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2)
- 2023(7208)
- 2022(6358)
- 2021(5865)
- 2020(5279)
- 2019(12368)
- 2018(12190)
- 2017(22770)
- 2016(13209)
- 2015(15299)
- 2014(15613)
- 2013(15629)
- 2012(15036)
- 2011(13604)
- 2010(13877)
- 2009(12969)
- 2008(13043)
- 2007(12119)
- 2006(10380)
- 2005(9177)
- 学科
- 济(54889)
- 经济(54836)
- 管理(33068)
- 业(30908)
- 方法(25163)
- 企(22873)
- 企业(22873)
- 数学(22445)
- 数学方法(22252)
- 农(16745)
- 地方(15687)
- 学(15673)
- 中国(13265)
- 财(12611)
- 农业(11150)
- 贸(10934)
- 贸易(10930)
- 易(10515)
- 业经(10299)
- 环境(9832)
- 制(9310)
- 和(9238)
- 融(7980)
- 金融(7977)
- 银(7932)
- 地方经济(7916)
- 银行(7882)
- 务(7488)
- 行(7487)
- 财务(7464)
- 机构
- 学院(194568)
- 大学(193896)
- 济(74625)
- 经济(72859)
- 研究(71743)
- 管理(69144)
- 理学(58584)
- 理学院(57797)
- 管理学(56590)
- 管理学院(56242)
- 中国(53091)
- 科学(49368)
- 农(44055)
- 京(43906)
- 所(39326)
- 业大(36918)
- 研究所(36191)
- 江(36122)
- 农业(34547)
- 财(33368)
- 中心(33262)
- 北京(27457)
- 院(26673)
- 财经(26369)
- 范(26017)
- 师范(25705)
- 省(25411)
- 州(24849)
- 经(23578)
- 农业大学(22673)
- 基金
- 项目(131892)
- 科学(99789)
- 研究(91379)
- 基金(91285)
- 家(82784)
- 国家(82120)
- 科学基金(66680)
- 省(54164)
- 社会(53716)
- 社会科(50652)
- 社会科学(50630)
- 基金项目(48964)
- 自然(45325)
- 划(45321)
- 自然科(43905)
- 自然科学(43886)
- 自然科学基金(43048)
- 教育(41370)
- 资助(38112)
- 编号(37448)
- 重点(31121)
- 成果(30377)
- 发(29439)
- 部(27942)
- 课题(27378)
- 计划(26777)
- 创(26082)
- 科研(26064)
- 科技(25279)
- 创新(24595)
共检索到289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霖 夏玉叶 侯学良 耿晓磊 江昕怡 江凤英 李振基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共有种子植物1 724种,隶属于194科732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186科719属1 708种。(2)区内种子植物科属的组成较为分散,植物成分较为复杂。在科的组成结构上,少种科的数量最多,占54.64%。但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是较大科,占总种类的29.23%。在属的组成结构上,则主要以少种属和单种属为主,分别占比32.79%和55.87%。(3)区内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热带分布类成分相对占优势,有297属,占总属数的40.57%。其次是亚洲分布类有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馨 刘传照 毛子军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种数的57.14%和80.00%,是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为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区域。在种子植物中,仅分布有1属的科有41科,其中只有1种的科为24科,仅含1种的属多达16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主要为世界广布(48.68%)、北温带分布(2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开森 邓元德 吕国梁 刘连勇
【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1)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599属1 237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有63种。2)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是壳斗科、冬青科、紫金牛科、五加科、樟科和山茶科。3)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R/T值1.45,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梁野山的R/T值(1.66)和虎伯寮的R/T值(2.68)。4)与梁野山、武夷山、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比较,在科级水平上相似性极高,均大于90%;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与梁野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分别是76.76%和61.86%。【结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较多;大科、大属优势现象明显,少种科、少种属数量占优势,区系分化较大,体现科属水平的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起源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梁野山的联系最为密切,与虎伯寮的和武夷山的联系较为疏远,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佳龙 史小华 张汝忠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15科、336属、61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10科329属608种。含10种以上的科共15科,单、寡种属共323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型36科,世界分布型34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1.30%和29.57%;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紧随其后,表现出区系过渡性的特点。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明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震
