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0)
2023(6131)
2022(5276)
2021(4735)
2020(3946)
2019(9448)
2018(9516)
2017(18244)
2016(10224)
2015(11584)
2014(11444)
2013(11316)
2012(10350)
2011(9255)
2010(9437)
2009(8181)
2008(7757)
2007(6807)
2006(5930)
2005(4989)
作者
(28941)
(24373)
(24151)
(22924)
(15563)
(11742)
(10800)
(9514)
(9370)
(8741)
(8695)
(8285)
(7734)
(7695)
(7514)
(7471)
(7345)
(7242)
(7089)
(6973)
(6122)
(6046)
(6035)
(5718)
(5530)
(5477)
(5337)
(5326)
(4906)
(4897)
学科
(44232)
经济(44206)
管理(27495)
(23162)
方法(20835)
数学(19182)
数学方法(18701)
(17928)
企业(17928)
地方(13790)
(12742)
环境(12663)
(10168)
中国(9820)
业经(8617)
农业(8594)
(7541)
理论(7117)
资源(6947)
(6934)
(6882)
地方经济(6588)
(6025)
贸易(6020)
(5776)
技术(5602)
生态(5542)
(5529)
(5180)
教学(5166)
机构
学院(138288)
大学(133184)
管理(54316)
(52381)
经济(51209)
理学(47327)
理学院(46742)
管理学(45472)
研究(45330)
管理学院(45250)
中国(32669)
科学(31274)
(27736)
(25928)
(25671)
业大(23679)
(23046)
中心(21853)
研究所(21423)
(21303)
农业(20066)
(19094)
师范(18875)
(17715)
(17658)
财经(16979)
技术(16695)
(16605)
北京(16038)
经济管理(15326)
基金
项目(100659)
科学(79691)
研究(71898)
基金(71025)
(62303)
国家(61834)
科学基金(53831)
(45884)
社会(43878)
社会科(41612)
社会科学(41599)
基金项目(38190)
自然(36804)
自然科(35918)
自然科学(35911)
(35627)
自然科学基金(35173)
教育(33811)
编号(29739)
资助(29141)
重点(23431)
(22828)
成果(22150)
课题(21695)
(21250)
(20677)
创新(19897)
计划(19862)
科研(19249)
(18740)
期刊
(56074)
经济(56074)
研究(33632)
中国(28594)
(22730)
学报(21481)
科学(20622)
管理(18993)
教育(16648)
大学(15856)
农业(15846)
(15113)
学学(15082)
技术(14899)
业经(10724)
资源(10325)
(9822)
金融(9822)
(9203)
统计(9185)
(8567)
经济研究(7932)
决策(7779)
技术经济(7119)
科技(7115)
财经(6989)
问题(6881)
(6450)
职业(6356)
商业(6029)
共检索到196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萍  吴克宁  李爱新  
研究目的:研究区域碳通量时空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指导区域减排增汇。研究方法:分别从人口碳源、水泥生产碳源、化石燃料消费碳源、森林植被碳汇、农作物碳汇、土壤碳汇6大引致碳库变化的通量测算区域净碳排总量,梳理时间尺度变化趋势,探索空间尺度分异规律,定量化建立碳通量影响因子回归模型,讨论测算误差并研究展望。研究结果:(1)江西省2008年碳排总量54.88 TgC,1996—2008年碳排总量年均增幅7.19%,但单位GDP碳排量却以年均5.93%的降幅逐年递减;(2)人口、水泥生产、化石能源消费、森林植被成为影响区域碳库变化的主要因子,累计因子贡献率达到99.93%;(3)在95%的置信区间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敏  廖为明  王立国  邓荣根  
根据KAYA公式,文章建立了三个低碳经济模型。以江西为例运用模型量化研究江西各市的碳排放量,通过对三个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人均CO2排放量较大,CO2排放与工业发展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在模型三计算中,森林植被对CO2减排有巨大作用;通过对全省各市的CO2排放对比分析,发现江西各设区市低碳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时还发现,由于森林等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功能,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CO2零排放的低碳发展的可能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海生  王晓明  张学玲  金志农  
探讨了区域生态化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生态化指数计算等构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生态化评价模型。选取2000~2010年江西省及其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江西省生态化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江西省生态化指数由0.1077上升到0.2861,总体逐年上升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生态化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总体上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较好,吉安市、宜春市、鹰潭市相对落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伊  张蓉  尹海钊  
本文基于PSR框架模型型,结合当前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结现状,从压力从、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构建了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并采用协调度函数测度发展协调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水平提升有限;提升过程中压力—状态—响应三大系统间的协调度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存在不均衡、不和谐的情况。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丽琴  梅志强  
介绍了江西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碳排放现状,以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对江西省物流业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小斌  刘琼  邓群钊  
宏观经济模型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设计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经济理论、系统科学、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江西省宏观经济模型,将系统动力学与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相结合,借助于VENSIM、EVIEWS、SPSS软件的丰富功能建立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使建模过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模型的结构模型比较完整,以简单清晰的树型结构描述了复杂的江西省宏观经济系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士专  杜丽慧  
本文基于PSR模型建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市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各个城市的政府环境绩效进行评价,衡量其环保效益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市的政府环境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江西省11个地市分为政府环境绩效水平高的城市、政府环境绩效水平较高的城市、政府环境绩效水平低的城市三种类型,并对每一类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兰兰  戴志敏  
