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9)
2023(12662)
2022(11266)
2021(10512)
2020(8887)
2019(20489)
2018(20435)
2017(39463)
2016(21826)
2015(24236)
2014(24267)
2013(24213)
2012(22283)
2011(19952)
2010(19749)
2009(17861)
2008(17273)
2007(14857)
2006(12899)
2005(11172)
作者
(64397)
(53795)
(52913)
(50815)
(34189)
(26084)
(24050)
(21194)
(20462)
(19129)
(18694)
(18216)
(17090)
(16964)
(16561)
(16404)
(16232)
(15737)
(15462)
(15351)
(13527)
(13172)
(12927)
(12280)
(12050)
(11942)
(11914)
(11783)
(10774)
(10687)
学科
(86286)
经济(86196)
管理(58466)
(56629)
(46134)
企业(46134)
方法(39870)
数学(34720)
数学方法(34289)
(24145)
(23373)
地方(21245)
中国(20453)
(20390)
业经(18386)
农业(16476)
环境(14695)
(13981)
(13870)
理论(13614)
技术(13293)
(13195)
贸易(13189)
(12977)
财务(12914)
财务管理(12891)
(12732)
企业财务(12284)
(11681)
(11145)
机构
大学(303979)
学院(302478)
管理(121400)
(112976)
经济(110265)
理学(105689)
理学院(104408)
研究(104155)
管理学(102441)
管理学院(101923)
中国(75287)
科学(70272)
(65430)
(55964)
(53616)
业大(50993)
(50449)
研究所(49722)
中心(47725)
(47481)
农业(44125)
(41811)
师范(41367)
财经(41042)
北京(40297)
(38342)
(37348)
(36279)
(34192)
师范大学(33675)
基金
项目(218577)
科学(171116)
基金(157703)
研究(154711)
(139593)
国家(138493)
科学基金(117956)
社会(95206)
社会科(90096)
社会科学(90064)
(88031)
基金项目(85362)
自然(80165)
自然科(78223)
自然科学(78201)
自然科学基金(76748)
(73632)
教育(70084)
资助(64461)
编号(62737)
成果(49598)
重点(49519)
(47247)
(46778)
(44680)
课题(43452)
科研(42544)
计划(41762)
创新(41744)
大学(39267)
期刊
(120852)
经济(120852)
研究(83395)
中国(58298)
学报(53780)
(49670)
科学(49623)
管理(41028)
大学(39078)
学学(36956)
(36384)
农业(34769)
教育(31766)
技术(25075)
(21717)
金融(21717)
业经(20616)
财经(18530)
资源(18208)
(18023)
经济研究(17846)
图书(16383)
科技(15990)
问题(15672)
(15592)
(14753)
理论(14385)
技术经济(14375)
业大(14062)
林业(13592)
共检索到43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敦  陈文波  
研究目的: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2006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为赣中高于赣南和赣北,赣西高于赣东。(2)江西省近5年来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的总体趋势是先抑后扬。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整体上良好,但不同城市及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慧  黄贤金  赵荣钦  高珊  李颖  
采用1996年-2008年相关统计资料,引入边际效应理论,构建了基于建设用地增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边际效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度、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区域差异度3个方面,对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10年-2020年规划方案和零方案下,苏锡常、宁镇扬泰、通盐连、徐宿淮4个评价单元可持续度均有所下降,但规划方案可持续度分值高于零方案;②至2020年,规划方案与零方案相比,江苏省及各评价单元内部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协调度明显提高;③2020年规划方案下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相对变化率的区域间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传裕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对土地利用目标能否实现构成关键性影响的因素之一。拟从城市化发展角度出发,研究江西省的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对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怀志  吴克宁  黄勤  许研  
土地利用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时期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其集约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发展特征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基于土地利用系统自发展规律,是进行土地集约变化分析研究的有效途径。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一般规律,按其特征划分为"自然利用期—粗放利用期—集约利用期—过度集约期"四个阶段,其体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现象特征,可以作为评价因素,定性判断区域土地利用集约阶段,定量分析影响其水平提高的具体原因。江西省高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高安市土地资源处于由粗放向集约利用转变时期,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和江西省平均水平,主要不足在于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华  石庆华  赵小敏  郭熙  卢志红  
研究目的:研究江西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方法:实地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结合、GIS空间插值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江西省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一般为:菜地>稻田>有林地>旱地土壤>荒草地;从第一次土壤普查到2008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步提高,而且所有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研究结论:通过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措施的调整,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贮量,提高农田有机碳稳定性,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建平  邓爱珍  赵小敏  郭万春  郭熙  
研究目的:分析和评价江西省广丰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9年来的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等社会影响度。研究方法:问卷法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认知度及获取规划信息渠道有所不同;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社会参与成份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只是事后的、被动的参与;公众对广丰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满意度达89.9%。研究结论:针对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影响度的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胜利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价值进行研究,为江西省土地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的方法,利用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结合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变化,分析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相应变化。[结果]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程度高、多样性指数中等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ESV值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在减少;对单项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水源涵养在江西省农村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结论]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出现了降低趋势,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在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系统,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洋  代立  周颖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理论框架,探索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影响因子,为城市用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模糊逻辑和因子分解分析。研究结果:2005—2013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以2008和2011年为转折点呈稳步改善态势,土地利用生态效能和土地利用资产价值成为限制城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论:(1)从隶属度和障碍度角度看,要保持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须向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迅速而明显,表现出显著的转折点;(2)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下,障碍度指标带有可持续性特色,其影响力也较传统要素驱动模式有很大提升,表现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英志  邓祥征  战金艳  
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实现了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模拟。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包括非空间模块和空间模块两个主要模块。非空间模块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思想,用以模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空间模块以多分类Logit模型为主体,用以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的空间分配,输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图。江西省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对江西省200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总体精度达到77.68%,尤其是对林地的模拟精度达到86.87%。因此,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能够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起明  林小惠  胡梅  齐述华  舒晓波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用来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的土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0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人机交互判读解译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江西省DEM数据,分析得出江西省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19317.4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2)各县域之间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不均衡;(3)经济发展较好并且人日较密集的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反之则较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唐华俊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户已成为广大农村投资、经营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的主体,最基本的决策单位。与其它行业(如工业)或其它组织形式(如农场)等不同,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与消费行为,以及资金、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天能  李江风  温雪  陆汝成  
#N/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素芳  周寅康  
目前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域尺度,关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开发区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所具有的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促进其腹地甚至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和监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开发利用状况、社会影响和环境质量三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中度可持续的隶属度0.539最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为中度可持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丽红  陈文波  赵露萍  李芳颢  
对江西省2006-2010年间的土地违法现象进行了调查,采用数量统计和计量增长模型对违法用地数据进行分析模拟,提示了土地违法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土地违法主体呈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样化、主体层级较低、违法手段复杂化等特点,政府主导的违法用地规模较大是监管的重点主体;土地违法现象主要集中在赣中、赣北、赣西北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不同区域违法用地面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违法用地行为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违法用地的规模相对于初期违法用地的规模有明显的扩大趋势,存在空间蔓延态势,且速度较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阳市1992~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该市11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生态足迹基础上,结合系统信息熵原理,研究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状况。结果表明:(1)贵阳市生态足迹消费从1992年的0.7386公顷/人增加到2002年的1.9352公顷/人,增加了1.62倍,而土地生态供给能力基本稳定;(2)生态足迹消费大于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赤字水平由1992年的0.3806公顷/人上升到了2002年的1.6062公顷/人,区域内土地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