浙江省箬寮岘县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41科662属1 475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根据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浙江省其他自然保护区比较,认为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泛热带分布(20.9%)、北温带分布(19.7%)、东亚分布(16.1%)、热带亚洲分布(9.1%)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8.8%)等5个类型是组成箬寮岘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性属(52.2%)和热带性属(45.4%)所占比例大体相当。该区系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由热带性区系成分向温带性区系成分过渡的特点。同时,该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楼炉焕 金水虎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 15 5科 ,6 89属 ,1375种 ,8亚种 ,10 7变种 ,10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 7科 ,16属 ,18种 ,1变种 ;被子植物 148科 ,6 73属 ,136 7种 ,8亚种 ,10 6变种 ,10变型 ;栽培植物 6科 ,41属 ,6 9种 ,4变种 ,1变型 .扣除栽培种类 ,则古田山的自然分布种子植物有 149科 ,6 48属 ,142 6种 (包括种下分类等级 ) .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 ,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 ,并与周邻植物区系种类比较 ,认为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 ,珍稀特有植物多 ,起源古老 ,区系成...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区系分析 古田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吴东亮 吴乾隆 彭平平 郭晓贝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科物种数排序,筛选出居前30位科作为优势科,分析其物种数分布、分布型、单属科植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对优势科所属物种数从大到小排序,将前50位的属作为优势属,分析优势属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基于重点植物解说原则,筛选出雾灵山植物重点解说对象。
关键词:
植物区系 优势科 优势属 解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友均 杜华 邹大林 林秦文 路端正 崔国发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魏俊元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楠 刘兴双 杨鑫 关文彬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东南部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1科349属726种3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87科329属697种38变种。区内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居多,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6.1%,94.5%和96.3%。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成分比较丰富,以东亚成分、泛北极成分为主体,达乌里-蒙古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相对优势;区内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包含了19种不同类型,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关键词:
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 植物组成 区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江林 夏淋淋 王绪富 朱德安 袁正科
对康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共计36科77属202种(含变种),分别占湖南蕨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7.92%、51.68%和28.13%。其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5属以上的科有6个,含10种以上的属有4个。地理成分古老,联系广泛,在科、属的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8.33%和55.84%,而在种的地理成分上,热带成分(42.08%)略高于温带成分(40.10%),反映了该区蕨类植物种的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该区中国特有种较丰富,共有31种,但没有特有的科、属分布。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鹰嘴界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成林
天目山清凉峰共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包括种下等级)。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显著优势(占蕨类植物属总数的71.10%),但本区蕨类区系不属于熟带蕨类区系,而应划归耳蕨—鳞毛蕨类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以温带性成分占优势(占种子植物属总数的63.03%),也兼有热带性成分(33.54%),呈现亚热带特性。通过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揭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作为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的特征。
关键词:
植物区系地理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霆 丁立建 张佳蕊 陈燕 王德国 陈建伟 崔国发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
关键词:
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良民 刘晶晶 苗青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中条山中段,经调查该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9科464属887种。种子植物为112科455属870种,其中10属以上的科有10个,共215属411种;仅含1属的科有48科,其中1属1种的为29科。该区分布有较多的只含1种植物的属,有277属。科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61%)、泛热带分布(29.48%)和北温带分布(21.43%)。属种分布类型中温带成分占优势,各类温带分布属高达26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58%;各类温带分布种(不包括中国特有种)有482个,占该区总种数的55.4%。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种类丰富、起源古老、温带特性和过渡性明显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秉和 李登武 李文华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大科、大属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 13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09科453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05科444属1 118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区系联系广泛,是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五元 舒清态 李进宇
通过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01科,1 202属,3 517种,其中包括911个中国特有种。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温带分布科占25.33%。从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来看,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而温带分布属仅占25.79%;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性质。
关键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