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1)
2023(6364)
2022(5289)
2021(4567)
2020(3583)
2019(8017)
2018(7384)
2017(13241)
2016(7534)
2015(8060)
2014(8092)
2013(7883)
2012(7581)
2011(6877)
2010(6922)
2009(6334)
2008(5969)
2007(5336)
2006(4744)
2005(4314)
作者
(23749)
(19938)
(19577)
(18495)
(12292)
(9558)
(8702)
(7630)
(7615)
(6986)
(6958)
(6813)
(6370)
(6317)
(6211)
(6066)
(6033)
(5869)
(5845)
(5742)
(5081)
(4917)
(4720)
(4540)
(4492)
(4424)
(4346)
(4221)
(3897)
(3861)
学科
(35192)
经济(35178)
管理(21449)
(16436)
地方(16225)
(12543)
企业(12543)
环境(11689)
方法(10621)
地方经济(9871)
(9197)
(9074)
中国(9069)
数学(8883)
数学方法(8817)
(7278)
业经(7236)
农业(6462)
(6214)
(5856)
资源(5584)
(5422)
贸易(5414)
规划(5329)
(5202)
环境规划(5157)
(5144)
(4697)
金融(4696)
(4360)
机构
学院(107188)
大学(104640)
研究(43375)
(42517)
经济(41628)
管理(38661)
理学(33134)
理学院(32626)
管理学(32058)
管理学院(31878)
中国(30790)
科学(28901)
(23573)
(23068)
(22914)
研究所(21369)
(20997)
中心(19489)
业大(17856)
(17397)
农业(16611)
(16586)
(16459)
师范(16293)
(15479)
(14276)
科学院(14115)
北京(13719)
财经(13571)
师范大学(13287)
基金
项目(79147)
科学(63255)
基金(56494)
研究(56118)
(51144)
国家(50789)
科学基金(43099)
社会(36080)
社会科(34252)
(34245)
社会科学(34242)
基金项目(30699)
自然(28454)
(27703)
自然科(27657)
自然科学(27650)
自然科学基金(27096)
教育(24119)
编号(21821)
资助(21522)
(19829)
重点(19549)
成果(16736)
课题(16519)
(16340)
(16261)
发展(15624)
计划(15566)
创新(15485)
(15462)
期刊
(49490)
经济(49490)
研究(29686)
中国(23642)
学报(19427)
(18264)
科学(17455)
管理(14034)
大学(13573)
农业(12891)
学学(12889)
(12328)
教育(11727)
资源(9690)
技术(8680)
业经(8303)
(8284)
金融(8284)
(7865)
经济研究(7568)
财经(6058)
问题(6030)
科技(5985)
(5376)
(5272)
(5256)
(5131)
图书(5096)
技术经济(4775)
商业(4713)
共检索到16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佳文  薛强  郭科  赵元艺  柳建平  
对研究区土壤中Cu、Pb、Zn、Cd、As、Hg及Cr这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以了解重金属对该区的污染状况。采用Borda模糊决策方法评价,并建立预测和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大坞河流域土壤整体质量良好,只是在中下游地区靠近河岸处有部分轻度污染;在大坞河流域部分地区土壤已经受到Cu、As、Hg污染,并且在未来60年内,在其他地区可能还会受到这些元素污染;中下游靠近河岸处发出污染预警,下游离河岸较远的2个取样点发出缓慢恶化预警,其他取样点发出迅速恶化预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何彬彬  张成江  
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可以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德兴铜多金属矿山及矿集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在德兴地区4 800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330个。同时,采用X荧光光谱法、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Zn、Cu、Pb)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As、Hg、Cd、Cr、Zn、Cu和Pb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70~1 109、0.015~5.430、0.035~13.5、7~236、22~1 770、5~4 390和15~1 685 mg/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东  张楚儿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文奖  侯平  张伟  梁立成  俞飞  
为揭示温州鳌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分别采集该河流的表层底泥与河岸土壤,合计31组,共62个样品。样品经处理后使用光谱仪X-MET 7000测量重金属质量分数,使用土壤背景值、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潜在生态评价法分析其中的重金属铬、铜、锌、镍和铅质量分数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除铅外,河岸土壤与表层底泥中的其他4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温州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0.05),海口涌潮河水回流是主要原因,而底泥中镍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岸边土壤(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又升  何圆球  王兴祥  李成亮  
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匀密集布点采样的基础上,从268个土壤样品中挑选其中“清洁”红壤48个和“清洁”水稻土78个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江西省鹰潭红壤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50 mg/kg、Cd为0.105mg/kg、As为10.4 mg/kg、Cr为47.9 mg/kg、Cu为24.1 mg/kg、Pb为25.7 mg/kg;水稻土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63 mg/kg、Cd为0.100 mg/kg、As为4.3 mg/kg、Cr为42.3 mg/kg、Cu为25.7 mg/kg、Pb为27.1 mg/kg;与以前研究提出的背景值相比,本研究提出的鹰潭红壤Cd和Cu含量的背景值分别提高了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力  张弛  滕浪  黄会前  付天岭  李相楹  何腾兵  
