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2)
- 2023(15655)
- 2022(13160)
- 2021(11753)
- 2020(10041)
- 2019(22849)
- 2018(22381)
- 2017(42776)
- 2016(23906)
- 2015(26382)
- 2014(26252)
- 2013(26427)
- 2012(24780)
- 2011(22303)
- 2010(22581)
- 2009(21065)
- 2008(21421)
- 2007(19685)
- 2006(17527)
- 2005(15497)
- 学科
- 济(104791)
- 经济(104665)
- 业(95693)
- 管理(77460)
- 企(77398)
- 企业(77398)
- 农(48356)
- 方法(45699)
- 数学(36916)
- 数学方法(36599)
- 业经(32552)
- 农业(31957)
- 财(30772)
- 中国(24232)
- 学(21747)
- 地方(21477)
- 务(21470)
- 财务(21453)
- 财务管理(21419)
- 制(20705)
- 企业财务(20282)
- 贸(19856)
- 贸易(19851)
- 易(19290)
- 技术(19113)
- 环境(18743)
- 和(18159)
- 划(17473)
- 策(16737)
- 理论(15969)
- 机构
- 学院(356929)
- 大学(350350)
- 济(146878)
- 经济(144081)
- 管理(137627)
- 研究(119362)
- 理学(119069)
- 理学院(117749)
- 管理学(115831)
- 管理学院(115194)
- 中国(91347)
- 农(84909)
- 科学(77876)
- 京(72882)
- 农业(66429)
- 财(65590)
- 业大(63519)
- 所(63329)
- 江(59325)
- 研究所(57903)
- 中心(55621)
- 财经(52579)
- 经(47599)
- 经济学(44115)
- 北京(44069)
- 州(43896)
- 范(43757)
- 师范(43169)
- 省(42855)
- 农业大学(41824)
- 基金
- 项目(239786)
- 科学(187995)
- 基金(173946)
- 研究(168385)
- 家(154219)
- 国家(152793)
- 科学基金(129920)
- 社会(108316)
- 社会科(102338)
- 社会科学(102303)
- 省(98652)
- 基金项目(93471)
- 自然(86029)
- 自然科(84026)
- 自然科学(83993)
- 自然科学基金(82533)
- 划(80646)
- 教育(75089)
- 资助(69453)
- 编号(66602)
- 重点(54390)
- 发(53327)
- 部(52190)
- 创(52111)
- 成果(51913)
- 业(50812)
- 创新(48205)
- 科研(46720)
- 计划(46272)
- 课题(45708)
- 期刊
- 济(168941)
- 经济(168941)
- 研究(94851)
- 农(83199)
- 中国(66337)
- 学报(64849)
- 科学(58139)
- 农业(55919)
- 财(52592)
- 管理(49441)
- 大学(47780)
- 学学(46118)
- 业经(34178)
- 融(32840)
- 金融(32840)
- 业(29847)
- 技术(29095)
- 教育(26775)
- 财经(25903)
- 经济研究(24367)
- 问题(23208)
- 经(22261)
- 版(20534)
- 技术经济(19774)
- 业大(17748)
- 资源(17551)
- 科技(17435)
- 世界(17434)
- 商业(17316)
- 现代(16388)
共检索到52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在总量上逐年增加,而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为最主要来源,其他构成依次为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等。在对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知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规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的作用最大,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尧波 郑艳明 胡丹 聂兰琴 付姗 胡启武
通过构建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采用碳转化系数法对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230.85万t增长到2010年的290.51万t,不同年份农业碳排放均主要源于化肥施用与农业机械使用;(2)全省农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年份高碳排放区均集中于鄱阳湖周边地区;碳排放强度多为Ⅱ级水平,空间分布上与碳排放量相比更为均衡;(3)江西省县域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整体上均呈明显扩大的趋势;(4)生产效率、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科学剖析农用地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实现农用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农用地面源污染、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农用地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对1990~2017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值为0.749,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各设区市农用地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扁平"U"型特征,高效率地区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再向"连片"分布变化,空间格局趋于非均衡化发展;(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种指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均播种面积对农用地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则产生显著负影响。最后,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摒弃过度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用地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谌贻庆 王华瑞 陶春峰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和规模收益分析评价和探讨江西省2009-2014年11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农业生产主要因素对江西各类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抚州及环鄱阳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主要地市吉安、九江等地规模收益呈下滑状态;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农民纯收入对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农业生产效率高低不同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门丹 黄雄
文章运用LMDI的分解方法将碳排放量增量分解成碳排放效率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经济效率效应,并且综合考虑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和居民消费碳排放。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年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促使江西省碳排放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规模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效应也对减排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居民消费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为增加碳排放。所以江西省要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江西样板"需要结合江西发展现状从优化产业结构、对人均GDP计算加入环境因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分解 驱动因素 居民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华 李风绮 陈飞平 曹建华
采用问卷调查和probit模型分析方法,从家庭基本特征、林业生产状况、就业替代条件和林业部门的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影响江西省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中从事林业的人数、是否了解林业组织、是否富裕户是影响江西省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林业合作组织 农户参与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肖柯 周波
本文从影响种稻大户对农业新技术认知因素的经济分析入手,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种稻大户新技术认知水平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个体因素,其对成本节约型技术的需求和风险偏好等信息诉求动机因素,亲友乡邻、政府宣传、农业示范户、大众媒体、企业宣传推广等信息渠道因素,显著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新技术认知。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水稻 种植大户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伟伟 包铠璇 张燕华
