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7)
- 2023(2604)
- 2022(2356)
- 2021(2200)
- 2020(1849)
- 2019(4509)
- 2018(4236)
- 2017(7353)
- 2016(4514)
- 2015(5124)
- 2014(5117)
- 2013(5209)
- 2012(5052)
- 2011(4375)
- 2010(4503)
- 2009(4170)
- 2008(4099)
- 2007(3433)
- 2006(3229)
- 2005(2744)
- 学科
- 济(19053)
- 经济(19044)
- 管理(10479)
- 业(9277)
- 地方(8953)
- 方法(7408)
- 企(7250)
- 企业(7250)
- 数学(6777)
- 数学方法(6606)
- 学(5408)
- 农(5206)
- 中国(4215)
- 地方经济(4179)
- 环境(3942)
- 农业(3794)
- 业经(3749)
- 财(3503)
- 生态(3101)
- 资源(3090)
- 和(3040)
- 划(2766)
- 制(2379)
- 技术(2318)
- 土地(2208)
- 发(2196)
- 城市(2094)
- 理论(2054)
- 务(2050)
- 财务(2044)
- 机构
- 学院(61375)
- 大学(60676)
- 研究(25798)
- 管理(22476)
- 科学(19307)
- 济(19129)
- 理学(18951)
- 理学院(18609)
- 经济(18520)
- 管理学(18094)
- 管理学院(17982)
- 江(17934)
- 中国(17809)
- 京(15440)
- 所(14159)
- 农(13910)
- 研究所(13200)
- 业大(12822)
- 州(12559)
- 省(11798)
- 中心(11572)
- 院(11114)
- 农业(10672)
- 范(9788)
- 师范(9665)
- 研究院(8800)
- 北京(8658)
- 财(8247)
- 技术(8131)
- 室(8040)
- 基金
- 项目(46656)
- 科学(35557)
- 基金(31371)
- 研究(30994)
- 家(29111)
- 国家(28889)
- 科学基金(23646)
- 省(21553)
- 社会(17708)
- 划(17408)
- 自然(17268)
- 基金项目(17090)
- 自然科(16750)
- 自然科学(16743)
- 社会科(16649)
- 社会科学(16638)
- 自然科学基金(16381)
- 教育(13620)
- 资助(13288)
- 编号(12042)
- 江(11860)
- 重点(11230)
- 发(10512)
- 科技(10487)
- 计划(10400)
- 课题(10167)
- 科研(9266)
- 成果(9186)
- 部(9092)
- 创(8830)
共检索到9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琳琳 邓海燕 张港隆 莫晓勇
【目的】对江西赣南地区桉树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确定桉树适宜生长环境,为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30块具有代表性的桉树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样地内桉树树高、胸径、林龄等林分因子和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下植被种类、土壤质地及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原始数据分类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调查因子对桉树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桉树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1)林下植被种类、林龄、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养分共6个因子与桉树优势树高生长拟合的数量化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30,F适用性检验达到了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宏东 李玲 杨代贵 唐万鹏
【目的】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泡桐生长与立地因子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在南方丘陵山地进行泡桐推广种植的前提,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泡桐大径材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115块泡桐人工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各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胸径与年龄的关系,应用导向曲线方法推导编制了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并以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所划分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1)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重要性排序为:坡向>石砾含量>海拔>土壤质地>坡度>土壤容重>坡位,坡向和石砾含量是影响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2)以坡向和石砾含量2个主导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最终将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的立地类型划分为12个类型。3)对数曲线方程D=2.696 1+22.528 7lg A是合适的导向拟合曲线,经χ2检验和落点检验证明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合格。4)应用所编制的立地指数表对南方丘陵山地泡桐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处于较高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9.13%、处于中等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38.26%、处于较差立地指数水平的样地占10.43%。【结论】南方丘陵山区泡桐人工林立地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阴坡低石砾含量、半阴半阳坡低石砾含量和半阴半阳坡较低石砾含量这3个立地类型生产潜力最高,最适宜作为培育泡桐大径材林的立地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沛健 卢万鸿 徐建民 林志锋 陈马兴 李孔生
[目的 ]对雷琼地区尾细桉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为雷琼地区尾细桉造林立地选择及生产潜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1~18年生的尾细桉人工林内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设置112块样地,调查样地内尾细桉的生长指标,记录立地因子,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尾细桉优势木高年均生长量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尾细桉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结果 ]海拔、坡度、土壤厚度、成土母岩、pH值、土壤质地、土壤密度7个立地因子与优势木高生长量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712,达极显著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沛健 卢万鸿 徐建民 林志锋 陈马兴 李孔生
[目的 ]对雷琼地区尾细桉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为雷琼地区尾细桉造林立地选择及生产潜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1~18年生的尾细桉人工林内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设置112块样地,调查样地内尾细桉的生长指标,记录立地因子,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尾细桉优势木高年均生长量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尾细桉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结果 ]海拔、坡度、土壤厚度、成土母岩、pH值、土壤质地、土壤密度7个立地因子与优势木高生长量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712,达极显著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健 梁坤南 周再知 黄桂华 李碧均 马华明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柚木人工林立地类型,为西双版纳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柚木人工林立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26年生的柚木人工林,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设置51块样地,测定样地内柚木生长指标,记录地形因子,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土壤主要化学因子,以主成分分析划分土壤养分等级。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立地因子与样地林木生长量的关系。【结果】土壤养分等级、土壤质地、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密度和海拔等立地因子与优势木高生长拟合的数量化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65,达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密度、土壤质地、坡度以及8个土壤养分因子(PH值、交换酸含量、全K含量、全P含量、有效P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佐 曹雅宁 李任敏 李永生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铭捷 陈敏 刘萍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军 罗桂生 贾茜 吴丹妮 贾忠奎