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效率指数,从静态和动态测度了江西省11个地级市在2007-2016年间的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并借助ESDA分析法分析了产业区域空间联动效应,揭示了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0年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不平稳,产业效率有较大波动,且整体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江西省形成一定的空间联动效应,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但集聚地区主要在九江和宜春,且并不稳定,其他地区产业分布仍相对较为独立。最后提出建立合理资金保障体系、优化产业环境、改善管理体制及培育下游配套服务业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绵水  
开放模式:江西省的选择陈绵水江西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向内地推广的自然延伸。由于地理、资源因素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内陆省的对外开放与沿海地区相比应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全省外向带动战略的基础,也决定了选择的开放模式。开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菱  刘道林  殷莲甜  
依托联合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区域创新合作多层超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2010—2021年江西省的知识多样性、知识独特性、主体空间辐射度、城市主体承载度等协同创新特征。结果表明,创新主体对于知识的开发力度在逐渐增强,科研院所支撑力不足;高校、电力企业及研究所、医药及医疗器械公司是城市间协同创新的关键,高校是区域开展探索式创新的核心;城市内部创新合作更为活跃,同城市外的创新活动合作频率呈现上升趋,作业运输和化学冶金是江西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基于此,提出优化区域创新合作技术知识组合结构、增强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的参与度、完善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渠道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庆龙   陈美球   张馥林   张婷   严福华   周丙娟  
推行增汇减排、低碳高产的低碳稻作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双赢”的必然选择。基于江西省2 173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引入IMB干预模型框架,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对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水平并不高,选择施用有机肥的数量最多。(2)在IMB干预模型中,信息获取难易度、技术了解程度、重要性动机、技术培训、生产交流行为、模仿趋同行为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3)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技术信息能够通过采纳动机、行为技巧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行为技巧也能够受到采纳动机的影响提升农户的采纳水平。鉴于此,为促进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应加强低碳稻作技术的科普宣传,发挥技术采用的示范效应,提高低碳稻作技术的培训力度,建立低碳稻作技术的激励机制,开展相关的低碳稻作科技攻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敏  池泽新  廖为明  
在分析林业产业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发展龙头企业必须有一个综合评价体系的观点;根据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从功能(Function)、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三个方面,构建了龙头企业综合评价模型(FBP);以江西省32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运用。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龙头功能、龙头行为、以及龙头绩效并不一致;龙头功能强的企业,龙头行为不一定好;龙头行为好的企业,龙头绩效不一定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闫利娜  
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模式,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本文引入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种新的旅游业态,探索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两者间的耦合度评价模型,以确定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内部结构排序。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南昌和九江2个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7214、0.7362,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赣州、吉安、上饶和景德镇4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6-0.69之间,属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5个市,耦合协调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闫利娜  
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模式,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本文引入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种新的旅游业态,探索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两者间的耦合度评价模型,以确定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内部结构排序。通过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南昌和九江2个市,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7214、0.7362,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赣州、吉安、上饶和景德镇4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6-0.69之间,属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余5个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0.5-0.59之间,属于勉强协调阶段。因此,政府应以旅游业为抓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进行差异化开发,实现旅游扶贫和就地城镇化,构建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昌彦  王慧敏  佟金萍  刘尚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调整水资源要素水价、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促进用水技术进步是实现有效节水的对策。基于水资源同时以水要素和水商品形式存在的特点和我国水资源报酬征收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包含水生产与供应业、水资源要素报酬、生产用水补贴的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建立了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3种情景;以江西省为例,编制SAM表并利用CGE模型模拟各情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且对同一节水目标下3种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都能促进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