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5)
- 2023(19650)
- 2022(16651)
- 2021(15478)
- 2020(12952)
- 2019(29724)
- 2018(29590)
- 2017(56921)
- 2016(31148)
- 2015(34841)
- 2014(34759)
- 2013(34580)
- 2012(32018)
- 2011(28857)
- 2010(29336)
- 2009(27068)
- 2008(26762)
- 2007(23885)
- 2006(21213)
- 2005(19386)
- 学科
- 济(134235)
- 经济(134100)
- 业(104821)
- 管理(97005)
- 企(90893)
- 企业(90893)
- 方法(58014)
- 数学(47620)
- 数学方法(46881)
- 农(39123)
- 业经(36660)
- 中国(36379)
- 财(35984)
- 地方(31554)
- 学(27243)
- 农业(27204)
- 制(26127)
- 务(24710)
- 财务(24622)
- 财务管理(24587)
- 理论(23609)
- 技术(23508)
- 企业财务(23350)
- 贸(23175)
- 贸易(23157)
- 和(22674)
- 易(22429)
- 银(20506)
- 银行(20452)
- 环境(19917)
- 机构
- 学院(446100)
- 大学(442883)
- 济(178934)
- 管理(176440)
- 经济(174982)
- 研究(151801)
- 理学(151278)
- 理学院(149533)
- 管理学(146825)
- 管理学院(145995)
- 中国(115786)
- 京(96015)
- 科学(95707)
- 财(82235)
- 农(79361)
- 所(78179)
- 研究所(70962)
- 江(70892)
- 中心(69080)
- 业大(68146)
- 财经(64858)
- 农业(61962)
- 北京(60651)
- 经(58806)
- 范(58691)
- 师范(58054)
- 州(55836)
- 院(55109)
- 经济学(52672)
- 省(49084)
- 基金
- 项目(298447)
- 科学(234619)
- 研究(216453)
- 基金(214933)
- 家(188086)
- 国家(186423)
- 科学基金(160295)
- 社会(135531)
- 社会科(128384)
- 社会科学(128348)
- 省(119404)
- 基金项目(113290)
- 自然(105451)
- 自然科(103037)
- 自然科学(103009)
- 自然科学基金(101170)
- 教育(98990)
- 划(98879)
- 资助(89680)
- 编号(88304)
- 成果(71092)
- 重点(67178)
- 发(66394)
- 部(64827)
- 创(62961)
- 课题(61355)
- 创新(58345)
- 科研(56982)
- 国家社会(55043)
- 教育部(54931)
- 期刊
- 济(204582)
- 经济(204582)
- 研究(131205)
- 中国(91221)
- 农(72466)
- 学报(71087)
- 管理(69098)
- 科学(66000)
- 财(64270)
- 大学(53477)
- 学学(50264)
- 教育(50160)
- 农业(49993)
- 技术(41390)
- 融(41212)
- 金融(41212)
- 业经(35762)
- 财经(31794)
- 经济研究(31761)
- 业(28388)
- 经(27321)
- 问题(26268)
- 图书(24996)
- 技术经济(23763)
- 科技(21409)
- 现代(20932)
- 统计(20860)
- 商业(20552)
- 版(20497)
- 资源(20298)
共检索到67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锦荣 陈爱生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江西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处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利用1995-2008年江西省服务业的统计数据,从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角度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实际增长率,并进一步剖析了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行业结构、行业发展速度和区际差异。江西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协调能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品牌建设。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规模 结构 集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刘俊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可能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有影响的多个因素,构建理论模型,采用近10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不同因素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所有因素中,市场机制因素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所有行业发展的影响都成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载体、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谋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突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和重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江西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刘俊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可能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有影响的多个因素,构建理论模型,采用近10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不同因素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所有因素中,市场机制因素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所有行业发展的影响都成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载体、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谋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江西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局课题组 郭慧敏 徐文晔
生产性服务业是浙江"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刻研究分析了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快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集聚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智伟
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保障性服务。随着江西工业经济的发展,金融、科技研发、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现状已成为江西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制约因素。本文从论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入手,探讨了目前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服务外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聂淑花
服务业凭借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被喻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常态下,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服务业发展正值大好时机,切实把握好发展契机,明确产业主导地位,优化投资,加速城市化,保障人才需求,是促进江西服务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江西 新常态 服务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龚志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学研究与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当前江西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工业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西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 江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博宇 谢奉军
服务业是指生产或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一般认为,交通运输、商贸餐饮、邮电通讯等行业是传统服务业,而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为现代服务业。"十一五"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业产业政策、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分析江西服务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发展规模 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长娟 谢子远 李肖钢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优化浙江产业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途径。本文利用1995—2007年浙江省服务业的统计数据,从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角度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并进一步剖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结构、行业发展速度和区际差异,特别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基于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然后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但小于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数目庞大而规模较小有关;加工贸易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影响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源自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郑雯雯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凡 詹亦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淑华
从生产企业内部职能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器",它的快速发展能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江西正处于产业转型和产业能级提升的关键时刻,必须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推动。发挥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综合江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探索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对于转变江西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后发优势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银监会江西监管局课题组 彭川西
当前江西十大行业产能过剩的经济特征不明显,在这些行业中银行信货资金风险不突出,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金融优化与支持经济发展、防范信贷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控中优化的指导思想,促进十大行业中已经成为江西支柱产业的稳步发展,推动江西经济加速崛起。
关键词:
产品过剩行业 调整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