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5)
2023(3798)
2022(3247)
2021(2862)
2020(2399)
2019(5366)
2018(5281)
2017(9544)
2016(5445)
2015(6043)
2014(5576)
2013(5679)
2012(5275)
2011(4908)
2010(4802)
2009(4401)
2008(4330)
2007(3872)
2006(3622)
2005(3272)
作者
(19518)
(16076)
(16049)
(15133)
(10053)
(7915)
(7104)
(6221)
(6210)
(5698)
(5689)
(5461)
(5431)
(5359)
(5260)
(5083)
(4827)
(4785)
(4724)
(4667)
(4356)
(4054)
(3879)
(3772)
(3645)
(3606)
(3463)
(3454)
(3454)
(3333)
学科
(20713)
经济(20687)
管理(16116)
(11902)
方法(9613)
(9109)
企业(9109)
环境(8740)
数学(8531)
数学方法(8412)
(8244)
(6996)
生态(5711)
(4909)
中国(4889)
(4644)
业经(4448)
农业(4445)
资源(4414)
地方(4360)
(3919)
(3618)
规划(3420)
(3413)
环境规划(3328)
技术(3120)
(3012)
金融(3012)
(2893)
贸易(2892)
机构
大学(79546)
学院(78978)
研究(34856)
(30900)
经济(30322)
管理(26634)
科学(25679)
中国(24952)
(24876)
理学(23066)
理学院(22765)
管理学(22199)
管理学院(22110)
农业(20089)
(19948)
研究所(18741)
业大(18397)
(18264)
中心(14792)
(13215)
(12869)
农业大学(12672)
(12373)
(12295)
(11811)
科学院(11638)
北京(11422)
(11059)
实验(10752)
研究院(10619)
基金
项目(59695)
科学(45482)
基金(43018)
(41724)
国家(41451)
研究(37010)
科学基金(32996)
(24178)
自然(23918)
自然科(23194)
自然科学(23183)
社会(22870)
基金项目(22866)
自然科学基金(22789)
社会科(21661)
社会科学(21651)
(21420)
资助(17864)
教育(15508)
重点(14880)
计划(14501)
科技(13808)
(13774)
编号(12536)
科研(12407)
(12405)
(12355)
创新(11750)
(11509)
(11219)
期刊
(34062)
经济(34062)
学报(21765)
(21661)
研究(20599)
科学(17841)
中国(16884)
农业(15319)
大学(15006)
学学(14554)
管理(9425)
(8721)
(8591)
业大(6634)
林业(5935)
业经(5793)
资源(5710)
教育(5457)
(5457)
金融(5457)
农业大学(5397)
(5327)
技术(5219)
经济研究(5137)
科技(5069)
财经(4816)
问题(4393)
中国农业(4221)
(4181)
自然(3979)
共检索到11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军仪  李秉记  孙燕燕  杨大伟  黄琨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m ,盐度 15 .2~ 2 6 .5 )的摄食、生长和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取样 ,测量海马的全长、体重和消化道内食物重量 ,计算其增长速度、摄食率、消化道排空率、生态转换效率等数值 ,发现大海马的摄食每天有两个摄食高峰 ,即 12 :0 0和 18:0 0 ,晚上不摄食或很少摄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金婷  谢尚端  雍朋政  孙金辉  徐永健  李景  
选取体质良好、活力强的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体重(3.075 g±0.16 g)、体全长(11.55 cm±0.31cm)。设置18℃、23℃、28 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CT组:自然变温),每组3个重复,实验周期28 d。结果显示,大海马在23℃时生长速率最快,摄食活跃;28℃大海马反应最迅速(5.8 s±0.74 s),摄食量最大(153.92 g±10.33 g),活动频繁,泳速大;而18℃和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食物的反应不敏感,多缠绕在附着物上,摄食时呈聚集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将Eggers模型移入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采用3种室内可能得到的实验饵料:冷冻细脚长(Themistogra cilipes)、天然成体卤虫(Artemissalina)和小黄鱼糜(Fishsilage),在流水条件下,比较黄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Ammodytepersonatus)对上述3种饵料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显示,3种饵料中,虽然玉筋鱼对细脚长的能量生态转换效率较高,但是其湿重摄食量[g/(100g·d)FW]和能量摄食量[kJ/(100g·d)]都比较低,生长情况较差;卤虫的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较高,湿重摄食量较多、生长情况较好;鱼糜的能量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学武  唐启升  
:1998年 9月利用对虾养殖土池中的赤鼻进行了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赤鼻是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 ,偏食大型桡足类和介形类 ,无明显摄食节律性 ;消化道日均食物含量 1.2 196g·(10 0g) -1·d-1,排空率 0 .3141g·(10 0g) -1·h-1,日摄食量 10 .813 5g·(10 0g) -1·d-1;食物转换效率 35 .0 8% ,能量转换效率 39.30 %。渤海赤鼻的年饵料需求量约为 870 0 0t。研究结果表明 ,较高的生态转换效率保证了赤鼻较高的生长率 ,因此较低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可支持这一鱼种较高的生产力 ,这被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伟  王志林  王林弟  嵇兴元  
花鲈为沿海及河口的名贵经济鱼类 ,可驯化生活于淡水作为池塘养殖对象。本文对花鲈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仔稚鱼的摄食节律和生长进行了初步观察 ,显示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 :W =0 8831×10 5L3 150 1,体长生长方程为 :Lt =2 5 1 876 0× [1-e0 0 63 5(t-0 0 3 0 1) ],体重生长方程为Wt =32 0 6 2 6 7× [1-e0 0 63 5(t-0 0 3 0 1) ]3 150 1,生长拐点为 18 0 4周。幼鱼常集群摄食 ,其摄食强度高峰为上午 9∶0 0及下午 5∶0 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耀  于淼  刘勇  张波  唐启升  
2000年7月至9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鲐繁殖海域的鱼类养殖网箱中,应用胃含物法测定了渤海优势鱼种鲐的摄食、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饵料不受限制时,鲐的摄食量和生长呈不规则波浪式变化,其波距比较恒定,但波高变化较大;(2)鲐的瞬时胃含物重量随时间变化可用指数模型St=9.0876e-0.1868t描述,瞬时排空率Rt=0.1868g·(100g)-1·h-1(按湿重计算);(3)按Eggers公式可求得鲐日摄食量Cd=(15.60±2.55)g·(100g·d)-1(按湿重计算)或(69.84±11.42)kJ·(100g)-1·d-1;(4)实验期间鲐体重随时间的变化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晖  徐永健  李响  