【目的】为了解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27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判断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土壤中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51、32.79、160.78和29.61 mg/kg,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Zn>Pb>Cr>Cu,地积累指数依次为为Cd>Zn>Cu>Pb>Cr,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4.42。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Cd>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8.87,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Cd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94%,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结论】土壤受到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其中Cd为重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Pb、Cr和Cu为于无污染。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农业运输源、交通污染源、自然活动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颖  韩晓日  孙杉杉  王帅  赵立勇  
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经过28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8种重金属元素(Cd、Cr、Cu、Ni、Pb、Zn、Hg、As)含量进行测定,并以该区土壤环境质量背景值和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标准,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背景值为准,各小区的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有上升趋势,综合评价结果为P综合=29.64,受Pb的影响总体累积程度很高;按照二级标准,Cd是8种重金属中唯一超标的元素,P值在2.25~2.64之间,其他元素P值范围是0.01~0.61,均未超标。从全区总体来看,综合评价结果为P综合=1.72,达到中度污染,应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伦  张德明  刘燕  
九阡李是地方早熟优良果树品种。为推广应用该品种,系统地检测了该品种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并对其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作出科学评价,同时检测了九阡李鲜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Cu、Pb、Cd、Hg、As的含量。结果表明:三都县九阡镇白庙村、水条村、水夕村,周覃镇水备村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无公害水果九阡李种植基地的选择和建立;其鲜果无有机氯农药残留,5种重金属在鲜果中的含量亦在合理的低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可行性支撑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根兴  成杰民  高建琴  刘世梁  郑金伟  
以江苏省吴县市农地为例,研究了高强度经济开发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除Zn接近背景值外,Cu、Pb全量已超过背景值;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土壤中Pb已显著高于农业环境;它们的有效态含量已达到丰富或过多的供应水平,且工业环境中显著高于农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化率显示工业发展对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的强烈污染冲击。这种20~30a尺度的土壤环境变化对水环境及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必须引起科学家和决策者的密切注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思宜  杨熙  王秀兰  冯仲科  贾文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定量描述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以永定河流域2009年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了适合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壤水分四个方面对永定河流域(河北—北京段)200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国兴  张婧钰  周桂芳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边界,分析其在不同时空下所体现出的生态安全等级转移规律及收敛特征,以期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状态-胁迫-免疫(SDI)模型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物元模型测算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边界;结合核密度曲线与莫兰指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传统马尔科夫链与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其时空转移规律,通过σ收敛与绝对β检验研究其收敛特征。【结果】本文界定了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边界值;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生态安全在时间上呈现波动型发展趋势,在地理位置上呈现“高-低-高”的分布格局;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转移具有路径依赖性和自身锁定效应,生态安全转变通常发生在相邻的等级之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差异性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下游与中值区的资源型城市追赶效应更为突出。【结论】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普遍不高的现状,在考虑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应分区制定发展政策;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等级转移规律,应注重生态安全等级较高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存在追赶效应的状况,在加强区域协调性发展的基础上应实现资源型城市互补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正   宋立国   王钱   刘相荣   孙启武   厚凌宇  
