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3)
- 2023(13543)
- 2022(11814)
- 2021(10832)
- 2020(9088)
- 2019(20948)
- 2018(20846)
- 2017(40139)
- 2016(21831)
- 2015(24688)
- 2014(24722)
- 2013(24460)
- 2012(22351)
- 2011(20181)
- 2010(19950)
- 2009(18568)
- 2008(18031)
- 2007(15604)
- 2006(13790)
- 2005(12305)
- 学科
- 济(87131)
- 经济(87007)
- 管理(67850)
- 业(62721)
- 企(51634)
- 企业(51634)
- 方法(39153)
- 数学(33909)
- 数学方法(33564)
- 农(25181)
- 财(23714)
- 中国(21710)
- 业经(20609)
- 制(19480)
- 地方(19124)
- 学(18299)
- 农业(16389)
- 贸(15573)
- 贸易(15565)
- 易(14934)
- 环境(14836)
- 务(14355)
- 财务(14286)
- 财务管理(14257)
- 和(14042)
- 理论(13762)
- 体(13654)
- 技术(13548)
- 企业财务(13461)
- 银(13216)
- 机构
- 大学(311227)
- 学院(310774)
- 管理(125403)
- 济(124096)
- 经济(121486)
- 理学(108984)
- 理学院(107803)
- 管理学(106098)
- 管理学院(105545)
- 研究(102965)
- 中国(76762)
- 京(66551)
- 科学(63644)
- 财(58193)
- 所(51255)
- 农(50831)
- 江(49690)
- 业大(47319)
- 研究所(46663)
- 中心(46325)
- 财经(46291)
- 经(41919)
- 北京(40981)
- 范(40242)
- 师范(39870)
- 农业(39813)
- 院(37536)
- 州(36699)
- 经济学(36639)
- 财经大学(34431)
- 基金
- 项目(215589)
- 科学(170024)
- 研究(158885)
- 基金(156618)
- 家(135957)
- 国家(134831)
- 科学基金(116289)
- 社会(100425)
- 社会科(95131)
- 社会科学(95109)
- 省(84967)
- 基金项目(83585)
- 自然(75571)
- 自然科(73719)
- 自然科学(73706)
- 自然科学基金(72347)
- 教育(71848)
- 划(70262)
- 编号(65255)
- 资助(63889)
- 成果(52024)
- 重点(47814)
- 部(47635)
- 发(45581)
- 创(44985)
- 课题(44421)
- 制(42385)
- 创新(42048)
- 国家社会(40936)
- 科研(40896)
- 期刊
- 济(139783)
- 经济(139783)
- 研究(93188)
- 中国(59593)
- 学报(47992)
- 管理(46145)
- 农(46061)
- 科学(44394)
- 财(43672)
- 大学(36586)
- 学学(34456)
- 教育(32822)
- 农业(32135)
- 技术(26353)
- 融(25629)
- 金融(25629)
- 业经(24689)
- 经济研究(22739)
- 财经(22135)
- 经(18744)
- 问题(17568)
- 业(16437)
- 理论(15848)
- 图书(15484)
- 商业(15477)
- 科技(15087)
- 技术经济(14803)
- 实践(14564)
- 践(14564)
- 现代(14384)
共检索到45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翁贞林 熊小刚 王雅鹏
对江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建立粮食流通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发挥粮食消费对粮食生产的引导作用、构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流通 粮食消费 协调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长盛 朱传民
本文运用ESDA空间相关分析理论,结合GIS技术,探讨了1980-2009年江西省县域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西省粮食生产向产粮大县、湖区和平原区集中分布;近30a粮食生产重心一直在丰城市境内,略微向东北偏移2.09km;县域单元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空间聚集分布显著;1980、1990、2000和2009年位于HH和LL象限的县域分别占总单元数的49.45%、59.34%、58.24%和71.43%,局部集聚格局显著,集聚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局部空间集聚显著高产区(HH)以鄱阳湖平原南部地区为中心,包括南昌县、进贤县、高安市、樟树市、丰城市、新干县、余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婷婷
江西是全国13个产粮大省之一,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以约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3.6%的粮食。了解江西粮食生产情况,可以对判断2013年全国粮食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提供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于近期在江西省范围内开展粮食生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2.37%的农户认为近几年种粮收入增加,92.23%的农户2013年会保持或增加种粮面积,75.00%的农户认为2013年粮食亩产会增加或不变。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激励效应递减是当前制约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三大因素。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市场供需 种粮积极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淑莲
从1978-2002年江西省粮食生产情况看,江西粮食生产有明显周期性,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粮食生产条件、粮食市场发展和政府支农措施等密切相关,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熨平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才能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粮食 生产周期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昱 亢霞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 日本 经营所得安定 流通 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世一 李干琼
