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3)
2023(5993)
2022(5424)
2021(5074)
2020(4372)
2019(10648)
2018(10473)
2017(20752)
2016(11706)
2015(13200)
2014(13494)
2013(13603)
2012(13162)
2011(11908)
2010(12130)
2009(11381)
2008(11484)
2007(10576)
2006(9058)
2005(8196)
作者
(36077)
(30315)
(30251)
(28993)
(19366)
(14842)
(13953)
(11964)
(11593)
(10965)
(10454)
(10449)
(9847)
(9743)
(9737)
(9675)
(9596)
(9134)
(9067)
(8973)
(7780)
(7714)
(7513)
(7100)
(7016)
(6906)
(6899)
(6684)
(6210)
(6142)
学科
(54077)
经济(54039)
(30089)
管理(29693)
方法(26023)
数学(23512)
(23340)
企业(23340)
数学方法(23326)
(14913)
地方(13704)
(13594)
中国(12658)
(12559)
(10098)
(9902)
贸易(9900)
业经(9711)
农业(9700)
(9548)
(8264)
财务(8250)
财务管理(8227)
企业财务(7788)
(7715)
(7497)
(7473)
金融(7471)
银行(7469)
地方经济(7338)
机构
大学(173888)
学院(173025)
(72270)
经济(70796)
管理(64184)
研究(61817)
理学(55202)
理学院(54465)
管理学(53455)
管理学院(53125)
中国(46007)
科学(40358)
(37817)
(34743)
(33221)
(32792)
(32451)
研究所(30458)
业大(29041)
中心(28471)
农业(27503)
财经(25802)
(23327)
(23195)
师范(23044)
北京(22861)
经济学(22608)
(22262)
(21374)
(20749)
基金
项目(114820)
科学(89214)
基金(82549)
研究(80710)
(72973)
国家(72399)
科学基金(60654)
社会(50021)
社会科(47402)
社会科学(47381)
(46511)
基金项目(44472)
自然(40345)
自然科(39326)
自然科学(39312)
自然科学基金(38609)
(38542)
教育(37063)
资助(34299)
编号(32575)
重点(26835)
成果(26380)
(25735)
(25555)
(23023)
课题(23001)
科研(22721)
计划(22005)
创新(21703)
教育部(21271)
期刊
(79469)
经济(79469)
研究(48648)
中国(31508)
学报(30741)
(29828)
科学(27457)
(26043)
大学(22083)
学学(20966)
管理(20843)
农业(19643)
(15436)
金融(15436)
教育(14913)
技术(14550)
业经(13197)
财经(12950)
经济研究(12510)
问题(11203)
(11077)
(10933)
资源(9461)
技术经济(9414)
(8835)
统计(8751)
商业(8525)
(8511)
理论(8391)
(7747)
共检索到25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秀萍  许晓岗  王璐  李垚  
【目的】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南方铁杉的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对揭示南方铁杉的演替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南方铁杉种群进行样地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分析、静态生命表编制、生存分析、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和点格局分析探索了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南方铁杉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减少和后期衰退的特点。(2)时间序列预测未来3、6和9个龄级时间后南方铁杉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逐渐增加,南方铁杉幼年个体数相对丰富,老龄级树有较充足的后备资源得以补充,种群能自然更新。(3)南方铁杉种群整体在小尺度(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盼盼  曾利剑  雷平  胡丹丹  李锦隆  王满堂  钟全林  
【目的】分析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阐明不同生活型(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树种新鲜叶和凋落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再吸收效率,为揭示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对植物生活型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南方铁杉天然林内主要树种的新鲜叶和凋落叶,测定叶片碳(C)、氮(N)、磷(P)含量,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方法对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新鲜叶与凋落叶中N、P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生活型对叶片N、P含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南方铁杉天然混交林中,落叶和常绿两生活型树种间的新鲜叶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落叶树种N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P<0.05);但两生活型树种间的凋落叶C、N、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新鲜叶C∶N和C∶P均表现为落叶树种显著低于常绿树种(P<0.05),但N∶P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凋落叶C∶N、N∶P和C∶P均显著大于新鲜叶,但其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3)常绿树种新鲜叶N与P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凋落叶N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凋落叶P含量与新鲜叶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4)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间叶片N、P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二者均有较高的P再吸收效率。【结论】落叶树种新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两生活型树种间的N、P再吸收效率无显著差异。生活型对凋落叶N和P含量相关关系斜率未产生影响;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活型树种具有不同的养分获取策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晓鸣  黄耀坚  张艳辉  吴久玲  陈仁华  刘国富  黄长兵  谭荣锋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残遗与濒危树种南方铁杉植物群落历经了6年的调查,共采集了123种外生菌根,经显微与超显微技术鉴定了84种,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在同一树种中菌根类型最多的记录.它不仅证明了武夷山地区的菌物区系由于处于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位置上,而且从区系成分上据有温热两带俱全的特点,因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并从共生菌的角度再度揭示了物种协同进化的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松林  毛夷仙  胡尔夷  雷平  袁荣斌  邹思成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研究区布设总长度约80 km的调查样线7条。2)繁殖季节前期套脚捕捉法。于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捕捉标记黄腹角雉个体26只。3)红外相机照相法。2010年4月—2014年8月,选择82个地点安装红外线触发照相机,每个位点监测时间不少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云钦   林文俊   陈世品   范敦锦   傅榕榕   游巍斌  