基于江西省2007~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借鉴经典要素错配模型,测度省内1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要素错配,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农业生产要素错配中,总体要素错配最大,其次是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最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地市要素错配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错配离散程度先减后增,资本错配和总体要素错配离散程度降低。时间上来看,各地市3类错配均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要素错配有所改善,部分地市在测度期内要素错配波动较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支农财政、工业化水平、农业劳动力占比、人均化肥投入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要素错配,而人均耕地规模正向影响了要素错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为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应着重改善资本错配,继续完善支农财政金融政策,提高其与区域资源禀赋的耦合度,鼓励生产要素回流到农业部门,优化要素投入配比,充分发挥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丽清 袁诗懿 黄肖依 梅倩 李欣
目的:全面了解江西省社区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满意度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经历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检验比较社区居民基层就医满意度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社区居民基层就诊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江西省社区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满意度总均分为分,1 107例(70.70%)社区居民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满意度总分较低(<24分)。其中,社区居民对基层医生满意度平均分为,对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平均分为。不同民族、婚姻状况、学历、现居住地及身体健康状况的社区居民就诊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现居住地、是否患有慢性病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江西省社区居民就诊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江西省地处中部,相对全国来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总体上仍面临供需失衡问题,社区居民基层就诊满意度较低。建议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城乡医联体,从而改善基层就诊环境,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提高社区居民基层就诊满意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分级诊疗的实现。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基层医疗服务 就诊满意度 江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秦富
本文利用江西省遂川县138个农户12年多投入—多产出变量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算了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遂川县县城对乡村经济的辐射力度不大;农户家庭规模与户主的务农经验对家庭生产的技术效率影响显著;农户从事非农产业虽然会增加收入,但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是有效率的;农地过于细碎及林业税费的增加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燕 周买春 陈瑛
碳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碳排放问题更加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和巴西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碳排放估算和农业碳排放强度公式测算了中国和巴西2000—2015年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中国和巴西的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巴西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缓慢上涨态势。而且,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变化率远高于巴西,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及人口过快增长所导致的,而巴西由于受减排目的及减排政策的影响维持农业碳排放稳定发展,变化相对较小。(2)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上升发展态势,而巴西则呈缓慢下降发展态势。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不仅与其农业碳排放总量有关,而且与其耕地面积密切相关,中国耕地面积由于受城镇化发展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巴西耕地面积每年呈大幅增涨趋势,因此,中国与巴西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相反态势发展。(3)中国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灾程度、农业劳动力规模、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文化水平;巴西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水平、产业结构、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规模、受灾面积。最后,依据巴西农业减排发展经验,提出中国农业减排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变化 影响因素 巴西 中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斯华 季凯文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早籼稻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西农户2015—2017年早籼稻生产数据,运用SBM模型对投入、产出变量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并测算各农户的生产效率。随后,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早籼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三年江西水稻生产效率逐年下降;水稻生产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方面存在效率损失的问题;土地规模、农家肥投入比例、种子价格和固定资产折旧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劳动投入和劳动力工资对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同地区
关键词:
水稻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练军
文章在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江西省228个农业企业实地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不同特征农业企业环境战略及其驱动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公众压力、绿色需求、组织认知和组织资源;各因素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政策、组织资源、公众压力、绿色需求、组织认知;政府政策不但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公众压力产生间接影响,组织认知虽然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资源产生间接影响;不同行业、规模、性质、存续时间的农业企业在环境战略及其五个驱动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华 石庆华 赵小敏 郭熙 卢志红
研究目的:研究江西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方法:实地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结合、GIS空间插值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江西省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一般为:菜地>稻田>有林地>旱地土壤>荒草地;从第一次土壤普查到2008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步提高,而且所有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研究结论:通过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措施的调整,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贮量,提高农田有机碳稳定性,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农业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