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7)
2023(5463)
2022(5048)
2021(4715)
2020(4081)
2019(9472)
2018(9373)
2017(17795)
2016(10447)
2015(11597)
2014(11873)
2013(11613)
2012(11214)
2011(10010)
2010(10143)
2009(9726)
2008(9900)
2007(9064)
2006(8220)
2005(7249)
作者
(31303)
(25920)
(25868)
(24611)
(16868)
(13043)
(11864)
(10187)
(9969)
(9593)
(9491)
(8900)
(8420)
(8145)
(8048)
(8016)
(7944)
(7781)
(7701)
(7689)
(6706)
(6541)
(6322)
(6103)
(6060)
(5921)
(5845)
(5709)
(5486)
(5398)
学科
(45390)
经济(45341)
管理(25200)
(25134)
(19509)
企业(19509)
方法(19271)
数学(15648)
数学方法(15360)
(14928)
地方(14481)
农业(10597)
业经(10586)
(9995)
(9380)
中国(9291)
(8193)
环境(7502)
理论(7391)
(6475)
地方经济(6463)
(6384)
金融(6384)
(6116)
(6076)
银行(6059)
(5959)
贸易(5955)
(5769)
(5717)
机构
学院(149142)
大学(148171)
管理(56147)
(55513)
经济(54080)
研究(52672)
理学(47397)
理学院(46737)
管理学(45780)
管理学院(45504)
中国(39759)
科学(35359)
(32599)
(29958)
(29033)
(27918)
(25620)
研究所(25509)
中心(24922)
业大(24445)
(24024)
师范(23774)
农业(23473)
(20497)
(20333)
北京(19940)
财经(19835)
师范大学(19313)
(18814)
(17604)
基金
项目(97459)
科学(75627)
研究(70356)
基金(67686)
(58971)
国家(58423)
科学基金(49315)
(43401)
社会(43338)
社会科(40921)
社会科学(40904)
基金项目(36846)
(33403)
自然(32231)
教育(31606)
自然科(31339)
自然科学(31329)
自然科学基金(30714)
资助(28964)
编号(28736)
成果(23158)
(22575)
重点(22092)
课题(20759)
(20682)
(19023)
科研(18447)
计划(18338)
创新(17900)
发展(17895)
期刊
(69191)
经济(69191)
研究(40853)
中国(31402)
(27982)
学报(24641)
科学(23130)
农业(19510)
(18862)
管理(18847)
大学(18279)
学学(17064)
教育(16840)
(13344)
金融(13344)
技术(12859)
业经(12650)
(10858)
资源(10226)
问题(9034)
财经(8895)
(8713)
经济研究(8347)
统计(7938)
(7774)
技术经济(7674)
(7642)
图书(7357)
(7261)
科技(7155)
共检索到23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文凯  林璧属  
生态效率是衡量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的11个地级市为例,在构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1-2016年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利用ESDA空间分析手段揭示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波动范围较小,生态效率平均值达到1.457;江西各地市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效率差异可将江西省11个地级市分为生态效率最优市、生态效率次优市、生态效率弱优市和生态效率非优市等四大类型;2011-2016年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赣北均衡、赣中聚强、赣南衰弱"的变化态势,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特征,但地市间的相互作用偏弱,生态效率强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罗明丽  
[目的]通过对个性化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个性化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建立具有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体系。[方法]运用GIS10. 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119个红色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计算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资源要素价值、开发价值和社会效益组成评价层,下分14个指标,对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江西省红色旅游区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不均衡;(2)在评价准则层中,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大,为0. 647 9,其次为社会效应,权重为0. 229 9,开发条件权重最低,为0. 122 2;(3)指标层权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资源完整性、教育性和组织管理,权重值分别为0. 162 0,0. 116 5和0. 111 7。[结论]江西省乡村红色旅游区数量较多,但整体呈集聚型分布特点;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高,且整体资源禀赋较强,社会带动效应明显,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斐  张清正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日益提高。以江西省为例,运用有关旅游乘数和旅游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定量、系统地分析了旅游业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研究了旅游业对江西省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产业融合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产物,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蕴含着深层的发展机理,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江西省旅游资源禀赋丰厚,文化价值功能独特,目前在两大产业融合的探索实践上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江西省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议通过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强化高新科技对产业渗透等政策来推动两大产业快速融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焦庚英  郑育桃  叶清  
