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4)
2023(3408)
2022(2981)
2021(2692)
2020(2344)
2019(5630)
2018(5541)
2017(10266)
2016(5799)
2015(6636)
2014(6354)
2013(6566)
2012(6341)
2011(5604)
2010(5496)
2009(5155)
2008(5096)
2007(4423)
2006(3931)
2005(3470)
作者
(17312)
(14455)
(14170)
(13844)
(9850)
(7115)
(6572)
(5911)
(5528)
(5458)
(5457)
(4938)
(4785)
(4597)
(4594)
(4558)
(4532)
(4412)
(4276)
(4090)
(3731)
(3653)
(3622)
(3519)
(3467)
(3328)
(3227)
(3159)
(2984)
(2951)
学科
(26417)
经济(26401)
(13549)
管理(13302)
地方(13279)
方法(9513)
(9394)
(9122)
企业(9122)
数学(8558)
数学方法(8481)
农业(6767)
(5967)
地方经济(5822)
业经(5394)
中国(5161)
环境(5151)
(5064)
资源(3719)
(3496)
土地(3245)
(3120)
生态(3119)
财务(3117)
财务管理(3113)
(3076)
(3056)
贸易(3055)
农业经济(2989)
企业财务(2964)
机构
学院(78238)
大学(76178)
研究(29197)
管理(28963)
(28747)
经济(28051)
理学(24927)
理学院(24505)
管理学(23848)
管理学院(23701)
中国(21319)
科学(20323)
(18770)
(17290)
(17280)
(15136)
中心(14638)
业大(14518)
(14152)
(13988)
研究所(13931)
农业(13442)
(12608)
(12545)
师范(12467)
(11007)
师范大学(10074)
北京(9899)
财经(9749)
农业大学(8993)
基金
项目(57455)
科学(45099)
研究(40573)
基金(40254)
(35233)
国家(34918)
科学基金(30044)
(26854)
社会(25180)
社会科(23575)
社会科学(23566)
基金项目(22095)
自然(20871)
(20399)
自然科(20250)
自然科学(20244)
自然科学基金(19824)
教育(17855)
资助(16259)
编号(16144)
(13563)
重点(13395)
课题(12502)
成果(12229)
(12110)
(11930)
计划(11360)
(11219)
科研(11069)
发展(10601)
期刊
(36242)
经济(36242)
研究(21491)
中国(18704)
(15165)
学报(13810)
科学(12703)
农业(10606)
大学(9889)
管理(9525)
(9520)
学学(9436)
资源(8427)
教育(7778)
业经(6974)
(6961)
金融(6961)
技术(6585)
(5927)
(4795)
问题(4683)
(4461)
经济研究(4355)
(4295)
统计(4279)
财经(4219)
科技(4014)
林业(3820)
(3816)
技术经济(3680)
共检索到12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夏飞  朱文泉  马国霞  张东海  郑周涛  
稀土矿的无序开采既造成了稀土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论文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利用江西省赣州市的稀土矿调查点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分别测算了基准参考区(未受稀土开采干扰的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与稀土矿开采所导致的植被破坏区内的土壤侵蚀量,通过对二者的横向对比估算由稀土开采所导致的土壤侵蚀量,并进一步对稀土开采所导致的水土保持实物量及价值量损失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1)赣州市稀土开采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相较于基准参考区较低的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2 345.9 t/(km~2·a)],矿区及其周边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到了8 487.5...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海鹰  罗明  
什么是特殊宗地?通常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划拨土地补办出让、规划条件调整、行政处罚和法院裁决案件中,涉及需由用地单位补交土地出让金的宗地,我们称之为特殊宗地。因补交土地出让金金额的多少,涉及用地单位和政府的利益,特殊宗地成为政府关心、国土部门担心、社会关注的焦点,纪检部门认为是事故多发的关键环节和反腐败的重点领域。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黎明,王缉慈  
城市主要职能,是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一个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怎样体现地方特色?这就需要根据城市的主要职能,合理拟定城市性质及发展方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清海  王军  
江西赣州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以"稀土王国"之称而闻名全球,其稀土资源的出口推动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江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赣州稀土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稀土出口贸易良好快速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国际舞台上享有更高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清海  王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满四  
当前,我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利用外资工作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如江西省赣州市尽管"十一五"时期引进外资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结构欠优,外资项目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外商投资领域集中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在外商投资较为集中的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集中度低;外资产业与全市总体产业和六大主导产业匹配度尚不十分协调,无法满足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不能充分促进本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核心产业群。文章认为,可通过改变重量轻质的引资战略、引进竞争诱导技术、优化外资来源结构、发展本地配套产业、创造吸收外商投资的新优势、完善引进外资机制等加以改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英亮  张新兵  卜显忠  
赣州作为闽粤经济梯度转移的承接带,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把握这一机遇的必要条件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以制定出高效能、大手笔、强力推进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体系,是赣州的第一要务。本文分析了当前赣州市一些人力资源开发思路的弊端,并给出了赣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承斌  
金融精准扶贫完善了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村级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参与的工作机制,融合了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合力,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扶持体系,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和结果运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和体系的逐步健全,江西省赣州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金融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战略地位,共享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深化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创建工作,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场化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邬家峰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群内建构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村户代表制的主体结构场域,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和博弈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结构赋能”。而乡镇干部代表国家力量的入场,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国家权力依靠,形成了国家与村民对乡村治理行为的“双重注视”,实现网络技术的“权力赋能”。网络技术的结构性赋能,形塑着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推动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闵惜琳  陈原  
科技要素投入对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在基于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赣州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市科技人力资源及R&D投入相互作用的分析,对非线性回归模型所体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当前经济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科技要素投入配置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子敬  尹国胜  
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我国钨、稀土等有色金属矿业经济区和果业优势产区。上世纪80年代末原地质矿产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赣州市开展定点扶贫。20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发挥行业优势给予赣州市大力支持,先后实施了1000余个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赣州市矿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其中,开展的航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和农业地质调查,为加快赣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华林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抓手。本人通过对江西赣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赣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邬家峰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群内建构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村户代表制的主体结构场域,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和博弈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结构赋能”。而乡镇干部代表国家力量的入场,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国家权力依靠,形成了国家与村民对乡村治理行为的“双重注视”,实现网络技术的“权力赋能”。网络技术的结构性赋能,形塑着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推动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董俊  
自2007年以来,在肉禽蛋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下,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且呈高位运行态势。与此同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大幅上扬。新一轮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有哪些影响?农民能否从价格上涨中真正获益?这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以及农民密切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2001~2007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民可持续增收的相关因素和面临的障碍,最后探讨了解决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