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3)
2023(17660)
2022(15117)
2021(13779)
2020(11780)
2019(26579)
2018(26326)
2017(50496)
2016(27896)
2015(30884)
2014(30522)
2013(30580)
2012(28015)
2011(25098)
2010(24989)
2009(23408)
2008(23141)
2007(20625)
2006(18491)
2005(15988)
作者
(83864)
(69989)
(69456)
(65895)
(44164)
(33924)
(31240)
(27644)
(26619)
(24933)
(23806)
(23802)
(22202)
(22097)
(21612)
(21188)
(21166)
(20644)
(20053)
(20050)
(17810)
(17131)
(17069)
(16080)
(15747)
(15699)
(15486)
(15411)
(14171)
(13907)
学科
(115887)
经济(115751)
(104018)
管理(87153)
(85370)
企业(85370)
方法(52407)
(49478)
数学(42864)
数学方法(42420)
业经(34858)
农业(32969)
(32757)
中国(27709)
地方(24380)
(23252)
(23011)
财务(22949)
财务管理(22922)
(21730)
企业财务(21727)
技术(21409)
(20399)
贸易(20391)
(19802)
(19449)
理论(19148)
(18138)
环境(17919)
(17881)
机构
学院(402549)
大学(396896)
管理(162280)
(160460)
经济(157215)
理学(140922)
理学院(139411)
管理学(137125)
管理学院(136438)
研究(132543)
中国(100003)
(87848)
科学(86493)
(83739)
业大(70454)
(70320)
农业(68436)
(68088)
(63304)
研究所(62504)
中心(61125)
财经(56853)
(51759)
北京(51182)
(50023)
师范(49431)
(48350)
(47216)
经济学(46599)
(45290)
基金
项目(279460)
科学(218890)
基金(201938)
研究(198669)
(178266)
国家(176667)
科学基金(151282)
社会(125816)
社会科(118948)
社会科学(118910)
(113202)
基金项目(108354)
自然(100592)
自然科(98238)
自然科学(98205)
自然科学基金(96454)
(92988)
教育(89008)
资助(82024)
编号(80450)
重点(62484)
成果(62377)
(60423)
(60343)
(59537)
创新(55150)
课题(54604)
(54046)
科研(53678)
计划(52196)
期刊
(180764)
经济(180764)
研究(109751)
(85173)
中国(74134)
学报(70697)
科学(63360)
管理(58735)
农业(57904)
(54235)
大学(52721)
学学(50518)
业经(36079)
教育(35872)
技术(34164)
(33571)
金融(33571)
(30397)
财经(27195)
经济研究(26241)
问题(24254)
(23258)
技术经济(21561)
(21249)
科技(21101)
业大(19736)
资源(19544)
现代(18789)
商业(18507)
理论(17828)
共检索到58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谌贻庆  王华瑞  陶春峰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和规模收益分析评价和探讨江西省2009-2014年11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农业生产主要因素对江西各类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抚州及环鄱阳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主要地市吉安、九江等地规模收益呈下滑状态;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农民纯收入对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农业生产效率高低不同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伟伟  包铠璇  张燕华  
基于江西省2007~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借鉴经典要素错配模型,测度省内1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要素错配,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农业生产要素错配中,总体要素错配最大,其次是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最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地市要素错配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错配离散程度先减后增,资本错配和总体要素错配离散程度降低。时间上来看,各地市3类错配均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要素错配有所改善,部分地市在测度期内要素错配波动较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支农财政、工业化水平、农业劳动力占比、人均化肥投入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要素错配,而人均耕地规模正向影响了要素错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为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应着重改善资本错配,继续完善支农财政金融政策,提高其与区域资源禀赋的耦合度,鼓励生产要素回流到农业部门,优化要素投入配比,充分发挥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琪   张立中  
本文基于江西省2012-2021年11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动态分析江西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性变化,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降低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显示农产品流通供给、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分别对农产品流通总产值产生正向影响,而政策支持和对外开放程度却产生阻碍效果。据此,为促进江西省农产品流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文清  鄢帮有  谢冬明  
江西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10a来江西省干旱发生频繁,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历史文献与资料,结合江西省农业厅的农业灾情调查数据和干旱指数最高的星子县、都昌县调研数据,着力分析近10a来江西省的干旱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探讨农业干旱灾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干旱灾害以秋旱为主,近10a年对江西的粮食和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鄱阳湖区地区;江西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包括降水分布不均匀、红壤持水能力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植被结构破坏和易改变水文过程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最后针对农业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减轻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农业生产布局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发展起来互有关联的两个侧面。前者是指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发达的基础上,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一种或几种专供运销区外、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的生产,它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区际分工关系;后者则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产内部关系的反映,指的是农、林、牧、渔各业及各业内部各个生产项目之间建立恰当的比例关系,以利于彼此协调、相互促进,推动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范小仲  
根据江西省1978~2012年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江西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会带来显著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且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引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但其影响程度没有前者显著,基于此实证分析结果对江西省农业发展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在总量上逐年增加,而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为最主要来源,其他构成依次为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等。在对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知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规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的作用最大,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肖柯  周波  
本文从影响种稻大户对农业新技术认知因素的经济分析入手,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种稻大户新技术认知水平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个体因素,其对成本节约型技术的需求和风险偏好等信息诉求动机因素,亲友乡邻、政府宣传、农业示范户、大众媒体、企业宣传推广等信息渠道因素,显著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新技术认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王英  武婷燕  尹玉林  涂小松  徐国良  
大规模农业人口向城镇及第二、三产业转移,引起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改变,最终影响耕地利用效率。本文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超效率EBM(Epsilon 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2007—2016年江西省各地市耕地利用效率,通过面板门槛模型以农业转移人口占农业人口比重为门槛变量,分析农业人口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江西省各地市农业转移人口与耕地利用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显著;2016年江西省大多数地市农业人口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在门槛值(0.428)前后,农业人口转移始终促进耕地利用效率提升,但跨越门槛值后其影响系数减小,由0.5089降至0.2495,促进作用减弱51%。可按农业人口转移程度是否跨越门槛值进行分区,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耕地利用效率提升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练军  
文章在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江西省228个农业企业实地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影响效应,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不同特征农业企业环境战略及其驱动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农业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公众压力、绿色需求、组织认知和组织资源;各因素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政策、组织资源、公众压力、绿色需求、组织认知;政府政策不但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公众压力产生间接影响,组织认知虽然对农业企业环境战略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资源产生间接影响;不同行业、规模、性质、存续时间的农业企业在环境战略及其五个驱动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刘俊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可能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有影响的多个因素,构建理论模型,采用近10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不同因素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所有因素中,市场机制因素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所有行业发展的影响都成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载体、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谋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刘俊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可能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有影响的多个因素,构建理论模型,采用近10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不同因素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所有因素中,市场机制因素对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所有行业发展的影响都成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载体、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谋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突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和重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江西省2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显著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种植面积、是否参加过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训、是否接受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对环境是否关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梅  杨洒  颜华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但不同托管模式可能存在效率差异,探究不同托管模式的效率差异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权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农业生产托管组织的调查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技术效率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托管分为村集体主导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两种模式,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之间存在技术效率差异,村集体主导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高7.7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托管规模、托管土地细碎化程度、托管组织自给劳动力人数、设置农业经纪人能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托管的技术效率。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效率差异原因在于村集体主导模式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且由于产权原因自给劳动力人数普遍较多,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托管规模与农业经纪人优势。因此,提出积极鼓励发展村集体主导模式、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托管规模、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