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0)
- 2023(16880)
- 2022(13855)
- 2021(12842)
- 2020(10298)
- 2019(23622)
- 2018(23615)
- 2017(44555)
- 2016(24564)
- 2015(27494)
- 2014(27771)
- 2013(27207)
- 2012(24964)
- 2011(22569)
- 2010(22691)
- 2009(20606)
- 2008(19941)
- 2007(17652)
- 2006(15808)
- 2005(14204)
- 学科
- 济(102233)
- 经济(102129)
- 管理(66665)
- 业(64634)
- 企(51161)
- 企业(51161)
- 方法(38639)
- 数学(32816)
- 数学方法(32397)
- 中国(32281)
- 农(31012)
- 地方(28654)
- 业经(25287)
- 学(21849)
- 财(21799)
- 农业(20874)
- 制(18672)
- 贸(17624)
- 贸易(17609)
- 易(16973)
- 银(16583)
- 环境(16576)
- 银行(16537)
- 发(16303)
- 理论(16278)
- 和(16122)
- 技术(16101)
- 融(16098)
- 金融(16095)
- 行(15921)
- 机构
- 学院(343262)
- 大学(342226)
- 济(133495)
- 管理(133111)
- 经济(130378)
- 研究(120806)
- 理学(113975)
- 理学院(112635)
- 管理学(110673)
- 管理学院(110060)
- 中国(89773)
- 科学(75993)
- 京(75105)
- 所(61147)
- 财(60543)
- 农(58382)
- 江(55942)
- 研究所(55600)
- 中心(54251)
- 业大(51922)
- 范(48496)
- 师范(48014)
- 财经(47576)
- 北京(47378)
- 农业(45153)
- 院(44349)
- 经(43117)
- 州(43104)
- 经济学(38767)
- 师范大学(38656)
- 基金
- 项目(234020)
- 科学(183337)
- 研究(173578)
- 基金(166331)
- 家(144909)
- 国家(143588)
- 科学基金(122731)
- 社会(107735)
- 社会科(101883)
- 社会科学(101856)
- 省(93820)
- 基金项目(88088)
- 教育(79224)
- 自然(78713)
- 划(78135)
- 自然科(76799)
- 自然科学(76783)
- 自然科学基金(75363)
- 编号(72392)
- 资助(67586)
- 成果(59106)
- 发(54109)
- 重点(52757)
- 课题(50967)
- 部(50280)
- 创(48530)
- 创新(45221)
- 科研(43933)
- 项目编号(43744)
- 国家社会(43416)
- 期刊
- 济(156818)
- 经济(156818)
- 研究(104309)
- 中国(73598)
- 农(55121)
- 学报(54580)
- 科学(50612)
- 管理(50407)
- 教育(44909)
- 财(43540)
- 大学(41246)
- 学学(38492)
- 农业(38097)
- 融(32186)
- 金融(32186)
- 技术(31216)
- 业经(27849)
- 经济研究(24118)
- 财经(22259)
- 问题(20611)
- 图书(20049)
- 业(19246)
- 经(18927)
- 科技(17393)
- 理论(16402)
- 技术经济(16257)
- 资源(16219)
- 现代(16137)
- 版(15853)
- 商业(15571)
共检索到52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正云 杨阳 周杰文
[目的]为了科学考察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各方面的协调推进程度,构建了多元化的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江西省11个地市城镇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及整体协调情况,以期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法、熵权法对江西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并采用协调系数法、发展协调度函数和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偏低,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城镇化各子系统的发展存在强烈的空间异质性。各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南昌、新余处于优质协调区;景德镇、鹰潭、萍乡、九江处于良性协调区;吉安、抚州、宜春、赣州处于中度协调区;上饶处于轻度失调区。[结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城镇化的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不一且呈现出较严重的区际不平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祥福 余陈燚 蒋正云 周杰文
从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双重复合系统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及二者的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协调指数约为0.43,目前整体处于过渡状态中的濒临失调阶段,城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省内各地区二者的耦合协调情况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除省会南昌市外,其他地区均处于失调衰退和过渡阶段,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水平不同步且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区际不平衡,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 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谢元态 翁贞林 刘克春 刘小春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法制建设、重要要素聚集功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立健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海彬 吴福象 邹德玲
采用熵值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产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产城耦合协调的动态演化轨迹。结果显示: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产城协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产城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新型城镇化 产城协调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海彬 吴福象 邹德玲
采用熵值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产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产城耦合协调的动态演化轨迹。结果显示: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产城协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产城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新型城镇化 产城协调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钧
新型城镇发展的"新"主要在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和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协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各地区应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敬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河南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大省和"粮仓",城镇化率较低、发展起点较低、发展任务繁重。文章在分析了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理念、政府政策、城镇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地域发展以及城镇治理方式方法等六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南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河南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为河南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河南省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宇 官爱兰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必经之路。本文在对江西城镇化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5个薄弱环节,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现状 路径选择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甄别 路径创新 人地协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甄别 路径创新 人地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秦真凤 诸宁扬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越浦 黄新建 樊晗露
首先,基于城镇化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测算出城镇化综合指数D;其次,基于协调度模型公式得出江西省内各设区市四类城镇化间的协调系数CE;然后,测度各设区市城镇化的内部协调发展指数F,并进行时空两个维度分析。结果显示,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率在15年期间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了有效缩小,这有利于地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时,这期间江西省始终保持着"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在江西省北部地区。最后,从沟通机制、平台技术、科学规划等方面给出提升城镇化内部协调性的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内部协调性 江西 市级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越浦 黄新建 樊晗露
首先,基于城镇化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测算出城镇化综合指数D;其次,基于协调度模型公式得出江西省内各设区市四类城镇化间的协调系数CE;然后,测度各设区市城镇化的内部协调发展指数F,并进行时空两个维度分析。结果显示,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率在15年期间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了有效缩小,这有利于地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时,这期间江西省始终保持着"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在江西省北部地区。最后,从沟通机制、平台技术、科学规划等
关键词:
城镇化 内部协调性 江西 市级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叶菁 童陆亿
在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分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地统计全局趋势分析法等方法探索了2001年以来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2010年,中部地区分类城镇化差异呈现出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省域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表现为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西省>湖南省。2自2001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但这并未带来城镇化协调度的稳步增高,而是整体降低且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3武汉、长株潭城市圈内城市城镇化综合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然而京九段等经济带所辖城市虽形成经济协作关系,但在城镇化协同发展上还未显现明显规律。4中部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中部重大经济战略体的形成、产业转移承接及集聚要素创新等因素对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