【目的】研究湿地松、杉木、桤木的种植对江西九龙山铁尾矿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该矿区及相似立地区域的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湿地松、杉木、桤木的根际、非根际土壤样品与根、茎、叶样品,通过ICP、AAS测定样品重金属质量分数,依据测定结果计算3种树木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分析其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分析3种树木根际、非根际土壤样品,探究各树种对应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1)3种树木对Hg、Cu、Pb、Zn的生物转移系数(BTF)均大于1,对Cr的BTF<1,表明其对Hg、Cu、Pb、Zn的转移能力强,对Cr的转移能力弱。杉木的BTF(As)>1,表明杉木对As的转移能力强。2)杉木对Hg、Pb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均大于1,表明杉木对Hg、Pb的富集能力好。相较于其他重金属,湿地松对Hg、Pb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桤木对Zn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表明湿地松对Hg、Pb的富集能力强,桤木对Zn的富集能力强。3)在门水平上,对照组(J1)中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45.55%),其次为变形菌门(12.11%)。在湿地松根际土(J2)和非根际土(J3)、杉木根际土(J4)、桤木根际土(J5)和非根际土(J6)中变形菌门最丰度最高(22.72%~44.56%),其次为酸杆菌门(13.49%~16.56%)。在属水平上,J1优势属为短根瘤菌属和纤线杆菌属,J2、J3、J4、J5、J6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优势属为短根瘤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结论】1)根据对3种树木对重金属的转移及富集能力的评估后,可以确定杉木、湿地松可作为Hg、Pb修复的先锋树种,桤木可作为Zn的修复树种与其间作。2)基于门、属2分类等级水平的分析,3种树木的根际、非根际土中优势微生物群落均为变形菌门,3种树木的种植均促进了土壤中变形菌门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增加,变形菌门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并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可有效提高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光辉  云琨  翁建兵  朱佳文  张勇  
采集了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沙圹村恢复区的代表性当季蔬菜(莴笋叶Fruticicolidae、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香葱Allium schoenoprasum、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废弃区的优势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3个研究区的土壤,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Mn、Pb、Zn含量。结果表明:开采区蔬菜Mn含量(8.3~84.5 mg/kg)明显高于恢复区(2.7~55.6 mg/kg),开采区和恢复区蔬菜都明显受到P...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浩  周春财  徐仲雨  王兴明  刘桂建  
以淮北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11个土壤样品,测定了Cr,Ni,Cu,Zn,Pb,As的含量,研究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环境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富集,其中Zn元素富集程度最高.Cu,Zn和Pb元素的富集是由煤炭开采、化肥使用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引起的,Cr和Ni元素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As的空间分布主要与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有关.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未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生态风险轻微,环境质量良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天祥  赵霏  刘新亮  朱捍华  朱奇宏  许超  张泉  黄道友  
小流域是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再迁移的基本景观单元,厘清其污染特征及来源是精准治污与科学治污的重要基础,然而小流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仍亟待加强。本研究以典型工业区周边小流域耕地为例,利用土壤调查和正定矩阵因子法(PMF)结合源排放清单法,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解析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受污染耕地主要分布在小流域中部工业企业密集区域以及小流域西南部,主要为Cd污染,污染点位比例为90.5%;As、Hg和Pb污染点位比例1.1%~6.3%,无Cr污染。表层土壤Cd和Hg累积明显,地质累积指数均值为1.41和0.87;而Pb、As和Cr地质累积指数均值均小于或接近0。灌溉水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当前耕地土壤主要污染物的输入途径中,Cd和Pb主要为大气沉降,占比71.0%~82.6%;As和Hg主要为大气沉降和灌溉水输入,占比39.0%~58.9%。农业投入品使用对耕地土壤Cd、Hg、As、Pb和Cr的输入通量占比较小,仅2.1%~18.7%。PMF模型分析显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土壤母质与工业企业混合源、工业企业源和农业源,相对贡献依次为38.8%、32.6%和28.6%,应加强涉重金属行业和畜禽养殖等企业重金属排放的监督管理与源头防控。因此,受体模型结合源排放清单法可有效解析小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结果对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精准识别和源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