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3)
2023(11423)
2022(10109)
2021(9444)
2020(7859)
2019(18212)
2018(18190)
2017(35017)
2016(19355)
2015(21753)
2014(21456)
2013(21332)
2012(19537)
2011(17468)
2010(17066)
2009(15354)
2008(14720)
2007(12517)
2006(10901)
2005(9279)
作者
(56193)
(46703)
(46458)
(44056)
(29788)
(22484)
(20989)
(18302)
(17931)
(16574)
(16331)
(15854)
(14782)
(14760)
(14390)
(14387)
(13958)
(13929)
(13530)
(13396)
(11674)
(11438)
(11347)
(10657)
(10533)
(10331)
(10329)
(10154)
(9330)
(9191)
学科
(75975)
经济(75897)
管理(52796)
(50379)
(40870)
企业(40870)
方法(37099)
数学(32630)
数学方法(32295)
(21048)
(18791)
中国(18329)
(17484)
地方(17077)
业经(16646)
农业(13946)
(12826)
贸易(12820)
环境(12538)
(12383)
(12304)
理论(11906)
技术(11829)
(11331)
(11205)
财务(11144)
财务管理(11129)
企业财务(10554)
(10321)
(9553)
机构
大学(268629)
学院(267297)
管理(108511)
(103114)
经济(100929)
理学(95146)
理学院(94082)
管理学(92376)
管理学院(91936)
研究(90417)
中国(65579)
科学(60019)
(57754)
(48370)
(45856)
业大(44924)
(44234)
(42726)
研究所(42605)
中心(41067)
农业(38178)
财经(36570)
(35433)
北京(35250)
师范(35044)
(33393)
(33334)
(30895)
经济学(30033)
师范大学(28640)
基金
项目(195528)
科学(153447)
基金(142087)
研究(139176)
(125350)
国家(124380)
科学基金(106487)
社会(86273)
社会科(81729)
社会科学(81706)
(77132)
基金项目(76826)
自然(72030)
自然科(70274)
自然科学(70259)
自然科学基金(68993)
(64668)
教育(62801)
资助(58380)
编号(56365)
重点(44076)
成果(43891)
(42483)
(41464)
(40285)
课题(38267)
科研(38047)
创新(37643)
计划(36245)
大学(35682)
期刊
(107103)
经济(107103)
研究(74206)
中国(47555)
学报(46722)
科学(42635)
(42475)
管理(37672)
大学(34624)
学学(32847)
(30923)
农业(30308)
教育(26964)
技术(22705)
(18428)
金融(18428)
业经(18179)
财经(16619)
经济研究(16592)
(15952)
资源(14478)
图书(14400)
科技(14074)
问题(14001)
(13989)
理论(13521)
技术经济(12911)
(12646)
实践(12629)
(12629)
共检索到37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爱清  邱爱保  卞新民  杜国平  陈路扬  
食物波动与效率是食物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1993~2003年江西省平均食物生产全要素相对生产率为0.974,其规模效益基本上呈现常数规模效益与规模效益递增交替波动现象。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粮食产量、油料产量、肉类产量、糖料产量等与食物总量具有显著关联性,其灰色关联序为:粮食产量>油料产量>肉类产量>糖料产量>禽蛋产量>水果产量>牛奶产量,所以要保证食物总量安全,必须首先保障粮食、油料、肉类等的生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爱清  邱爱保  卞新民  
食物安全的基础是食物生产安全,食物生产安全有赖于食物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江西食物生产要素驱动因子分析表明,化肥用量、灌溉面积、机械动力和农村用电是食物生产正向强驱动因子,劳动力、种植面积是食物生产正向次强驱动因子,成灾面积是食物生产负向次强驱动因子。1978—2003年江西食物生产总量与食物生产要素保障度呈现高度正相关(γ=0.885),这表明江西食物生产总量受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资源因子锐减是导致2000-2003年江西食物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江西自然灾害因子分析表明,洪涝灾害面积、低温灾害面积、洪涝绝收面积和低温绝收面积是导致自然灾害的强驱动因子,干旱灾害面积、干旱绝收面积、风雹灾害面积和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谈东华  周波  朱述斌  
粮食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江西省1978年至2004年粮食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江西省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重要特征和一般规律,其中,粮食的播种面积、价格的波动、对外贸易、农业政策、自然气候等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琮  
按照党的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本文仅从吃的方面,按照小康水平,对江西食物结构的改善,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情  岳天祥  范泽孟  孙晓芳  辛晓平  
江西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对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西省1980-2005年的各类食物产量变化趋势,并结合食物营养转化式和不同生活水平的食物营养需求标准,对江西省食物营养供给总量和供需平衡进行时空格局分析,得出:①稻谷产量约占江西粮食总产量的95%,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而油料、大豆、薯类和甘蔗产量1998年以后均有下降趋势。②江西省的食物营养供给总量较为富余。2005年食物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产量分别达到80.76×1012kcal、222.67万t和137.68万t,按照小康的生活标准,分别可供养9794、7532和5588万人,均高于江西省2005年的实际人口。③江西省食物营养供给呈稳步增长趋势,1980-2005年食物脂肪供给增加了7.40倍,热量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0.84倍和1.30倍。④江西省食物供给结构不均衡——食物热量的供给能力最强,90%的县市供给盈余,蛋白质次之,食物脂肪的供给能力相对最弱,2000年以后仍有1/2以上县市供给不足。应优化食物种植结构,重视油脂类作物的种植,提高食物脂肪的供给能力。⑤江西省食物供给能力较强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鄱阳湖周边区域及赣江流域的部分县市。加强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护,对确保未来食物供给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范小仲  
根据江西省1978~2012年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江西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会带来显著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且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引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但其影响程度没有前者显著,基于此实证分析结果对江西省农业发展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纪龙  徐春春  陈中督  方福平  
