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3)
2023(13604)
2022(11921)
2021(11151)
2020(9193)
2019(21252)
2018(21211)
2017(40485)
2016(22251)
2015(24989)
2014(25205)
2013(25075)
2012(23501)
2011(21244)
2010(21291)
2009(19302)
2008(18757)
2007(16382)
2006(14584)
2005(12945)
作者
(65516)
(54346)
(53778)
(51139)
(34739)
(26156)
(24372)
(21317)
(20892)
(19518)
(18918)
(18275)
(17361)
(17237)
(16705)
(16681)
(15971)
(15952)
(15572)
(15526)
(13613)
(13548)
(13021)
(12516)
(12221)
(12144)
(12121)
(12094)
(10983)
(10705)
学科
(94248)
经济(94159)
管理(59275)
(57273)
(44732)
企业(44732)
方法(36435)
数学(31207)
数学方法(30849)
地方(27843)
(27572)
中国(27431)
(22048)
业经(21310)
(19672)
农业(18941)
环境(15763)
(15474)
(15471)
贸易(15460)
(14868)
(14789)
地方经济(14521)
技术(14506)
理论(14308)
(14027)
(13826)
银行(13784)
(13738)
金融(13737)
机构
大学(309959)
学院(309522)
管理(122926)
(120014)
经济(117102)
研究(110216)
理学(105116)
理学院(103819)
管理学(102006)
管理学院(101459)
中国(81990)
科学(70203)
(68843)
(56105)
(54616)
(53255)
研究所(51060)
(50324)
中心(50016)
业大(48717)
(44193)
师范(43770)
北京(43623)
农业(42394)
财经(41831)
(40896)
(39000)
(37913)
(36259)
师范大学(35368)
基金
项目(212201)
科学(165824)
研究(155954)
基金(150802)
(131559)
国家(130384)
科学基金(111362)
社会(95600)
社会科(90363)
社会科学(90337)
(85885)
基金项目(81160)
自然(73025)
自然科(71211)
自然科学(71194)
(71119)
教育(70733)
自然科学基金(69855)
编号(65008)
资助(61574)
成果(52321)
(49293)
重点(47634)
(45739)
课题(45503)
(43567)
创新(40618)
科研(40122)
发展(39206)
(38591)
期刊
(142150)
经济(142150)
研究(93983)
中国(68254)
(50657)
学报(49176)
科学(46946)
管理(45275)
教育(39046)
(38138)
大学(36751)
农业(35418)
学学(34196)
技术(27851)
(27289)
金融(27289)
业经(24883)
经济研究(20679)
财经(19170)
图书(18402)
问题(18196)
(17995)
资源(17070)
(16222)
科技(16185)
理论(15145)
技术经济(15040)
现代(14704)
实践(14039)
(14039)
共检索到47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海生  赵建宁  曾珩  陈美球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等3个工程类型区,环湖圩田平原、河网平原、河谷盆地、岗地低丘、红砂岩类丘陵、丘陵低山等6种工程模式。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规范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重多  胡守庚  姚小薇  
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内容,分区成果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参考。运用空间叠置法、聚类分析法、文献资料及经验判断,结合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各类因素,以县域为单元,划定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将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藏东高山峡谷区、藏中南高原河谷区、藏西高山宽谷区、藏北高原湖盆区等4个一级类型区,高山峡谷工程模式、山间盆地工程模式、湖积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低丘岗地工程模式等6个工程模式。类型区的划分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空间格局,阐述了各工程类型区工程组合模式、耕地改良的限制条件和土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正明  顾雪萍  钱奇霞  钟全林  
选择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关指标,通过变异系数法筛选得到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的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维森林资源与环境指标进行降维,获得主成分分析的第一至第三主分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吉水县24个乡(镇)天然林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区划为4个区域。进一步对各区域天然林林种类型进行详细规划,为吉水县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图1表3参8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光  江依妮  
财力不足、冗员冗职,行政效率低下是一直困扰我国基层政府的问题。对江西省各县市人口规模与人均财政支出、政府雇员规模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证明目前江西县政划分上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现象。这一发现表明,扩大县级行政区划是解决我国县级财政困难、提高行政效率的一条可行之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家永  游松才  冷允法  张红旗  
县和县级市是我国进行地区性资源开发的基层行政单位,也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地域单元。针对县域开发与规划的特点,通过定义土地适宜性指数,探讨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土地资源评价数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对方法的具体应用作了阐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邓红蒂  姚慧  曹银贵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地区差异明显。在进行城市集约利用评价或制定相关标准时,由于存在这种差异,导致很多政策执行不力。在人们高度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时,如何进行差别对待,因地制宜,需要从类型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统计年鉴》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方法,筛选出共4类24个指标,借助统计资料和GIS技术,划分了4个一级集约利用类型区以及各区中的17个亚区,并建立了亚区命名体系。结果显示:(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大致为东高西低。东部城市多为Ⅰ、Ⅱ级,中部城市多为Ⅲ级,西部城市多为Ⅳ级。(2)城市土地集约程度和城市经济状况存在不完全吻合现象,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文凯  
