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9)
- 2023(12008)
- 2022(9491)
- 2021(8342)
- 2020(6810)
- 2019(15096)
- 2018(14570)
- 2017(27385)
- 2016(15507)
- 2015(16879)
- 2014(16722)
- 2013(16285)
- 2012(14949)
- 2011(13313)
- 2010(13180)
- 2009(12018)
- 2008(11827)
- 2007(10416)
- 2006(9430)
- 2005(8211)
- 学科
- 济(66891)
- 经济(66815)
- 管理(38727)
- 业(38014)
- 企(27165)
- 企业(27165)
- 方法(25002)
- 农(22292)
- 数学(22092)
- 数学方法(21886)
- 地方(21651)
- 中国(19472)
- 学(16113)
- 业经(15855)
- 农业(15746)
- 财(13623)
- 地方经济(11512)
- 环境(11349)
- 贸(11175)
- 贸易(11171)
- 易(10767)
- 制(10712)
- 发(9601)
- 技术(9288)
- 融(9261)
- 金融(9258)
- 产业(9051)
- 银(8602)
- 银行(8546)
- 划(8428)
- 机构
- 大学(222078)
- 学院(222069)
- 济(87721)
- 经济(86000)
- 研究(83136)
- 管理(79869)
- 理学(70108)
- 理学院(69119)
- 管理学(67647)
- 管理学院(67257)
- 中国(58690)
- 科学(56639)
- 农(51834)
- 京(46879)
- 所(44665)
- 研究所(41599)
- 业大(41252)
- 农业(41177)
- 江(38705)
- 中心(37117)
- 财(36824)
- 范(31719)
- 师范(31243)
- 财经(30067)
- 省(30063)
- 院(29673)
- 北京(27671)
- 农业大学(27380)
- 经(27359)
- 州(27258)
- 基金
- 项目(162557)
- 科学(127668)
- 基金(117902)
- 研究(110738)
- 家(107253)
- 国家(106377)
- 科学基金(89190)
- 社会(72243)
- 社会科(68330)
- 社会科学(68309)
- 省(67588)
- 基金项目(63413)
- 自然(59411)
- 自然科(58006)
- 自然科学(57981)
- 自然科学基金(56929)
- 划(55714)
- 教育(49742)
- 资助(45834)
- 编号(42440)
- 重点(38146)
- 发(37372)
- 部(34412)
- 创(33626)
- 成果(32925)
- 计划(32627)
- 创新(31670)
- 科研(31542)
- 课题(30692)
- 国家社会(30465)
- 期刊
- 济(95253)
- 经济(95253)
- 研究(60092)
- 农(47352)
- 学报(46906)
- 中国(43953)
- 科学(41235)
- 大学(33690)
- 学学(32296)
- 农业(32118)
- 管理(26584)
- 财(25566)
- 教育(21006)
- 融(17926)
- 金融(17926)
- 业经(17179)
- 业(17023)
- 技术(16246)
- 经济研究(15053)
- 财经(14138)
- 资源(13599)
- 版(13435)
- 业大(13297)
- 问题(13256)
- 经(12181)
- 科技(12043)
- 农业大学(11269)
- 技术经济(10116)
- 商业(10112)
- 现代(9434)
共检索到320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雷慧敏 叶长盛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县域时空差异,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深入探讨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系数显著提高,由6.29%提高到7.76%,由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2)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县域空间差异逐渐扩大,保持较强的正相关,全局指数分别为0.443,0.176,热点集聚显著但逐渐减弱,冷点区扩大;(3)不同因素对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有所差异,人均GDP、城镇化、万人医生数等指标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教育占财政支出等指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义华 张钊 胡雨晨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同层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较为突出,已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养老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SPSS软件利用皮尔森系数从不同维度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最后提出鼓励生育政策、留住吸引人才政策等对策建议,从而延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皮尔森系数 人口净迁移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尧波 郑艳明 胡丹 聂兰琴 付姗 胡启武
通过构建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采用碳转化系数法对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230.85万t增长到2010年的290.51万t,不同年份农业碳排放均主要源于化肥施用与农业机械使用;(2)全省农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年份高碳排放区均集中于鄱阳湖周边地区;碳排放强度多为Ⅱ级水平,空间分布上与碳排放量相比更为均衡;(3)江西省县域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整体上均呈明显扩大的趋势;(4)生产效率、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周鹏 康江江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邓伟 张少尧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地域特征和其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四川省156个县域的人口普查数据,运用ArcGIS分析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和地域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全省及各地域类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作用力。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格局,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表现出由浅度老龄化社会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转变。②人口老龄化类型特征存在东西分异,东部区域老龄化类型复杂,西部老龄化类型单一。③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在2000和2010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2000年核心因素分别是人口结构、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水平、流出率,2010年新增了人均GDP。此外,不同地域类型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作用力也存在差异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乐乐
采用2003-2014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对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区域进行了差异分解;然后结合省级面板数据设定模型,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严重的地区差异的特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老龄化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地区差异变化反复波动,并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会越来越严重。出生率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明华 郝国彩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域进行结构分解;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长期来看,老龄化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异影响最大;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是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谊娜