[目的]粮食生产波动的本质是粮食生产发展变化规律问题,分析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有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方法对1978—2017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长期和短期波动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粮食总产波动对单产波动最敏感,对三大作物中的水稻波动最敏感。根据波动特征,粮食总产的短期波动可分为4个阶段。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面积、单产以及总产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成因有所差异。[结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需要警惕国内外粮食市场异常变动;粮食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粮食总产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防范粮食生产超常波动,首先要防范水稻生产超常波动;粮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联合课题组  叶柏青  
农产品价格是百价之基,其波动直接影响到市场价格稳定、牵动着城乡居民生活、关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西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表明,农产品价格受供给、需求、成本、流通、信息、政策、国际、自然和投机等因素的影响。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仇欢欢   郝志瑞  
[目的] 探析山西省粮食生产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粮食生产健康发展可持续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H-P滤波法测度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波动特征,对其时序进行周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1)山西粮食生产长期波动趋势整体呈现平滑上升态势,共分为3个曲线阶段:1978—1996年为缓慢平稳上升;1996—2009年属于波动向下平滑曲线;2009—2022年开始恢复平滑上升趋势,并且实现了十三年连增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34%。(2)粮食单产长期趋势与粮食总产呈现相似的“增加-波动-增加”曲线,但比总产更加平缓稳定,表现为逐年递增趋势;粮食播种面积的长期趋势线呈现明显的波动态势,整体呈现先快速下滑,后缓慢上升,然后再下滑的变化趋势。(3)基于变异率测算将山西粮食生产时序划分为7个波动周期:1978—1984、1984—1990、1990—1996、1996—2001、2001—2006、2006—2013、2013—2018,平均波动周期为6.71年,2018—2022由于波动幅度较小尚未形成波动周期。(4)山西粮食波动中波峰最大值为15.38%,波谷最大值绝对值为32.71%,最大波幅为48.09%,且均出现在1996—2001年的周期;最小波幅7.74%,出现在2013—2018年的周期;平均波幅为23.41%;波峰平均值为10.60%,波谷平均值绝对值为12.82%。粮食生产波动具有连续性特征,且波动幅度较大,幅度变化呈现显著的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5)2001年以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2001年以后,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农等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自然因素中,以年降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年降雨量的影响排序略有向后;平均气温等其他自然因子与粮食产量的关联程度相对稳定。[结论] 山西粮食生产长期变化趋势基本遵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循环趋势向前。尽管粮食生产短期内波动性较大,但在长期稳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未来山西粮食生产稳定趋势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高娜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1978年~2010年花生总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别运用绝对分析法与相对分析法对近33年以来辽宁省花生生产的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花生经历了7个完整波动周期,总体上呈现不稳定,属于短期波动,从波动类型上看为增长型波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春春  陆建飞  
[目的]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生产周期波动的强度,消除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法,对1949—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短期波动分为6个波动阶段,系统剖析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水稻面积、单产以及总产波动的影响。[结论]水稻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面临下行压力;水稻产量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绝对值,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现阶段面积与水稻生产波动的趋势契合度更高,科技创新亟需突破瓶颈;水稻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小春  翁贞林  朱红根  
自2003年以来,我国总体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日益明晰,农业扶持补贴政策日趋完善,构建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体系。基于江西省312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农业补贴扶持政策的认知特征及农业补贴扶持政策对种粮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长根  楚国忠  郭晶华  
1992年11月和1993年10月,在江西大岗山年珠实验林场分析了3只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和5只白鹇(Lophuranycthemerafokiensis)k嗉囔和胃内的食物组成。植物性食物共17科25种,包括果实、种子和叶片,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各4种),其次是禾本科(3种),植物性食物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白颈长尾雉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青冈的种子,竹根七的叶片及节肢动物;白鹇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樟树的种子,毛药红淡、山黄皮、软条七蔷薇、木的种子和果实,淡竹叶的种子以及黄脊竹蝗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