文章基于江西省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年度数据,利用HP滤波和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揭示江西省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特征,剖析江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区制状态及其区制变迁可能性。结果表明:从经济波动特征来看,江西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波动较为平稳,国际旅游经济增长则呈现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波动变化特征,表现出比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更强的波动性和更大的不确定性;从区制划分结果来看,江西省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存在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两种区制状态,其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维持概率分别为0.871 4和0.826 6,处于高速增长区制的维持概率分别为0.846 7和0.364 2,对应地,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7.78年和5.77年,处于高速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分别为6.65年和1.57年;从区制变迁路径及其结果来看,江西国内旅游收入仍将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但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低速增长阶段过渡,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维系低位平缓推进的可能性较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晓亮  章涵  
通过收集整理江西省近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灰色聚类模型,设计了5个定性指标、7个定量指标,对江西省辖11个地市进行了物流节点层次划分,确定南昌、九江、赣州为江西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宜春、景德镇、鹰潭、吉安、上饶为江西省物流枢纽重点城市,萍乡、抚州、新余为江西省物流枢纽发展城市。通过三类物流城市的划分,为合理利用江西各地市物流资源,实现江西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春锋  周生路  王炳君  周兵兵  李淦  毛泾桥  
基于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和现行主要开发战略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较大面积国土空间的发展滞后与赣北极少数县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对比鲜明的空间格局;但前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县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被低估,而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则可能被高估;交通区位和地形影响是导致江西省现状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因。2当前全省县域经济进入集聚发展模式,区域层面上出现了呈团块状分布、以市辖区及郊区县为主的增长极型县区,包括南昌市和新余市全域以及九江市部分县区。3现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颖超  王震  曹磊  赵言文  
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是新一轮水土保持规划的现实需要。基于PSR概念模型,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通过多级加权求和,对江苏省平原区进行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评价。该方法以250m×250m栅格为单元,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各层次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层次和综合目标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原区水土流失压力分布较为普遍,Ⅲ级及以上压力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40.75%;Ⅰ、Ⅱ、Ⅲ、Ⅳ级易发区域面积分别为10.12%、42.90%、25.73%和1.24%,无Ⅴ级易发区域;最终划定江苏省水土流失易发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9...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步艰  
农村经济类型区的划分是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和现有水平,采用一个或几个反映农村经济特征指标进行的。传统的分类方法中普遍采用单指标法,例如人均收入,人均产值等进行排序和分类。由于农村经济客观上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综合系统,往往存在着对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差异缺乏多指标的定量分析,不能恰如其分揭示出客观事物之间多因素间组合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利用不尽充分、产业结构不甚理想、发展方向不够明确等实质性重大问题,各级领导部门无法掌握真实情况,不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丽丽  郭晶华  
1.采用样地法和点四分法在江西大岗山年珠、上村林场进行植被调查。主要植被类型有:栲楠常绿林、针阔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山顶草地。该地区主要经营大面积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林,原地带性植被只剩下林相残破、零星分布的常绿阔叶林。2.提出自然度(植被与顶极群落的距离,分Ⅴ级)与经营集约度(人工经营程度,共5等)对两林场进行了划分与双重评价。占人工林总面积32.26%的人工林经营良好,26.99%经营中下;天然林占35.99%,都处于低集约度(=2)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琳琳  邓海燕  张港隆  莫晓勇  
【目的】对江西赣南地区桉树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确定桉树适宜生长环境,为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30块具有代表性的桉树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样地内桉树树高、胸径、林龄等林分因子和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下植被种类、土壤质地及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原始数据分类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调查因子对桉树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桉树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1)林下植被种类、林龄、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养分共6个因子与桉树优势树高生长拟合的数量化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830,F适用性检验达到了显著水平(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