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3)
2023(14467)
2022(12228)
2021(11428)
2020(9346)
2019(21961)
2018(21232)
2017(39717)
2016(21582)
2015(24516)
2014(24330)
2013(24101)
2012(22362)
2011(20044)
2010(19718)
2009(17844)
2008(17473)
2007(15125)
2006(12649)
2005(11066)
作者
(60997)
(51413)
(50998)
(48683)
(32422)
(24702)
(23304)
(20179)
(19513)
(18154)
(17599)
(17290)
(16119)
(16077)
(16029)
(15796)
(15613)
(15195)
(14815)
(14803)
(12595)
(12575)
(12553)
(11815)
(11740)
(11576)
(11269)
(11068)
(10299)
(10254)
学科
(94052)
经济(93973)
管理(60294)
(57705)
(46198)
企业(46198)
方法(43437)
数学(38942)
数学方法(38478)
(26324)
(23874)
中国(23596)
地方(20862)
(20598)
贸易(20593)
业经(20267)
(20082)
(19677)
农业(17527)
环境(17347)
(15072)
技术(14333)
(14120)
财务(14077)
(14075)
财务管理(14037)
(13848)
企业财务(13270)
产业(13066)
(12560)
机构
学院(302520)
大学(300180)
(128395)
经济(126007)
管理(118429)
理学(102820)
研究(101919)
理学院(101703)
管理学(99929)
管理学院(99380)
中国(76111)
科学(62988)
(62319)
(56800)
(51208)
(50296)
(48689)
中心(48502)
业大(46309)
研究所(46108)
财经(45500)
(41382)
农业(40288)
经济学(39859)
(39008)
师范(38577)
(37727)
北京(37719)
经济学院(36337)
(35357)
基金
项目(212279)
科学(168273)
基金(155062)
研究(153517)
(135639)
国家(134580)
科学基金(115896)
社会(98308)
社会科(93434)
社会科学(93410)
(84531)
基金项目(82511)
自然(75344)
自然科(73534)
自然科学(73515)
自然科学基金(72175)
(70727)
教育(70152)
资助(62660)
编号(61556)
重点(48697)
成果(47854)
(47569)
(46987)
(44849)
课题(42290)
创新(42030)
科研(41509)
国家社会(41161)
教育部(40059)
期刊
(133878)
经济(133878)
研究(83322)
中国(55630)
学报(47210)
(45223)
(44875)
科学(43854)
管理(41071)
大学(35812)
学学(33938)
农业(31063)
教育(27835)
技术(27704)
(24325)
金融(24325)
业经(23038)
经济研究(21959)
财经(21637)
(18666)
问题(18246)
(17158)
(16382)
技术经济(15484)
统计(15446)
资源(15133)
(14475)
(14045)
商业(13954)
科技(13893)
共检索到43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俊文  
根据江西省1992—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西省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的排序不一致,产业部门的向后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隐含碳排放影响极大。然后,根据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对产业部门进行分类,将产业部门划分为高碳排放部门、隐含高碳排放部门和低碳排放部门,并对不同类型产业部门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高碳排放部门的能源消耗,优化隐含高碳排放部门的中间投入以及合理协调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奕,赵伟祥  
浙江省产业结构投入产出特征分析张奕,赵伟祥一、投入产出关系先讨论n个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设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最终产品向量,X为社会总产品向量,令y=(y1,y2,…yn)’,X=(X1,X2,…Xn)’分别为Y和X对应的结构向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冒小栋  冯梦思  
利用投入产出法,分别从前向、后向关联、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等方面分析江西省建筑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以此判断江西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江西省的建筑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需求拉动效应较强而供给推动效应较弱,与第二产业的互动关联最为密切,江西省建筑业属于需求拉动型而非供给推动型产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冒小栋  冯梦思  
利用投入产出法,分别从前向、后向关联、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等方面分析江西省建筑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以此判断江西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江西省的建筑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需求拉动效应较强而供给推动效应较弱,与第二产业的互动关联最为密切,江西省建筑业属于需求拉动型而非供给推动型产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波  周葵  安丹  
文章借鉴产业关联度分析公认的主要指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思想,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在开放经济下构建中国产业部门及其CO2排放的关联度指标,并利用Matlab计量软件测算28个行业及其CO2排放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影响力系数和CO2排放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集中在第二产业,且以制造业居多;(2)产业感应度系数和CO2排放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也集中在第二产业,且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3)通过对产业部门及其CO2排放的关联度的综合分析发现:弱辐射强制约产业大多数为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强辐射强制约产业以"中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米强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十多年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储蓄支撑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产品大量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2000年后我国的消费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解决国内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振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重中之重。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国内消费与产业各部门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我国扩大居民消费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云  
文章以安徽省各产业部门投资的经济影响力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徽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对安徽省各产业部门的投资倍数、敏感度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了测算,对投资于各产业部门产生的总产值和增加值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投资经济影响力最强的产业部门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代表性第三产业部门的影响力也较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云  
文章以安徽省各产业部门投资的经济影响力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徽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对安徽省各产业部门的投资倍数、敏感度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了测算,对投资于各产业部门产生的总产值和增加值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投资经济影响力最强的产业部门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代表性第三产业部门的影响力也较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新建  谢奉军  
当前工业园区正日益成为引领江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为深入了解工业园区的发育状况,文章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对江西省园区经济系统的各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伟才  何雁  吴艳霞  
文章以2009年江西省各地区卫生统计年鉴和各县市卫生统计公报为依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分析了江西省120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情况,得到了120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上升幅度在70%~90%左右;生产排放系数下调10%的减排效果为8.76%,下调15%带来的可能减排效果为13.14%。通过行业减排目标控制的减排政策效果不太显著,但随着政策目标的严格程度上升有所改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差异化行业减排对策的制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经济影响力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绝大部分都只是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并没有分析文化产业在最初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构成情况,也没有进行动态比较研究,而且在文化产业的具体外延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例,分别研究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杨涛  
本文以中国1997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核算了CO_2排放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1997年CO_排放总量为381788.56万t,强度为5.04t/万元。2007年CO_2排放总量为775346.15万t,强度为4.23t/万元。10年间,CO_2排放强度降低近2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促使CO_2排放强度降低的因素分解为4种效应,即能源效率因素、能源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增长方式效应。计量结果表明,部门单位产出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和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造成CO_2排放强度下降的因素,其中以前者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变化是促使CO...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捷  赵秀娟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证明了在经济增长率及技术进步率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来推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广东省作为案例,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广东省28个产业的经济关联与碳排放关联,根据这两种关联的差异选择出需要限制发展和需要鼓励发展的产业组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设置不同情景,对广东省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在综合权衡碳排放关联和经济关联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广东省可以在保持总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实现降低碳排放与保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双重目标:而且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越大,预期碳排放减少和GDP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主要启示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