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0)
2023(14341)
2022(11577)
2021(10522)
2020(8500)
2019(19574)
2018(19538)
2017(36275)
2016(19748)
2015(22149)
2014(22325)
2013(21449)
2012(19920)
2011(18090)
2010(18669)
2009(17169)
2008(16850)
2007(15159)
2006(13832)
2005(12855)
作者
(58102)
(48144)
(47703)
(45506)
(30935)
(22926)
(21615)
(18831)
(18597)
(17513)
(16504)
(16480)
(15814)
(15700)
(15062)
(14841)
(14336)
(14218)
(13856)
(13792)
(12434)
(11961)
(11954)
(11317)
(10933)
(10822)
(10748)
(10703)
(9910)
(9675)
学科
(89043)
经济(88948)
管理(50316)
(49151)
(37305)
企业(37305)
方法(30361)
中国(29589)
(28977)
数学(26373)
地方(25885)
数学方法(25795)
业经(22609)
农业(19639)
(18272)
(17982)
(17197)
(15682)
(15501)
金融(15494)
(15483)
银行(15458)
(15066)
理论(14353)
(13832)
贸易(13815)
(13253)
地方经济(12969)
(12923)
环境(12658)
机构
学院(277149)
大学(273675)
(110537)
经济(108011)
研究(102232)
管理(100163)
理学(84285)
理学院(83249)
管理学(81296)
管理学院(80796)
中国(78567)
科学(62732)
(61314)
(52580)
(52213)
(50381)
(49525)
研究所(47346)
中心(46345)
业大(41077)
(39900)
师范(39434)
财经(39403)
农业(38793)
北京(38500)
(37542)
(36529)
(35485)
(33841)
经济学(33106)
基金
项目(180457)
科学(141448)
研究(134213)
基金(127262)
(111321)
国家(110362)
科学基金(93888)
社会(83812)
社会科(79235)
社会科学(79214)
(74005)
基金项目(65545)
教育(61987)
(60696)
自然(58831)
自然科(57466)
自然科学(57451)
自然科学基金(56370)
编号(55508)
资助(52382)
成果(46122)
(44304)
重点(41631)
课题(40880)
(38353)
(37308)
发展(35529)
(34963)
创新(34843)
国家社会(34333)
期刊
(135583)
经济(135583)
研究(86982)
中国(68862)
(49493)
学报(44372)
科学(40820)
管理(40394)
教育(40067)
(39447)
大学(34238)
农业(33527)
学学(31814)
(30047)
金融(30047)
技术(27303)
业经(24678)
经济研究(21763)
财经(19444)
(17567)
问题(17203)
(16806)
图书(14696)
统计(14244)
(13862)
技术经济(13339)
(13072)
科技(13050)
资源(12937)
商业(12832)
共检索到446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袁洪杰  陆巧良  许敏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阴市通过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大力促进城乡融合,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江阴模式,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与实惠。未来应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发展、就业保障、服务均衡、管理创新"的思路要求,不断推进江阴市城镇化发展步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俊梁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正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一条以"三置换+三集中+三合作+三统筹"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化"苏州模式",城乡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伟雄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指出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可借鉴的城乡布局模式 ,提出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应采取环形珠链状城市带模式 ;并对珠三角发展格局的三大主环轴线、三小辅环轴线和九大放射轴线进行了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晨阳  周彤及  傅鸿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城乡分隔到城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重庆都市区经济发展较快,城乡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具备。然而当前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受到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约束,迫切需要建构新的模式框架。未来重庆都市区将以经济发展为先导,以城市和产业空间调整为契机,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两种力量作用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之相适应,其城乡空间特征将呈现多中心的簇群状格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与空间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将成为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璐  
在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相关政策制度短缺、城乡职教投入不对等、供给主体单一、外部认知度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变革,构建出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规划模式、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模式以及多元化的筹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效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美荣  李瑾  冯献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当前,互联网通过技术渗透与传统产业逐步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全国各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现代农业驱动型、信息服务驱动型、电子商务推动型和全域综合发展型的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经营主体能力不足、农村电商软硬件条件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如何解决制约农村互联网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卫星  
近年来,苏州市按照"把空间让给城市、把利益留给农民"的理念,以"三置换、三集中、三大合作"为抓手,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通过充分走访和调查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阶层,总结和梳理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经验与启示,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点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易醇  张爱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建斌  
按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发展农行业务谭建斌在当前农行转制中,有的同志主张向城市进军,"转轨转向";有的同志则主张优化农村,"转轨不转向"。笔者却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日益融合;随着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银行专业分工日益模糊。因此,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2001年,江阴市探索建立了政府组织推动、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保险机构经办的农村合作医疗运作新机制,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晴  任左菲  
美国是全球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美国立足国情所采取的坚持农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构建高度城镇化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持续加强对农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扶植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7个有代表性的国家,介绍了这些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模式,并探讨其经验教训以及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关系统筹发展成为工业化进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志成  方齐云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其次对历史上他国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进行了批判和借鉴;最后指明适合中国实际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内涵,以及实现该模式的政策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  杨青山  王晗  
在总结当前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存在的分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并通过对具体小城镇的地域类型、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进行判别,构建了五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分别为城市扩展的"变农模式"、城乡互融的"合农模式"、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村企共建的"新农模式"和城村互联的"带农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爱忠  牟华清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核心-边缘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理论模式,为研究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阐述核心-边缘理论内涵与机理的基础上,从空间形态、产业规模、设施配套和经营管理等层面分析了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边缘特征,提出了单核极化型、双核互动型、多核交织型、轴线推进型四种城乡旅游一体化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多核多力互促机制、要素集成与配置机制、点轴生成与塑造机制等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