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3)
- 2023(16941)
- 2022(14127)
- 2021(12942)
- 2020(10662)
- 2019(24422)
- 2018(24564)
- 2017(46486)
- 2016(25719)
- 2015(28886)
- 2014(29071)
- 2013(28743)
- 2012(26663)
- 2011(24163)
- 2010(24196)
- 2009(22160)
- 2008(21613)
- 2007(19167)
- 2006(17297)
- 2005(15664)
- 学科
- 济(108183)
- 经济(108062)
- 管理(70151)
- 业(67834)
- 企(54273)
- 企业(54273)
- 方法(42239)
- 数学(35878)
- 数学方法(35484)
- 中国(33120)
- 农(31139)
- 地方(29091)
- 业经(25769)
- 学(24833)
- 财(23331)
- 农业(20931)
- 制(19627)
- 贸(18766)
- 贸易(18751)
- 易(18058)
- 环境(17301)
- 理论(17162)
- 银(17089)
- 银行(17022)
- 和(16981)
- 融(16758)
- 金融(16755)
- 技术(16731)
- 发(16416)
- 行(16392)
- 机构
- 大学(365431)
- 学院(363508)
- 济(142233)
- 管理(138947)
- 经济(138941)
- 研究(132333)
- 理学(118963)
- 理学院(117504)
- 管理学(115306)
- 管理学院(114677)
- 中国(97877)
- 科学(84364)
- 京(81048)
- 所(68574)
- 农(66433)
- 财(64253)
- 研究所(62480)
- 江(59512)
- 中心(58611)
- 业大(57243)
- 农业(51922)
- 北京(51234)
- 范(50874)
- 财经(50502)
- 师范(50285)
- 院(48477)
- 经(45811)
- 州(45640)
- 省(41990)
- 经济学(41627)
- 基金
- 项目(247555)
- 科学(193264)
- 研究(179192)
- 基金(176976)
- 家(156181)
- 国家(154816)
- 科学基金(131056)
- 社会(111172)
- 社会科(105041)
- 社会科学(105012)
- 省(98344)
- 基金项目(93653)
- 自然(85887)
- 自然科(83815)
- 自然科学(83791)
- 划(82874)
- 自然科学基金(82287)
- 教育(81500)
- 编号(73001)
- 资助(72720)
- 成果(59816)
- 发(56741)
- 重点(56322)
- 部(53388)
- 课题(51964)
- 创(51118)
- 创新(47707)
- 科研(47138)
- 计划(45290)
- 国家社会(45015)
- 期刊
- 济(166522)
- 经济(166522)
- 研究(111066)
- 中国(79449)
- 学报(62529)
- 农(61539)
- 科学(57105)
- 管理(53380)
- 财(46418)
- 大学(46415)
- 教育(45446)
- 学学(43422)
- 农业(42366)
- 融(33664)
- 金融(33664)
- 技术(31967)
- 业经(28399)
- 经济研究(25848)
- 财经(24203)
- 业(22102)
- 问题(21777)
- 图书(20853)
- 经(20659)
- 科技(18533)
- 技术经济(17513)
- 版(17276)
- 理论(17087)
- 资源(17023)
- 现代(16858)
- 商业(16147)
共检索到55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谢元态 翁贞林 刘克春 刘小春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法制建设、重要要素聚集功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立健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宁媛媛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重视城镇发展的动力培育,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沈阳市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集聚要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产城"深度融合。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互动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镇化 协调性 耦合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明 曾芳 陶春元 杨涛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支撑、互为依托。近些年,由于承接产业转移,江西沿江区域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整体的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整体上,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各行其道。通过对江西沿江区域各县市区UR/IR的测算,判断出该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性仍比较差,并对该区域进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并就联动发展机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联动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海平 肖地楚 朱佩芬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测度了郴州市11个县域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总体上处于"双低型"协调发展状态或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空间分布上,处于低水平协调度状态或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郴州市主要交通干线途经地区,而协调度高的县域则分布于郴州市边缘地区,究其原因是新型工业化水平影响了两者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据此提出了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提升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协调发展 郴州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翠翠 杨凤娟 郭庆然 陈政
文章通过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1996—2018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从勉强协调逐渐演变为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说明三者协调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给出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奇中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各行其道,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质量,推动"四化"同步,就必须找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切入口,加快政策和体制创新步伐,打通两者互动发展的阻碍,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和供给能力,实现两者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结构调整 改革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丽娟
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突出"新型"和"互动",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18个地市新型"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市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相近,在"新型"要素上相差悬殊;四川各市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寻求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 区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谷人旭 钱志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敬岳 张光宏 胡银花
本文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对两者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规模方面(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小于产业城镇化,而在发展速度(城镇化增长率)方面,前者却远快于后者;对比2005和2015年,省域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由空间分异明显向空间分异弱化转变;产业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城镇化对产业城镇化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针对目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之间的非协调状况,应注重将抑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粗放利用和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结合,切实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长海 刘梦岩
城镇化与工业化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仍较低。通过测度得出:保定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虽近些年滞后状况有所缓解,但滞后态势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必须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
关键词:
保定市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 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志刚 华淑名
本文在阐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新疆2000—2012年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且两者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工业化弹性系数为0.9991,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2000—2005年的高耦合度是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协调性较低,2005—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性过渡到中级协调状态,并逐年缓慢递增。在未来十几年内,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将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并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培育我国内需的突破口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由于居民"吃、穿、用"方面的绝大多数产品来源于工业生产,而"住、行、学"方面的主要产品只能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实现,因此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培育我国内需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包含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得出,2005-2012年我国各省份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小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导致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且在省际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非参数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