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7)
2023(4576)
2022(3774)
2021(3455)
2020(2820)
2019(6535)
2018(6441)
2017(11341)
2016(6346)
2015(7100)
2014(7204)
2013(7068)
2012(6625)
2011(5963)
2010(6043)
2009(5571)
2008(5416)
2007(4988)
2006(4565)
2005(3665)
作者
(19636)
(16426)
(16078)
(15399)
(10289)
(7919)
(7179)
(6341)
(6274)
(6019)
(5830)
(5495)
(5375)
(5224)
(5155)
(5016)
(4780)
(4737)
(4680)
(4634)
(4240)
(4145)
(3991)
(3821)
(3780)
(3747)
(3631)
(3628)
(3355)
(3235)
学科
(25345)
经济(25336)
管理(16667)
地方(13689)
(11839)
(11201)
环境(9319)
农业(7622)
中国(7588)
(7509)
企业(7509)
方法(7322)
(6908)
业经(6372)
数学(6198)
生态(6100)
数学方法(6050)
地方经济(6015)
资源(5642)
(4650)
(4619)
(4584)
(3993)
(3815)
农业经济(3644)
理论(3568)
规划(3568)
(3511)
金融(3511)
环境规划(3383)
机构
学院(85539)
大学(82008)
研究(31740)
管理(30816)
(28446)
经济(27509)
理学(25580)
理学院(25217)
管理学(24550)
管理学院(24428)
中国(23246)
科学(22818)
(20147)
(19460)
(18635)
业大(16675)
(16218)
中心(16047)
(15563)
农业(15001)
研究所(14921)
(13487)
师范(13277)
(13021)
(12416)
(12064)
技术(11611)
北京(10797)
师范大学(10388)
农业大学(10210)
基金
项目(62112)
科学(47639)
研究(45222)
基金(41190)
(36403)
国家(36055)
(30688)
科学基金(30558)
社会(26476)
社会科(24850)
社会科学(24840)
基金项目(22734)
(22430)
自然(20628)
教育(20187)
自然科(19924)
自然科学(19920)
自然科学基金(19491)
编号(18999)
资助(16135)
(15166)
课题(14771)
重点(14687)
成果(14532)
(13292)
(12293)
计划(12264)
科技(12006)
(11920)
(11856)
期刊
(39634)
经济(39634)
中国(23582)
研究(21661)
(18056)
学报(15679)
科学(13346)
农业(12773)
教育(12013)
大学(11639)
管理(11410)
学学(10732)
技术(10454)
资源(8849)
(8351)
业经(8260)
(6881)
金融(6881)
(6551)
图书(6418)
科技(5029)
书馆(4999)
图书馆(4999)
(4997)
林业(4762)
(4645)
问题(4589)
业大(4453)
职业(4396)
(4333)
共检索到137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振东  张延飞  唐鑫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为核心的动态复合巨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检验,证明模型结构、行为与实际状况是一致的。模拟维持现状、经济优先、资源环境优先和协调发展等4种方案条件下,2011~2030年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并对系统仿真方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协调发展模式下,其能源供需平衡指数为–0.113,环境污染程度为0.083,既使社会经济高效发展,又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友好,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较优方案。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耀彬  柯鹏  
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赣南、赣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赣中和西北地区相对领先,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处于五大领域的前两位,而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由此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胜东  
本文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江西省100个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数,利用分层聚类法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数及二级指标分成5个级别建设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不同的二级指标中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所处水平较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及独立样本检验分析显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较为明显提高,且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差距也不大。今后要坚持均衡发展、绿色发展,并提出促进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舒娴  黄健柏  钟美瑞  
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在此现状下,如何评估由此造成的生态损失及系统的状态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借助能值分析可衡量和比较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能量的真实价值这一特点,研究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生态影响问题。对系统2009~2013年的能值总量、投入产出、生态损失进行核算,分析能值效率、生态效率指标变动趋势,并得出符合实际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依据。经过计算,2009~2013年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能值自给率为0.65左右,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能值投资率在0.23~0.31之间波动,处于较低水平;净能值产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环境承载率整体较高,最低为138.01;可持续发展指数非常小,全部在0.02、0.03;生态补偿指数在62%~69%之间小幅波动。说明江西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对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生产效率较高,但当前的生产利用活动已超出环境可承受的范围,系统不可持续发展。为改善环境2009~2013年各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为1.45×10~9元、1.49×10~9元、2.06×10~9元、2.59×10~9元、1.82×10~9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金堂  王志强  
绿色崛起赋予了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梳理国家及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主张后,阐述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认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和行动误差、生态资源优势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生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从重引导、强宣传、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挖潜力、创品牌、打造"江西样板"典型模式;补短板、缩差距,促进江西区域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探索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红兵  王英明  张巧显  郑博福  王延春  
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和产品提供等功能。根据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应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结果表明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最低可达到3164.07亿元;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33%、78.81%、16.52%和0.34%;在11个地市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最高的是赣州市,为681.16亿元,最低的是新余市,为56.66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娟  傅春  胡小飞  
采用生态当量法评价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定江西省各地市生态补偿优先级及补偿额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江西省2011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548.75亿元,其中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89.43%,占江西省总GDP的19.48%。考虑污染排放与治理投入,江西省共需其他省份补偿2216.65亿元,人均获得补偿额4938.58元,此额度为生态补偿的上限。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应当率先得到生态补偿,分别为558.22亿、340.08亿、307.20亿、254.21亿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坦  张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采用江西省2010年各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构建了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并运用Pearl生长曲线对价值量进行了逐一调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品  曹静雅  吕珺  
物流企业品牌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获取市场,推动区域行业快速发展。本文从生态位视角对江西省37家物流企业的生态位维度、宽度、重叠度和密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物流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存在部分同质化现象,品牌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强。据此,提出生态位压缩、扩展、移动、协同进化的竞争策略和规范企业品牌建设管理机制、培养企业员工品牌意识、设定合理的品牌建设目标、基于市场导向的品牌定位、构建多渠道的品牌推广、加强人才培养的品牌建设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伟锋  刘彦宏  涂国平  黄新建  
以生态文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选取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资源、民生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对2014年江西省生态文明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昌、赣州、九江的生态文明综合水平较为靠前,萍乡、上饶、鹰潭地区靠后;二级指标四象限化后分别落在优势保持区、重点关注区、均衡发展区、优势带动区四个象限。主要针对一、三、四象限指标给出相关建议,推动其象限内指标向第二象限的迁移,促进江西省生态文明的均衡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伟锋  刘彦宏  涂国平  黄新建  
以生态文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选取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资源、民生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对2014年江西省生态文明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昌、赣州、九江的生态文明综合水平较为靠前,萍乡、上饶、鹰潭地区靠后;二级指标四象限化后分别落在优势保持区、重点关注区、均衡发展区、优势带动区四个象限。主要针对一、三、四象限指标给出相关建议,推动其象限内指标向第二象限的迁移,促进江西省生态文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小平  廖军凯  
江西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横向生态补偿、饮用水源地保护、流域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并于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之一。在论述江西省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现状的同时,研究了该体制机制创新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玲  董林林  兰叶霞  赵先贵  王亚敏  
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利用该方法对江西省1990—200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从1990年的1.7340hm2增加到2004年的1.9304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8934hm2下降到0.7077hm2,人均生态赤字由0.8406hm2增长到1.2227hm2,生态压力指数从0.78增加到0.98,其等级由不安全变为很不安全。说明江西省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很不安全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