炳基 朱勇夫 陈里
1994—1995年,我们在广东佛山、南海等地选点进行了大口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高产试验,主要用家鱼苗种和海产冰鲜鱼喂养.在我们的指导和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大口鲶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单产由200kg上升到750kg,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累计单产2250kg,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单养高产技术经验,现总结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桂英
1996—1998年我们引进了奥杂罗非鱼的子一代养殖,它生长快、个体大、雄性率高、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在池塘养殖中增产效益显著。饲养120天,1997年亩产达6828公斤,1998年亩产达7068公斤,比以前养殖的福寿鱼增产30—40%。现将我们...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祥林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孟祥林(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1994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单养试验,10月下旬起捕乌鳢811公斤,亩产624公斤,亩净产492公斤,平均尾重751克。试验共收入10543元,盈利5411元,亩利润4162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石教友 林育敏 赵一风 宗良国
介绍了大口鲶 (Silurusmeridionalis )池塘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 :在单养情况下大口鲶成鱼单产可达 5 38~ 6 2 6 2kg/亩 ,群体增重 112~ 183倍 ,利润增加 2 4 0 0~ 390 0元 /亩 ;在以鲢、鳙类为主的混养池塘中 ,大口鲶平均起产重量达 1 36~ 1 6 5kg/尾 ,单位面积产出较常规养殖增加 37 2~ 5 6 9% ,利润增加 5 12 5~ 6 6 9 3元 /亩。文中还提出以逻辑斯蒂 (Logisitic)生长曲线建立大口鲶的数学模型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紧密 ,适合生态学理论在池塘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适应水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养殖环境条件及生产投入能力等因素的显著变化,池塘养殖在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等方面产生出以全面提高生产管理精细程度为核心的“模式化”、“规范化”养殖技术,以多种水、陆生动物和经济作物混养( 种) 为基础的池塘综合利用技术,与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相互渗透、相互融和而形成的“循环流水型”和“箱池型”养殖技术以及极具集约化养殖特征的“集约型”养殖技术。上述技术改进较好地适应了池塘养殖生产发展的需要,显著提高了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技术改进是现阶段池塘养殖技术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