【目的】对河北省平泉市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将立地质量分级,以期筛选出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的林地。【方法】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2块固定样地数据和42株解析木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筛选主导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根据立地指数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选取林龄、密度一致,立地质量不同的9块样地,伐取优势木,分析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结果】由平泉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分布图可知,中土层油松人工林最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5.5%,薄土层次之,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7.9%,厚土层最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6%;阴坡油松人工林分布较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76.6%,阳坡分布较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3.4%。由立地指数分布图知,立地指数为9、10的地块占地面积14 277.665 hm~2,占总面积的28.1%;立地指数为6、7、8的地块占地面积33 648.51 hm~2,占总面积的66.1%;立地指数为4、5的地块占地面积2 973.63 hm~2,仅占总面积的5.8%。【结论】河北平泉地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黄土梁子镇和柳溪满族乡为最佳地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赣民
江西省赣州地区计划生育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于9月3日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这所学校的招生对象是长期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在职计划生育专业人员,目前设置了计划生育管理专业,首届57名学生,是由各县(市)计生委和地属厂矿企事业单位选送、并参加全省成人中专统一考试合格后择优录取的。学校除担负正规中专培训的任务外,还要担负全区县(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金 朱开宪 艾刚新 陈京元 刘忠华
兼融前人经验 ,依据生态学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建立立地类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将有关的理论和经验转换成数据 ,进行层次排序 ,全方位分析立地条件如何作用于生态因子 ,从而影响林木生长。据此 ,建立立地层次结构系统发生学的分类体系 ,进行森林立地划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丽丽 郭晶华
1.采用样地法和点四分法在江西大岗山年珠、上村林场进行植被调查。主要植被类型有:栲楠常绿林、针阔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山顶草地。该地区主要经营大面积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林,原地带性植被只剩下林相残破、零星分布的常绿阔叶林。2.提出自然度(植被与顶极群落的距离,分Ⅴ级)与经营集约度(人工经营程度,共5等)对两林场进行了划分与双重评价。占人工林总面积32.26%的人工林经营良好,26.99%经营中下;天然林占35.99%,都处于低集约度(=2)水平。
关键词:
江西大岗山,植被类型,自然度,经营集约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金坤 苏杨 林庆余 何三中 李立明
巴西桉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概况巴西自然资源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是一个多林国家,有森林面积4.259亿hm2,森林覆被率52%,森林蓄积量584.45亿m3,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1.2%。森林资源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巴西北部高原大部分属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珮璇 何春 吴秦展 陈虎 陈利军 祝玲月 刘森 杨章旗 唐健 吴立潮
【目的】桉树是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因其速生的优点在巴西、印度等地被大面积人工种植。根据前人对其他用材林的研究表明林木的生长不仅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立地因子的影响同样也是十分显著的。然而,目前对桉树人工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性质的研究,鲜有学者探讨立地因子对其的影响。立地因子如何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质量及其材积量尚不明确。本文旨在了解立地因子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材积量的影响。【方法】在中国桉树主产区广西的3个主要桉树种植区设置108个样地,以降水量、海拔、坡向、坡度4个立地因子为变量,测定30个土壤理化生指标用以评价土壤质量(SQI),最后结合冗余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立地因子、SQI及材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最优的立地条件及立地因子影响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材积量的机制。【结果】海拔和坡度是影响土壤特性的主要立地因子。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大SQI与材积显著降低。而降水量只表现出与SQI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南坡向的SQI和材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坡向。海拔和坡度主要是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的饱和持水量,化学性质的全磷和生物特性的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显著负向影响从而对SQI和材积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结论】低海拔,低坡度,南坡向的立地因子条件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程 欧阳林男 陈少雄 张维耀 陈沫 何沙娥 刘学锋
[目的]探讨尾巨桉栽培区立地因子筛选及立地类型划分,为该地区尾巨桉人工林立地选择特别是大径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栽培区7.5年生尾巨桉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设置40块样地,收集生长数据(树高、胸径、优势高)、气候因子(年日照时数)和地形因子(坡向、坡度、坡位和海拔)数据,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数量化理论Ⅰ研究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运用聚类分析,对样地进行生产力等级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以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养分等级、土壤质地、土壤密度和年日照时数8个立地因子与尾巨桉优势高建立数量化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56,达极显著水平(P<0.01);数量化模型中,海拔、土壤质地、坡向和年日照时数均与尾巨桉优势高极显著相关(P<0.05),年日照时数表现为高产组最长,低产组最短,土壤粘粒含量表现为高产组高于中、低产组,海拔表现为高产组显著低于中、低产组,土壤有机质、全P、有效Mg和有效Cu含量均表现为高产组显著高于中、低产组,土壤有效Mn含量表现为高产组显著高于低产组。[结论]影响尾巨桉栽培区人工林生产力的主导立地因子为年日照时数、海拔和土壤质地,尾巨桉在年日照时数较长、海拔较低以及土壤粘粒、有机质、全P、有效Cu、有效Mg和有效Mn含量较高的立地环境中生长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