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3)
2023(4971)
2022(4208)
2021(3813)
2020(3208)
2019(7674)
2018(7286)
2017(14034)
2016(7219)
2015(8108)
2014(8037)
2013(8102)
2012(7765)
2011(6879)
2010(7083)
2009(6499)
2008(6567)
2007(6045)
2006(5429)
2005(5000)
作者
(20394)
(16967)
(16673)
(15939)
(11163)
(8103)
(7759)
(6686)
(6520)
(6375)
(5879)
(5810)
(5659)
(5645)
(5325)
(5295)
(5230)
(5053)
(4961)
(4719)
(4436)
(4347)
(4103)
(4059)
(3988)
(3848)
(3813)
(3625)
(3469)
(3324)
学科
(38121)
经济(38101)
(21174)
管理(18995)
(18966)
企业(18966)
地方(13395)
方法(11648)
业经(10812)
(9954)
中国(9380)
产业(9209)
数学(8321)
数学方法(8178)
地方经济(7627)
农业(6528)
理论(6406)
技术(6168)
(6111)
(6024)
贸易(6019)
(5927)
(5740)
(5728)
结构(5352)
(5275)
(5207)
关系(5113)
(4862)
(4605)
机构
学院(105019)
大学(102463)
(44449)
经济(43590)
管理(40767)
研究(37470)
理学(34831)
理学院(34373)
管理学(33790)
管理学院(33551)
中国(26741)
(23592)
(22917)
科学(21553)
(18344)
(18270)
研究所(16510)
中心(16328)
(15728)
师范(15597)
(14543)
财经(14363)
(14330)
(13965)
北京(13349)
业大(13187)
(12724)
经济学(12579)
师范大学(12378)
(12058)
基金
项目(68083)
科学(54696)
研究(52755)
基金(48151)
(40820)
国家(40458)
科学基金(35258)
社会(34080)
社会科(32440)
社会科学(32432)
(29028)
基金项目(25248)
教育(23455)
(22685)
编号(21876)
自然(21335)
自然科(20798)
自然科学(20795)
自然科学基金(20447)
资助(19123)
成果(17768)
(17193)
课题(16181)
重点(15903)
(14702)
(14609)
发展(14551)
(14475)
(14317)
创新(13458)
期刊
(56360)
经济(56360)
研究(32138)
中国(23823)
管理(18387)
教育(14127)
科学(14071)
(13673)
(13447)
学报(12913)
业经(10867)
大学(10295)
技术(10207)
学学(9348)
农业(9268)
(8572)
金融(8572)
经济研究(8494)
问题(7309)
财经(7215)
(6437)
(6437)
图书(5998)
商业(5968)
现代(5910)
(5896)
论坛(5896)
技术经济(5701)
资源(5595)
(5558)
共检索到16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饶志华  肖静  
在文化产业领域对接一带一路,是江西文化产业抢抓机遇,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文化产业存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等与一带一路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塑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主动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饶志华  肖静  
在文化产业领域对接一带一路,是江西文化产业抢抓机遇,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文化产业存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等与一带一路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塑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主动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饶志华  晏志伟  
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是文化产业品牌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江西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潜力、文化市场活力、文化品牌意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一带一路"日益广泛深入的背景下,江西要把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突出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品牌深度融合;扩大对外交流,助力文化产业品牌走向国际,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骆嘉  
从"走出去"民营企业的成立时间、注册地区、注册资本、核准年份、投资区域、资金来源、行业归属和投资领域等角度,回顾近15年来江西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历程。通过调研问卷梳理上规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因和形式,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探寻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制约因素,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挖掘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江西民营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民营企业应修炼"内功"、加强彼此合作、开拓"走出去"思路,政府部门、工商联、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投资中介同样应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魁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顺应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精神属性,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一带一路"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分析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魁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顺应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精神属性,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一带一路"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分析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许蔓  
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非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同非洲各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再升级。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习近平主席"真、实、亲、诚"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逐渐落实以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八大行动",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高。其间,需要中非携手解决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难以持续、失衡和不对称的三大问题,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容克计划"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合作机制走向纵深,双边关系达成共识等。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来自贸易壁垒、投资限制、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成员国利益分化等方面。当前,两大战略对接应进一步扩大利益交汇点,大力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激发投资合作潜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多层次合作机制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共享,并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和对接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鸣  
国家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方案的落地给太仓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太仓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立足长江经济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将太仓港建成国际江海联运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实现了太仓港的整体跨越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卫红  陆天鹏  岳晓伟  
本文首先分析物流效率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影响,然后基于两者涵盖的25省物流相关的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了相关省份的物流效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物流效率总体上要高于"一带一路"重点省市;东部省市的物流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西南和东北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共同涵盖的省市,重庆和云南两省的物流综合效率偏低。存在物流短板的省市将会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充分发挥DEA有效省市的带头作用、优化边远地区物流资源配置、完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