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经济体,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分析了江西省的旅游业能耗和CO2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江西省2001~2010年间,旅游业总能耗和CO2排放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江西北部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南部,中部最小,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业和旅游活动占旅游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减少,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业的能耗及碳排放所占比例呈减少趋势,旅游活动则相反;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较多、增加较快的地区均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据此提出旅游低碳化发展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卫红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询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体育休闲旅游业开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江西省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构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瑚霞  毛端谦  王海燕  
目前,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角度研究较多,而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对较小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的研究仍为少见。正确认识江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特征,认清省内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格局,以便科学有序地发展各地区的旅游业,提高全省旅游经济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鹏  
江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能否将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强势,其关键在于江西省能否塑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形象。文章以宜春旅游形象的塑造为例,旨在为江西及其境内其他各地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个范式,以供参考和借鉴。故而,首先分析了宜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主张宜春应着力打造"休闲之都"这一旅游形象,并提出了具体打造宜春"休闲之都"的对策,即精心设计宜春"休闲之都"旅游形象的标识、精心构思宜春"休闲之都"形象的宣传口号、加强宜春"休闲之都"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注重宜春"休闲之都"社会休闲环境的营造、加强宜春"休闲之都"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力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刚  张璐  
引导基金是我国未来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带动私人投资的同时也将不断扶持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江西省引导基金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严重匮乏。通过介绍国外IIF、YOZMA以及EIF等引导基金运行经验,并根据江西省具体省情在管理制度、人才和市场化运行三个方面提出了可能的经验借鉴,以期能在未来发展中少走弯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柳  
全域旅游作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已由理论探索走向具体实践,并从以往旅游实践中的隐藏要素演变成现今大力拓展的实践模式,而其中蕴含的旅游关系已悄然发生深刻变动,旅游秩序也随之面临重构。虽然我国已于2013年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旅游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江西省也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旅游法规,如:《江西省旅游条例》、《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等,但是,依然不能提供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法治保障,而法治却是全域旅游的助推保障。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江西省旅游立法面临着新的工作完善:构建适合全域旅游特点的江西省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伯坚  钟晓芸  李良杰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理论)对当前江西省旅行社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江西省旅行社的经营效率、纯技术效率较低,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另一方面,江西省旅行社规模效率较高,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因此,在全面衡量产业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江西省旅行社方面的投入,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江西省旅行社企业数存在投入冗余,说明江西省旅行社企业数过多,因而旅行社规模的扩大不应通过简单增加大量的小型企业,而是要把现有的企业做强做大,真正实现旅行社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尤刚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科技保障体系、扩大投资建设融资渠道、加快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做好宣传与营销工作等江西省森林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Guangyu Wang  陈美球  
低碳旅游模式的创新既是建立区域低碳旅游的可靠路径,也是区域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的低碳旅游涵义,并结合婺源乡村旅游具体案例,从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和载体四维度分析,以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探讨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低碳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生物处理中心为核心,是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工-旅结合三种旅游形态下循环式低碳发展的乡村旅游系统,它从不同途径促进旅游活动中碳排放的减少,为实现全域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辉  
江西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期的休假制度调整必然会改变我国城市居民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偏好,引致我国旅游消费形式的转变,主导旅游消费形式将由传统景点观光旅游转为短期休闲度假旅游。这将为江西省乡村旅游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旅游有望成为拉动江西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又好又快发展江西省乡村旅游要做好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强化服务、塑造品牌、市场开拓、综合开发、人才培训、创新模式、开展合作、组建协会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