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
- 2023(1024)
- 2022(937)
- 2021(841)
- 2020(755)
- 2019(1667)
- 2018(1686)
- 2017(2274)
- 2016(1927)
- 2015(2343)
- 2014(2397)
- 2013(2028)
- 2012(1794)
- 2011(1660)
- 2010(1778)
- 2009(1375)
- 2008(1354)
- 2007(1258)
- 2006(1077)
- 2005(884)
- 学科
- 教学(4195)
- 教育(3837)
- 理论(3423)
- 学法(3042)
- 教学法(3042)
- 学理(2797)
- 学理论(2797)
- 学(2584)
- 研究(2015)
- 水产(1921)
- 动物(1629)
- 业(1554)
- 中国(1457)
- 管理(1430)
- 动物学(1418)
- 农(1416)
- 生(1367)
- 研究生(1288)
- 济(1206)
- 经济(1205)
- 体(1057)
- 高等(1044)
- 育(915)
- 体育(873)
- 殖(834)
- 农业(810)
- 企(795)
- 企业(795)
- 养殖(779)
- 技术(769)
- 机构
- 学院(22482)
- 大学(20959)
- 研究(9999)
- 科学(8131)
- 农(7964)
- 技术(6805)
- 农业(6610)
- 所(6531)
- 研究所(6228)
- 中国(5420)
- 业大(5328)
- 职业(5103)
- 江(4883)
- 教育(4837)
- 室(4701)
- 范(4691)
- 京(4521)
- 师范(4484)
- 省(4407)
- 院(4308)
- 实验(4253)
- 技术学院(4080)
- 实验室(4055)
- 业(3913)
- 重点(3840)
- 农业大学(3798)
- 水产(3691)
- 部(3684)
- 中心(3673)
- 职业技术(3640)
共检索到36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汝榕 何进金 韦信敏
池养斑节对虾室内子代的培育林汝榕,何进金,韦信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关键词斑节对虾,子代,培育REARINGOFFILIALGENERATIONPRODUCEDBYPENAEUSMONODONFROMEARTHENPONDS...
关键词:
斑节对虾,子代,培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马之明 陈旭 周发林 温为庚 江世贵
为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生长、外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及性成熟之间的关系,对其养殖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斑节对虾雌雄外生殖器官发育和头胸甲长呈线性关系;②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无显著差异。雄性精荚出现的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为头胸甲长3.1 cm,体长11.1 cm,体质量20.0 g;雄性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3.7 cm,体长13.0 cm,体质量37.0 g。池养雌性斑节对虾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以纳精囊的发育完全(可与雄虾交配)为标志,其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4.3 cm、体长15.1 cm、体质量53.0 g,雌性性成熟个体为头胸甲长5.0 cm,...
关键词:
池养斑节对虾 生长 发育 性成熟 年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张海明 朱晓东
根据室内工厂化养殖斑节对虾的体长和体重数据,对其生长特性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1.475×10-5L2.9925,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快速生长期(42~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98日龄)、生长衰老期(98日龄以后)3个时期,各生长阶段的肥满度差异显著(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林黑着 叶乐 江世贵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张汉华 杨小立 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 10~4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建华 马之明 周发林 叶乐 江世贵 李色东
对池塘养殖的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500尾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2·0×10-5×L~(2.9498);♀:W=2·0×10-5×L~(2·9633);(2)同大多数对虾种类一样,斑节对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59·6d后,雌虾体长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44·5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95·3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出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体重生...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斑节对虾 生长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梁运祥 戴经元 李学雄
将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subtilis)制剂施放于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饲养池 ,利用血清学鉴定和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 ,分别监测养殖池水中B .subtilis和弧菌 (Vibrio)的消长情况 ,并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总碱度、COD值和亚硝酸盐、H2 S浓度等水化学指标 ,研究了B .subtilis制剂对斑节对虾饲养池水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 ,在饲养池中添加B .subtilis制剂后 ,池水的COD值、亚硝酸盐、H2 S浓度比对照池有显著降低 ,而总碱度显著上升 ,pH值维持在 8.0 2~ 8.6 0之间 ,表明B .subtilis制剂对...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斑节对虾 水质 净化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李忠全 杨仲景 朱丽敏 李行先 邓闽中
采用温室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中间培育 ,投放虾苗 1 0 4万尾 ,平均体长 1 0cm ,平均体重 1 4mg ,密度 32 4 3尾 /m2 ,初始盐度 5‰ ,培育水温 2 5~ 2 6℃ ,以活体淡水枝角类饵料为主 ,前后分别用丰年虫和颗粒料衔接 ,前 8d淡化将盐度降至 2‰ ,培育 1 5d :出苗平均体长 2 2cm ,平均体重 1 4 2mg ;增长 0 0 8cm/d ,增重 8mg/d ;共出虾苗 78万尾 ,成活率为 75 5 %。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中间培育 温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纯厚 钟振如 陈敏
斑节对虾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变化李纯厚,钟振如,陈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关键词斑节对虾,个体发育,酯酶同工酶ISOZYMECHANGESDURINGEARLYONTOGENYOFPENAEUSMONODON¥LiCh...
关键词:
斑节对虾,个体发育,酯酶同工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翁祖桐
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翁祖桐(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我所在连江康隆养鳗场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从1994年10月30日亲虾入池过冬至1995年2月25日提温强化培育到1995年3月23日放水清塘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静 宋晓玲 万晓媛 杨冰 黄倢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结合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山东、天津、浙江部分苗种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以及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对虾苗种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苗种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在10~5–10~7 cFu/g之间,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8个属,其中,弧菌属在对虾苗种体内占绝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清印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 ,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 ,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加快培育优质、抗逆对虾养殖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对虾 遗传改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健 何玉英 王清印 刘萍 李吉涛 王学忠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新品种耐氨氮胁迫能力强,仔虾Ⅰ期成活率较商品苗种提高21.2%,养殖成活率提高15.2%;生长速度快,收获对虾平均体重较商品苗种提高11.8%。AFLP技术分析获得5代选育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28%、40.64%、40.32%、39.95%和38.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世代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群体选育 黄海3号 氨氮胁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杰 罗坤 栾生 王清印 张庆文 张天时 孟宪红 王伟继 阮晓红
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即抗98"2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南海群体、乳山湾群体、青岛沿岸群体及海州湾群体4个自然群体,采用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对虾育种的基础群体。设计并建立了中国对虾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的目标性状为生长速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及养殖存活率。结果显示,养殖170 d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为0.22,抗WSSV存活时间的遗传力为0.14,存活率的遗传力为0.03。采用BLUP法估算个体育种值,通过百分比加权的形式,分别赋予生长速度、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加权值为8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