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3)
- 2023(11768)
- 2022(10271)
- 2021(8987)
- 2020(7877)
- 2019(18198)
- 2018(17838)
- 2017(34862)
- 2016(19083)
- 2015(21830)
- 2014(21867)
- 2013(22188)
- 2012(21347)
- 2011(19522)
- 2010(19812)
- 2009(18762)
- 2008(18404)
- 2007(17017)
- 2006(15224)
- 2005(13776)
- 学科
- 济(106844)
- 经济(106756)
- 管理(52389)
- 业(50836)
- 方法(44515)
- 数学(39716)
- 数学方法(39456)
- 企(39421)
- 企业(39421)
- 地方(25721)
- 农(24931)
- 中国(23269)
- 财(22295)
- 学(21471)
- 业经(19367)
- 农业(17366)
- 贸(16013)
- 制(16008)
- 贸易(16008)
- 易(15384)
- 地方经济(15261)
- 环境(13985)
- 和(13860)
- 融(13737)
- 金融(13734)
- 务(13127)
- 财务(13104)
- 财务管理(13067)
- 理论(12834)
- 银(12713)
- 机构
- 大学(296065)
- 学院(292960)
- 济(132367)
- 经济(129845)
- 管理(108013)
- 研究(103223)
- 理学(92364)
- 理学院(91248)
- 管理学(89871)
- 管理学院(89290)
- 中国(76778)
- 科学(62259)
- 京(61246)
- 财(59980)
- 所(53662)
- 农(51282)
- 江(49177)
- 研究所(48509)
- 财经(47843)
- 中心(46843)
- 经(43281)
- 经济学(42960)
- 业大(42913)
- 农业(40206)
- 范(39618)
- 师范(39235)
- 经济学院(38695)
- 北京(37837)
- 州(36092)
- 院(35759)
- 基金
- 项目(187552)
- 科学(147501)
- 基金(136887)
- 研究(135789)
- 家(118920)
- 国家(117935)
- 科学基金(100462)
- 社会(88733)
- 社会科(84200)
- 社会科学(84172)
- 省(74761)
- 基金项目(72139)
- 自然(63390)
- 教育(62454)
- 自然科(61874)
- 自然科学(61854)
- 划(61227)
- 自然科学基金(60804)
- 资助(56952)
- 编号(53619)
- 成果(44745)
- 重点(42833)
- 部(42695)
- 发(41800)
- 创(37840)
- 课题(37672)
- 国家社会(37064)
- 教育部(36661)
- 科研(35936)
- 人文(35614)
共检索到447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京淑 程伟军
本文运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江西省经济增长以及各要素投入的数据,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并结合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拆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试图通过相应的计量经济分析,探寻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华 桂婷
文章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以1991~200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自变量,建立了江西省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了不同要素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测算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进球 胡小强
近年来,江西11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得到较快增长,政府希望借此机遇大力发展各市经济,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使用"十一五"期间11市的GDP、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以及各市GDP所占省内份额等指标来研究市域经济贡献度,通过实证分析将11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最后,规范地分析了各市域贡献度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优化11市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市域经济 增长差异 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洪平 黄建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任务。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1990-2000年、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高于同期高等教育的贡献率,说明虽然自2000年以后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使得江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但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于高等教育。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江西省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凯
根据因子分析原理,本文建立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明 王金明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1-2009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过分析后得出高等职业教育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明显,能够积极推动经济增长等结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 经济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代进荣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江西省碳排放的问题。首先分析江西省能源消耗情况,计算江西省碳排放量,并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描述江西省碳排放的现状,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江西省的碳排放量在一个长期的阶段保持一个高位,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单向的因果关系;江西省低碳经济的实现不能简单地减少能源消耗,能耗的减少会损害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提出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源源 范小军
江西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日渐提高,但是否可定位为支柱产业,需要客观地评价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以支柱产业的经济贡献标准为出发点,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求收入弹性、就业容量、行业关联度四个指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评价体系,并对江西省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目前江西省旅游产业宜定位为"准支柱产业"来培育。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经济贡献 弹性 关联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刚 陈东有
农民工进城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测算发现,1993-2006年期间农民工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20.9%。与农民工的贡献相比,农民工的成果分享却是不公平的。如果工业化之初农民工作出必要的牺牲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他们就理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民工将在江西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在促使农民工定居城市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有条件、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海成 刘丽霞
本文针对金融业中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采用直接贡献分析和间接贡献分析两个层次,以重庆市为个案,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从直接贡献分析看,保险要素市场的发展还是滞后的;从间接贡献分析看,银行存、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而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是抑制的。最后就如何让保险要素市场稳健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要素市场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延智 黄顺春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基于Stockhammer-Ederer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江西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投资产生负效应,但对居民消费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对总产出及经济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内需拉动效应呈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应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丹宇
在采用国际经济学界最为成熟的丹尼在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进行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浙江经济增长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海清 蔡桂芳
失业和就业是现阶段城镇经济社会生活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随着江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城镇职工下岗的现状据统计,1996年江西省下岗职工为31.6万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