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1)
2023(12919)
2022(11313)
2021(10611)
2020(8849)
2019(20487)
2018(20379)
2017(39361)
2016(21592)
2015(24477)
2014(24823)
2013(24847)
2012(23131)
2011(20608)
2010(20913)
2009(19253)
2008(18758)
2007(16317)
2006(14676)
2005(13156)
作者
(62383)
(51700)
(51323)
(49234)
(33305)
(24746)
(23342)
(20250)
(19838)
(18818)
(17769)
(17539)
(16564)
(16527)
(16141)
(15881)
(15400)
(15010)
(14894)
(14784)
(12971)
(12782)
(12430)
(12051)
(11726)
(11646)
(11481)
(11324)
(10577)
(10080)
学科
(104342)
经济(104239)
管理(66264)
(59693)
(49008)
企业(49008)
方法(40820)
数学(35501)
数学方法(35120)
(35025)
地方(26150)
中国(25437)
(24974)
(21611)
业经(20550)
(18239)
(17000)
农业(16964)
财务(16933)
财务管理(16874)
企业财务(16009)
环境(15168)
地方经济(15013)
(14822)
理论(14530)
(14207)
贸易(14200)
财政(13915)
(13645)
(13523)
机构
大学(310003)
学院(308757)
(131617)
经济(128872)
管理(122352)
研究(106231)
理学(105212)
理学院(104071)
管理学(102404)
管理学院(101866)
中国(79370)
(66451)
(66145)
科学(64686)
(54191)
(50154)
财经(49195)
研究所(48616)
中心(47070)
(45729)
(44399)
业大(43221)
北京(41964)
(40453)
师范(40133)
经济学(40013)
(38227)
(37078)
财经大学(36141)
经济学院(35732)
基金
项目(204403)
科学(160105)
研究(151457)
基金(147712)
(127186)
国家(126113)
科学基金(108434)
社会(95700)
社会科(90612)
社会科学(90583)
(79988)
基金项目(78649)
自然(69562)
教育(68353)
自然科(67835)
自然科学(67822)
自然科学基金(66553)
(65902)
编号(61885)
资助(61590)
成果(50980)
重点(45374)
(45129)
(43798)
课题(42462)
(41443)
教育部(38924)
科研(38779)
国家社会(38743)
创新(38690)
期刊
(154470)
经济(154470)
研究(99574)
中国(58348)
(54156)
管理(45839)
学报(45623)
科学(42308)
(41219)
大学(34600)
学学(32616)
教育(31022)
农业(28311)
(27075)
金融(27075)
技术(26568)
财经(25060)
经济研究(24844)
业经(22789)
(21426)
问题(19843)
技术经济(16650)
理论(15743)
图书(15552)
现代(14303)
实践(14016)
(14016)
(13640)
资源(13491)
(13476)
共检索到47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建农  李光东  
财政收入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方面反映财政在国民经济中掌握支配权的大小,即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反映财政在经济总量中提取的比例是否得当,即企业和个人的税赋水平是否得当。一般而言,伴随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发达国家一般在40—50%之间,发展中国家在25—30%之间。目前,江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0%,尽管统计口径与国外不尽相同,但财政集中程度偏低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是实现江西在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全面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成相,李晓超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下降,还是上升的判断,目前在社会各界仍有较大的分歧。那么,到底是下降还是上升呢?我们试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一、需要说明的几个基本概念社会各界之所以对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判断,有较大的分歧,重要原因就在于对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作一阐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梁朋  黄然  
一、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理论依据和因素 中央财政收入比率高低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是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收入掌握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的划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又是由公共产品具有的层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阮应国  
(一)近十年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基本上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0.9%,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商品流通逐年扩大,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可是国家的财政情况却十分拮据,入不敷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1977年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为31.9%,到1989年下降为21.2%,下降10.7个百分点。而国营企业留利的比重在这一期间不断上升。1977年,国营工业企业留利仅占实现利润总额的12.3%,到1989年留利已占实现利润总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洪  邱江涛  李方旺  
我国的财政收入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双重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一般指由国家集中并且直接支配的国家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企业收入、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以及国营企业亏损补贴(负收入)。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是指的减去外债收入之后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浩然  
通过对财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进行区分,并使用国民核算口径和经济学口径分别定义;选取国民核算口径,对同时期和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同时期还是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和低投资回报率使得总财产性收入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财产要素在部门间分配过程中,我国住户部门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部门挤占:1997-2007年主要被非金融部门利润挤占,2007-2015年被政府部门收入挤占。实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提升,需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调整财产要素在部门间的分配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国藩  邹伟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西省财政厅课题组  
财政收入是政府集中起来的公共货币资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是政府正常履行其职能、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根本。但财政收入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其增长也不是越快越好,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的增长必须要与经济的增长保持同步。财政收入增长如果大大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影响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进而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津  陈永民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宇光  阎彬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当前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和目前财政收入的实际规模,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初步分析。一、基本出发点和重要思路研究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的实质在于分析一国财政规模是否适度。经验及理论分析均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是决定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发展水平是前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杰  
本届新政府把财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列为政府工作的“五项大事”之一,这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之举。但对于下一步财政体制的改革怎么走,各方人士看法并不一致。主流的意见是,当前财政面临很大困难,振兴财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尤其迫切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光丰  王凤鸣  
对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状况进行国际比较和判断,应注意中外统计口径和制度上的差异;解决“两个比重”偏低问题应抓住规范政府收入、划清事权、节省行政开支三个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凯  彭阳坤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由此可得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2.6%,同比增长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