在协调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粮食生产的协调性得分,对全国和省域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协调性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协调性理论在粮食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为评价粮食生产协调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了协调性理论的应用范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在2011—2021年间呈稳步提升趋势,但提升幅度低于预期;从全国范围来看,粮食生产协调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聚集特征;根据灰色预测结果,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将延续稳步提升的趋势,2031年粮食生产有望进入非常协调的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受限于粮食生产的固有模式、政策效果不明显以及部分地区政策传达不畅等因素,导致协调性发展不如预期。生产效率是粮食生产协调性的主要压力来源,资源禀赋是调控的主要对象,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产效率 资源禀赋 区域性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世一 李干琼
在协调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粮食生产的协调性得分,对全国和省域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协调性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协调性理论在粮食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为评价粮食生产协调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了协调性理论的应用范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在2011—2021年间呈稳步提升趋势,但提升幅度低于预期;从全国范围来看,粮食生产协调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聚集特征;根据灰色预测结果,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将延续稳步提升的趋势,2031年粮食生产有望进入非常协调的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受限于粮食生产的固有模式、政策效果不明显以及部分地区政策传达不畅等因素,导致协调性发展不如预期。生产效率是粮食生产协调性的主要压力来源,资源禀赋是调控的主要对象,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产效率 资源禀赋 区域性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丽平 李邦熹 王雅鹏 何可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粮食生产水土资源,促进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对我国1998—2013年城镇化和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函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我国以及各功能区城镇化和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论表明:1从时序上来看,我国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耦合协调值一直维持在0.41~0.46之间,耦合协调状况不是很理想,各功能区都面临着"濒临失调";2从空间上来看,我国各功能区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省际差异。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生产 水土资源 耦合协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波 万洁 朱述斌 余冬辉 谈东华
通过对2005年江西省种粮大户种粮效益非价格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种粮大户种粮效益与粮食经营规模、机收面积和家庭人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种粮农户的文化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性不强。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农村农业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投入中劳动力的替代效应逐渐下降;同时,这也是当前政府在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与引导的结果,说明当前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政策是有效的。即推动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和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和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有利于种粮大户种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物化水平,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在不同文化水平的粮农中推广应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朱鹤健
运用粮畜生产协调度(CDGPAH)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序变化分析表明,1991-2005年来福建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相悖趋势日益严重,两者之间的协调状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1999年,CDGPAH值由-0.66下降到-0.81,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处于冲突的发展模式阶段;第二阶段为1999-2005年,CDGPAH值由-0.81下降到-0.96,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处于相悖的发展模式阶段。粮畜生产协调度状况的空间变化分析表明,闽东南属于粮畜生产的相悖区,而闽西北则属于粮畜生产的基本协调区;但...
关键词:
粮食 畜牧业 协调 协调度 福建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长明 陈学云
[目的]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通过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索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特征与实现对策,进而促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促进“四化”同步、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方法]通过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研究了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互动效应和协调状况。[结果]从总体效应来看,安徽省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呈现良好的协调关系,地市间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具体效应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效力更优,但是皖中地区粮食生产现代化促进效力显著。[结论]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安徽省需要健全协调发展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注重地区发展差异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