通过对10尾2?3日龄的幼体海马的固定、染色、消化的研究,用显微镜对其摄食器官的构成进行详细观察,明确了幼体海马管状鼻内骨骼的结构。结果显示,幼体海马在摄食时,其舌骨角、后翼骨、方骨、上颌骨、续骨起到支撑等重要的作用;海马幼鱼期续骨与后翼骨之间的夹缝结构,可使略大的饵料通过。因此,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适当地增加饵料的粒径,有效地提高幼体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存活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于宏  常青  陈超  
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 ,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 ,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摄食性 ,增加其摄食量 ,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 ,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殷名称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张波  陈超  唐启升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法测定了摄食水平与饵料生物种类对真鲷.黑鲷、黑鲪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的影响。3种实验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大显减速增长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描述;而其生长效率则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倒“U”形变化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描述。曲线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其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与摄自水平之间均是显著相关关系。依据上述定量关系,分别求得3种鱼的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其中黑鲪的维持摄食量最低。以玉筋鱼为饵料时,3种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湿重均显著高于摄食鹰爪糙对虾,但用能值计算的生长效率则没有这种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常青  关长涛  梁萌青  曹宝祥  刘宁  姜泽明  刘晓静  
以初始体重为49.83±0.17g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5种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和添加0.3%的商品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配制成5种豆粕替代饲料,其余1种为鱼粉不替代饲料作为对照组,研究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和柠檬酸时,许氏平鲉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都显著高于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组(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耀  于淼  张秀梅  唐启升  
研究在室内大型玻璃钢水槽中进行 ,在流水条件下 ,以卤虫幼体为饵料 ,应用Eggers模型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经济鱼类玉筋鱼(Ammodytespersonatus)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玉筋鱼体重与空消化道重量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W =0 .2 71e79.984·ESW加以定量描述 ,通过这一定量关系 ,可推导出其瞬时全消化道内含物量计算公式为St=1 0 0× [SW -(LnW +1 .30 5) / 79.984] /W ;全消化道内含物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曲线为St=1 .784e 0 .2 1 4t,公式两边取负对数可求得瞬时排空率为 0 .2 1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甘炼  马旭州  张文博  陈再忠  袁琰  王武  
对池养条件下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日5:00~9:00及17:00~21:00瓦氏黄颡鱼的饱满指数相对较高,15:00~17:00最低,表明瓦氏黄颡鱼属于晨昏摄食型;在仔鱼出膜后的第5、10、15、20、25和30天瓦氏黄颡鱼的日摄食率分别为44.79%、33.72%、23.21%、19.92%、16.58%和10.27%,呈逐渐下降趋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本和  周建设  王万良  张忭忭  刘海平  旺久  牟振波  
为了探索水温对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以同一批繁殖体长(48. 37±0. 58) mm,体质量(1. 13±0. 05) g的5月龄异齿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6个温度处理组(7、12、17、22、27和32℃),养殖36 d。结果显示:水温为7~22℃,各实验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水温高于22℃后,实验鱼存活率显著降低。水温为22℃,实验鱼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为17℃时,实验鱼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与饲料系数、体质量增长率、体长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为抛物线关系。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幼鱼在12~22℃水温范围内均可存活、摄食及生长,最适温度为15. 15~17. 24℃。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张建平  牛景彦  王武  
水温22-24℃时,鲇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18%,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5日龄,达100%;鲇仔鱼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混合营养期,正常摄食时,混合营养期为2 d,完全饥饿状态下,仔鱼的卵黄囊至4日龄即完全消失;7-8日龄,鲇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将很快进入饥饿不可逆(PNR)点;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仔鱼成活率明显降低,延迟6 d投饵,11日龄仔鱼全部死亡;完全饥饿组仔鱼,至10日龄全部死亡;仔鱼全长和湿重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完全饥饿条件下,1日龄至6日龄仔鱼全长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1日龄至4日龄仔鱼湿重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