江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现存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基于江西省老龄化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发展社区养老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的优势,并结合南昌市东湖区的社区养老实践经验,提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养老 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熊文平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影响因素3个侧面对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受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明显;区域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缓慢扩大趋势,绝对差异呈现波动性缓慢扩大趋势;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空间相关性显著,高值区在赣北及赣中集聚,低值区在赣南集聚,集聚呈两极分化现象;收入水平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差异有不断增大的迹象;重大自然灾害、交通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区域发展政策及矿产资源等都是影响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时空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时空差异 ESDA 江西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晓梅 黄新明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新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西北地区经济落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比较突出,老龄化趋势严重,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深刻地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加快西北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既影响着城镇化发展速度,又影响着城镇化发展质量。如何协调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甘肃省成县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实地调研认为,应辩证地看待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带来的影响;顺应人口老龄化,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倡导"老有所为",积极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抵消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锋 邓龙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区域间人口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首先,构建包含年轻人跨区流动、老年人隔代照护、“统账结合”养老保障制度等中国特征事实的三期OLG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受到人口净流入比例的影响,人口流入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进一步地,采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的县级数据,构建人口流动影响老龄化以及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随着人口净流入率的提高而不断弱化,特别是当人口净流入比例高于41.25%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反而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据此,本文认为,应通过激励中青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实施产业转移和跨区投资、设计精准的养老金调剂制度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减轻人口流出地区的养老负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秦富
本文利用江西省遂川县138个农户12年多投入—多产出变量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算了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遂川县县城对乡村经济的辐射力度不大;农户家庭规模与户主的务农经验对家庭生产的技术效率影响显著;农户从事非农产业虽然会增加收入,但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是有效率的;农地过于细碎及林业税费的增加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子建 吴永常 高文菊 陈静
[目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以及新阶段“三农”发展现状、特征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2019年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职业素质、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市民化水平、健康水平5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江西省2019年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1)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受职业素质、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民化水平等的影响;(2)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值为0.5 655,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3)从一级指标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来看,农民职业素质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显著的多维性和异质性。其中,职业素质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结论]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进程还有待推进,未来应该在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促进农民就地市民化、加强区域间农民现代化发展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经阳 叶长盛
本文运用ESDA空间相关分析理论,结合GIS技术和GWR模型,探讨了2000-2010年江西省农业化肥施用的地域格局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化肥施用负荷量各年均值表现为先升后降,2000年各县(市)的单位耕地化肥施用负荷量集中于225-675 kg/hm2,2005与2010年则在411-675 kg/hm2和>675 kg/hm2两级较为集中,高负荷量值呈增加趋势,高负荷量地区由南至北范围扩大;县域化肥施用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空间聚集分布显著;3个年份中,热点区范围由北到南移动、先收缩后扩大,冷点区则表现为由西向东迁移、发展变化;各类驱动因素对不同时间、地区化肥施用的影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