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2)
- 2023(10667)
- 2022(9163)
- 2021(8229)
- 2020(6969)
- 2019(16219)
- 2018(15898)
- 2017(30594)
- 2016(16771)
- 2015(19281)
- 2014(19680)
- 2013(19907)
- 2012(19347)
- 2011(17652)
- 2010(18023)
- 2009(16682)
- 2008(16832)
- 2007(15461)
- 2006(13523)
- 2005(12492)
- 学科
- 济(83640)
- 经济(83571)
- 业(43219)
- 管理(41660)
- 企(32824)
- 企业(32824)
- 方法(31375)
- 数学(26415)
- 地方(26328)
- 数学方法(26203)
- 中国(24570)
- 农(24454)
- 业经(19714)
- 农业(16577)
- 学(16355)
- 财(15606)
- 地方经济(14575)
- 贸(14457)
- 贸易(14447)
- 易(13854)
- 制(13590)
- 和(12931)
- 融(12694)
- 金融(12691)
- 银(12620)
- 银行(12589)
- 产业(12587)
- 发(12516)
- 环境(12376)
- 行(12194)
- 机构
- 学院(252187)
- 大学(249036)
- 济(105569)
- 经济(103286)
- 研究(92899)
- 管理(91373)
- 理学(77033)
- 理学院(75999)
- 管理学(74742)
- 管理学院(74234)
- 中国(69303)
- 科学(58244)
- 京(54999)
- 所(49305)
- 农(48591)
- 财(46746)
- 江(45084)
- 研究所(44599)
- 中心(42144)
- 业大(38898)
- 农业(38191)
- 财经(36187)
- 范(36155)
- 师范(35763)
- 北京(34602)
- 州(33133)
- 院(33030)
- 经(32475)
- 经济学(32129)
- 省(30779)
- 基金
- 项目(160933)
- 科学(124937)
- 研究(118948)
- 基金(112181)
- 家(97739)
- 国家(96831)
- 科学基金(81087)
- 社会(73913)
- 社会科(70018)
- 社会科学(69996)
- 省(66797)
- 基金项目(59584)
- 划(54809)
- 教育(53584)
- 自然(50523)
- 编号(49552)
- 自然科(49207)
- 自然科学(49190)
- 自然科学基金(48294)
- 资助(45672)
- 发(41834)
- 成果(40703)
- 重点(37174)
- 课题(35622)
- 部(34855)
- 发展(33782)
- 创(33449)
- 展(33215)
- 创新(31290)
- 科研(30188)
- 期刊
- 济(126946)
- 经济(126946)
- 研究(76453)
- 中国(55736)
- 农(45698)
- 学报(40604)
- 科学(37183)
- 财(35417)
- 管理(33330)
- 农业(30937)
- 教育(29883)
- 大学(29652)
- 学学(27786)
- 融(25016)
- 金融(25016)
- 技术(22921)
- 业经(22912)
- 经济研究(19610)
- 财经(17920)
- 问题(17373)
- 业(16907)
- 经(15578)
- 技术经济(13594)
- 商业(13141)
- 图书(12939)
- 贸(12938)
- 资源(12626)
- 版(12167)
- 科技(11932)
- 现代(11622)
共检索到394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平 郑克强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江西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利用并形成产业,对繁荣江西文化产业有着积极意义。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提出产业发展"东融西进"、技术与管理标准化、拓展国内外市场及加快区域一体化协调推进等对策建议。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彭鑫 王云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人个人存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承人个人存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应对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提出推广传承人个人数字存档、完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培养和建档业务的指导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个人存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明珠 杨剑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为研究案例,分析沙湾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了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保护和传承人保护,社区参与及多元化保护方式,旨在促进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芳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保护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当前,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注重新的保护理念,注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性保护以及动态开放性保护,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文化 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社军 吴必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载体,是一个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无形财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在阅读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和举证法,从生物遗传学视角出发,从历史沉淀和地理变迁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具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及性状表达差异。同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困惑的基础上,探讨通过旅游开发将无形遗产有形化、大众化,优化文化基因赖以生存的遗传基质的可行性,从而探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双赢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娟丽 董思言 郭磊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剪纸在产业化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长期缺乏规范,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程度较低。事实上,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现实基础,应该采取以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并联盟学校教育、社区多方参与;以校企合作为主、多方辅助合作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拓宽剪纸的目标市场、开发多样化产品;多渠道的网络传播、网络统一服务平台宣传与销售等模式以促进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重庆剪纸 产业化 发展困境 开发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慧 林宇
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山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体育申遗"导致的文化保护不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等级化、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失衡以及传承主体青黄不接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治保障、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扩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文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和大众,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受保护的深宅大院,必须发挥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功能,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相结合,积极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产业意识,以一种活态的文化产品形式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歌 文化产品 活态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德亮 曾菲菲 付业勤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新现象,可能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文章从产业集聚理论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进行探讨,追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根源。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产业集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也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具有消费特性、体验特性和丰富业态,但在产业化传承上还面临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产权模糊、人才匮乏等难点,必须加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的有机融合,培育和推广非遗产业品牌,提升非遗产业化传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非遗产业化传承资金支持,大力培养非遗产业化传承人才,不断开创非遗产业化传承新局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传承 路径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婷婷
2010年8月,重庆剪纸和其他地方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介绍重庆剪纸的概况,通过对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出了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关键词:
重庆剪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