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海拔1 300~1 600 m且处于同一坡面上的4个固定样地(40 m×50 m),采用点格局方法比较分析了各海拔梯度下不同林层(受光层和非受光层)优势种群的空间点格局。(1)武夷山典型针阔混交林4个样地全林树木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均呈倒“L”型,幼龄树木占比大,种群垂直连续性好,径级结构和群落更新良好;黄山松、格药柃和马银花是4个针阔混交林样地均存在的优势树种。(2)随着海拔的升高,上述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在30~50 m尺度上均匀分布增加。(3)在受光层中,这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呈现集群分布增加的趋势,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非受光层中,马银花在0~30 m尺度上的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药柃在0~30 m尺度上既有集群分布也有随机分布,30~50 m尺度上的均匀分布减少,随机分布增加。因此,随海拔升高,优势种群在0~30 m小尺度上的集群分布程度增加;非受光层的种群空间格局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受光层更为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龙华  厉月桥  陈珍明  曾平生  张利利  姚甲宝  周新华  刘素贞  邓宗付  
【目的】为天然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群落的人工促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江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主要分布区内选取东(婺源)、中(分宜)、西(铜鼓)和南(信丰)4个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分别设置3个30 m×20 m样地,共计12个样地,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和分析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以及空间格局。【结果】四个样地中重要值大于4%物种数量以信丰和婺源居多,铜鼓和分宜少,并即使在铜鼓和分宜群落中南方红豆杉占绝对优势,林下几乎无南方红豆杉幼苗。不同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均以信丰和婺源南方红豆杉群落较高,铜鼓次之,分宜的指数值最小。信丰和铜鼓表现为随径级增大物种丰富度先逐渐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但信丰在各个径级中物种丰富度均最大;分宜、铜鼓和婺源则随径级增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群落均存在较大比例南方红豆杉结实植株,但幼苗、幼树极少。各个南方红豆杉种群在小尺度上均表现为均匀分布,特别是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春英  林从华  洪伟  吴承祯  何春玲  陈莺娇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递减的速率在10~50m区间上较快,在50~500m区间的减少较慢;连接度、结合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曲线;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矢栅转换的像元尺度选择30m较为合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武夷山被誉为国家级的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现已被批为全国5A级旅游区;全国文化先进市。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1989年,八月被批准为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则焰  林文雄  陈志芳  刘金福  方长旬  张志兴  吴林坤  陈婷  
运用磷脂脂肪酸标记法(PLFA)研究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常绿阔叶林EBF、针叶林CF、亚高山矮林SDF、高山草甸AM)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不同海拔土壤中共检测到25种PLFA生物标记,EBF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逐渐下降。4个海拔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18:1ω9c,16:1ω7c,16:00和cy17:0。3种特征微生物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土壤中分布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放线菌分布量最小。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用不同指数表示,均呈现相似规律,即EBF>CF>SDF>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胡海清  陈炳荣  王国礼  
In order to preserve Wuyi Mountain effectively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y and landscape structure,the Wuyishan Scenery District,which was disturbed stronger than the other 3 parts of Wuyi Mountain,was chosen for the study,and its spatial pattern was studied by landscape ind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春平  伊贤贵  王贤荣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保护和开发野生早樱这一珍贵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种进行了调查。在野生早樱、木荷Schima superba与青冈栎Cyclobalanoposis glauca为优势树种的群落中,以其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采用相对优势度求得群落内的种间竞争系数,并用Lotka-Volterra方程研究了该群落中优势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以野生早樱为优势的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群落演替,平衡状态时,野生早樱、木荷与青冈栎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65%,62.17...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若梅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农户调查结果分析孙若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偏北段的东南坡,总面积56527公顷。其中核心区34711公顷,科教区911公顷,试验区20845公顷。武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  吉挺  殷玲  陈国宏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武夷山中华蜜蜂群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测定个体的前翅长、前翅宽、前翅面积、肘脉指数、吻长和第3、4背板总长等形态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微卫星DNA标记与形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位点A088对前翅宽、前翅面积有显著影响;位点Ag005 a对第3、4背板总长有显著影响;AP043、AT101对前翅长有显著影响;AP297对吻长有显著影响(P<0.0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辉  曹爱红  吴慧珍  张静娴  闫淑君  
中国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进行。通过三个行为影响力较高的国家公园利益方的博弈分析和武夷山的实证分析,构建了三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了模型均衡点分析、稳定性讨论和动态相位图绘制,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演化博弈成本和奖惩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公园的相关利益者在特许经营过程中是较复杂且多元化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博弈在现有研究假设下难以实现局部均衡稳定,均衡策略与企业的收益无直接关系;企业与社区博弈的稳定情况有四种,仅当社区居民福利(P)与经济利益(G)之和大于其他途径收益(H)时,博弈向优化状态(参与,国家公园保护性开发模式)演化;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监督成本为6 430.85万元,干预机制下的稳定条件为奖励收益大于1.1亿元且中央政府惩罚大于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松林  袁荣斌  毛夷仙  
为了全面反映武夷山脉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探讨建立以自然地理单元"山脉"为管理单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综合分析了江西、福建2省武夷山脉范围的爬行动物资源的研究成果,并采用G-F指数法进行多样性测度评估。结果显示:武夷山脉分布有爬行动物2目14科53属92种,其中广泛分布于全境的有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等9种,局限分布于1个地理省的有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股鳞蜒蜥Sphenomorphus incognitus、尖尾两头蛇Calamaria pavimentata等15种。区系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