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4)
2023(13658)
2022(11896)
2021(11049)
2020(9073)
2019(20823)
2018(20635)
2017(39568)
2016(21652)
2015(24278)
2014(24276)
2013(24105)
2012(22443)
2011(20575)
2010(20780)
2009(18956)
2008(18254)
2007(15889)
2006(14194)
2005(12419)
作者
(64443)
(53834)
(53392)
(50936)
(34549)
(25696)
(24231)
(21142)
(20707)
(19202)
(18703)
(18463)
(17368)
(17058)
(16770)
(16607)
(15904)
(15673)
(15538)
(15427)
(13472)
(13356)
(12929)
(12567)
(12096)
(12035)
(11933)
(11599)
(10887)
(10605)
学科
(107170)
经济(107073)
管理(59057)
(52909)
(43099)
企业(43099)
方法(41839)
数学(36336)
数学方法(35952)
地方(27074)
(24347)
中国(23981)
(23614)
业经(21028)
(19333)
农业(16367)
地方经济(16147)
环境(16017)
(15358)
理论(14750)
(14732)
贸易(14724)
(14636)
(14083)
(13143)
金融(13139)
(12516)
技术(12467)
(12216)
银行(12172)
机构
大学(318351)
学院(315517)
(130550)
经济(127813)
管理(122897)
研究(112740)
理学(106790)
理学院(105450)
管理学(103554)
管理学院(102995)
中国(80334)
科学(71730)
(68619)
(57716)
(55824)
研究所(53102)
(50533)
(49952)
中心(49043)
业大(47330)
财经(45469)
(44115)
师范(43729)
北京(42686)
(41158)
(41106)
经济学(39606)
农业(39585)
(37326)
师范大学(35851)
基金
项目(219358)
科学(172763)
基金(159429)
研究(158326)
(139783)
国家(138692)
科学基金(118405)
社会(100204)
社会科(94901)
社会科学(94873)
(85726)
基金项目(85492)
自然(77634)
自然科(75727)
自然科学(75708)
自然科学基金(74324)
(72310)
教育(71409)
资助(65119)
编号(63564)
成果(51350)
重点(49565)
(47955)
(47887)
(44633)
课题(44270)
创新(41751)
科研(41694)
国家社会(41021)
教育部(40555)
期刊
(148819)
经济(148819)
研究(94945)
中国(55675)
学报(51485)
科学(48625)
(45082)
管理(44730)
(39562)
大学(38016)
学学(35948)
教育(31972)
农业(31619)
技术(26717)
(24172)
金融(24172)
经济研究(23838)
财经(22311)
业经(22211)
(19073)
问题(19023)
技术经济(16620)
资源(16453)
图书(16332)
(15652)
科技(15174)
理论(15168)
现代(14650)
(14167)
实践(13673)
共检索到46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青果  郑林  
在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选择、确定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的指标体系,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ARCGI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十分显著,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表现在省际间及省内不同区域。笔者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和运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江西省8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县域经济间差异的特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江西省国土分别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不同的地貌类型为各区域带来不同的发展条件,形成区城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进行全省区域经济差距总体分析和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基础上,用锡尔系数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按地貌单元进行空间分解,揭示不同地貌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基本规律,为江西统筹区域发展服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培阳  朱喜钢  
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的组内组间分解对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呈现缩小而沿海内陆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并通过县市人均GDP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分析了1990—2006年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提出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形成"核心-边缘"的嵌套结构,即形成由5个亚"核心-边缘"结构组成的大"核心-边缘"结构的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文凯  林璧属  
生态效率是衡量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的11个地级市为例,在构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1-2016年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利用ESDA空间分析手段揭示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波动范围较小,生态效率平均值达到1.457;江西各地市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效率差异可将江西省11个地级市分为生态效率最优市、生态效率次优市、生态效率弱优市和生态效率非优市等四大类型;2011-2016年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赣北均衡、赣中聚强、赣南衰弱"的变化态势,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特征,但地市间的相互作用偏弱,生态效率强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以江西省91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4个方面构建江西省人口的空间结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关联度矩阵和耦合模型。对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度进行聚类分析,将91个区域单元划分为协调耦合区、磨合耦合区、拮抗耦合区和低水平耦合区4个类型。2010年江西省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磨合耦合为主,拮抗耦合次之。从2000年到2010年,江西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关系趋于拮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康  谷国锋  姚丽  陈园园  
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造成了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且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尺度分析了2000—2014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福建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因素中,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工业化程度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工业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财政收入与市场购买力估计参数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均不显著。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即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既包括邻近地区经济本身,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解释变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丽  管卫华  
通过对改革以来江苏省65个县级单元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根据Mann-Kendall法的突变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划分为1978—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阶段。据此,采用聚类分析对1978年、1999年和2007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其中,1978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梯度差异,199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化为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集聚,苏北地区向苏中地区集聚的特点,2007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为更加向苏南,尤其是向苏南东部地区集聚的特点。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978、1999和2007年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因素的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勇军,陆玉麒  
首先计算了江西周边各省会城市实力指数并划分出各城市的等级,根据强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对江西省受强经济中心的影响区作了划分,共包含3个部分。根据江西与周边省份的发展差异及区位比较,得出江西处于经济边缘区的结论,并总结了江西经济边缘化的表现。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依赖增长极的出现,通过强中心与弱增长点之间建立"点—轴型式"的发展轴,依靠强中心的渐进扩散,从而培养出强有力的增长极,江西必须加强与经济核心区的联系。基于江西各地区分别与上海、广州、武汉三个通达最便利的中心城市间存在密切的空间联系,提出了江西区域发展的空间轴线组合。江西的发展必须倚仗三个主要轴线的构建:广州—赣州轴线、南昌—九江—武汉轴线、上海(杭州)—上饶轴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光  张小青  
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随着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心城市向心力不足等城市空间结构问题是制约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推动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朱传耿  
文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城乡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通过各市县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农村、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分别表现为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的结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管卫华  彭鑫  张惠  魏也华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和地级市空间尺度下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和地级市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2008年前均呈扩大趋势,以后差距缩小,且县域尺度大于地级市尺度。在县域和地级市尺度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不断增强,在县域尺度空间集聚更强。在地级市水平上,苏北的低水平集聚是其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县域尺度上则苏南的高水平集聚是江苏区域差异主要原因。针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重点关注县域尺度的区域差异,在地级市尺度上侧重提升落后地区发展水平,而在县域空间尺度上以促进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扩散为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全红  张欣茹  吝涛  
以福建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研究单位,选取2021年福建省各县域GDP作为表征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特征指标,利用标准差椭圆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并构建OLS和GWR模型,研究经济、社会和地理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各县域经济总量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县域经济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县域经济差异显著;(2)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性,存在高-高聚类、低-低聚类、低-高聚类3种类型的县域显著聚集区;(3)交通通达度、城市建设水平、内需水平、投资活跃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显著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世洪,边俊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建华  姚燕芬  
江西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内外部的协调上,内部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等;外部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协调性、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等。文章试从以上两个方面对江西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并据此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