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6)
2023(4261)
2022(3810)
2021(3689)
2020(3036)
2019(7237)
2018(7206)
2017(13710)
2016(7646)
2015(8761)
2014(8927)
2013(8626)
2012(7783)
2011(6716)
2010(6727)
2009(5923)
2008(5767)
2007(4743)
2006(4296)
2005(3731)
作者
(20729)
(17601)
(17100)
(16288)
(11269)
(8657)
(8010)
(7138)
(6669)
(6431)
(6316)
(6007)
(5943)
(5438)
(5410)
(5330)
(5330)
(5094)
(5012)
(4906)
(4276)
(4222)
(4201)
(4097)
(3990)
(3988)
(3854)
(3847)
(3554)
(3527)
学科
(29166)
经济(29143)
管理(15677)
地方(14081)
(13365)
(10152)
土地(8890)
(8779)
企业(8779)
(8072)
方法(7721)
中国(7702)
农业(7136)
数学(6898)
数学方法(6760)
地方经济(6121)
(5442)
环境(5397)
(5383)
业经(5161)
城市(4944)
经济学(4394)
(4168)
资源(3904)
问题(3825)
(3767)
发展(3727)
(3722)
(3685)
城市经济(3680)
机构
学院(94852)
大学(92753)
研究(34808)
管理(34521)
(31828)
经济(30754)
理学(28683)
理学院(28169)
管理学(27568)
管理学院(27379)
中国(26385)
科学(23539)
(22285)
(21561)
(18839)
(17344)
中心(17249)
业大(16621)
研究所(15778)
(15288)
师范(15110)
农业(14527)
(14282)
(14080)
(13954)
(13409)
北京(12934)
师范大学(12268)
技术(11281)
资源(10930)
基金
项目(67664)
科学(51887)
研究(49157)
基金(46304)
(41116)
国家(40757)
科学基金(34396)
(28861)
社会(28650)
社会科(26874)
社会科学(26867)
基金项目(25964)
(23762)
自然(23618)
自然科(22857)
自然科学(22847)
自然科学基金(22351)
教育(21665)
编号(20626)
资助(18079)
成果(15846)
(15731)
重点(15418)
课题(15380)
(13931)
(13556)
(13086)
计划(12810)
科研(12675)
(12452)
期刊
(42937)
经济(42937)
研究(26584)
中国(25527)
(17063)
科学(15114)
学报(14197)
管理(12017)
农业(11506)
(11398)
教育(11155)
大学(10411)
资源(9984)
技术(9885)
学学(9624)
业经(7496)
(6777)
(6536)
金融(6536)
(6339)
国土(6007)
城市(5941)
问题(5828)
土地(5471)
图书(5447)
现代(5259)
(4964)
(4906)
科技(4852)
经济研究(4624)
共检索到150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慎敏  金晓斌  张培刚  周寅康  
本文在分析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将地形图中等高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后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Natural Neighbor插值处理,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同时对高程点文件进行操作,生成三维地形模型,对项目区地形进行模拟,并分别从开发整理适宜性评价、项目规划择优以及项目工程设计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应用GIS技术构建地形破碎区三维地形模型,可为进行该类项目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择优、工程设计等工程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可以克服项目设计中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林  张鸿辉  王慎敏  周寅康  
研究目的: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旨在为优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实施,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GIS为支撑,建立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土地整理生态评价为提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论: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可实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李正  白中科  郭义强  邱杰  王国茹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必然引起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保护研究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土地整理融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是未来土地整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以贵州省荔波县板寨河头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农田斑块、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促进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宇珠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志昂  程久苗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晓坤  陈百明  
研究目的:建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土地整理的生态影响。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评价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包括景观分类、数据处理和景观指数选择三方面内容;(2)整体景观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观变得更规则、结构更简单,但景观多样性下降;(3)景观类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变了耕地、坑塘、农村居民点、道路及沟渠等景观类型的特性,一方面可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坑塘等景观的生态作用。研究结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反映土地整理生态效应的方法,可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王自威  王金满  靳取货  刘园秋  
东北黑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受漫岗地形、过度利用、降水集中等因素影响,该区土壤正面临着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盐渍化等问题困扰。科学开展并实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现阶段平整土地,重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和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镇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人与自然和谐观的指导下,问题导向和框架导向相结合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模式;在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居民点整治、育秧控温、黑土保育等工程布局;并针对冻期长、极端低温低,冻融交替致道路、渠道和桥涵等损毁这一寒地黑土区特有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强  曲福田  
研究目的:探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确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研究结果:对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确定进行实证分析,按照本文讨论的技术路线,运用综合评分法等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方案的评价选优,较科学合理地确定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西科  杨锦绣  冉彬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效益评价和项目后评价的状况,从项目的业务绩效、财务绩效、效益绩效出发,运用AHP-FCE评价方法原理建立了一套适合政府财政投资项目的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成都市温江区土地整理项目具体实例对其土地整理项目的各项绩效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此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验证结论可信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冷敏华  徐梦洁  
20世纪90年代,中东欧国家经历了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农地改革。农地改革中农地私有化,将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村人口,使合作社以及国有农场解体成小型的私有农场,造成了农地破碎化等诸多问题,于是土地整理被提上议程。阿尔巴尼亚是经济最不发达的中东欧国家之一,该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特点,也使得其农地私有化进程有别于其他中东欧国家。本文首先简述了阿尔巴尼亚农地私有化的过程和结果,其次对农地破碎化的起因、现状和影响加以阐述,介绍了相关的土地整理项目和试点,最后通过总结阿尔巴尼亚在农地整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中国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林峰  朱德举  刘黎明  付海英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以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斑块多样性(斑块大小和数量、斑块形状)、景观类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景观格局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等指标,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景观多样性的变化:项目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基质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斑块类型和数目明显减少,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降低,土地集中连片,优势度和聚集度增加,项目区总体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整理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以耕地数量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翠梅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也是难以处理好的工作。变更既影响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也会加大实施阶段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如何有效控制、减少项目变更?本文进行了一些思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向华  姜照勇  罗良伟  王永志  廖春花  王挺之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多见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较少,且已有的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多是从土地整理前后农业生产条件是否改善等角度出发,很少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基于此,论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选取评价因子,结合平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尔菲法,选取土壤状况、景观格局和环境服务功能等3项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土体厚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等5项作为三级评价指标,据此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并运用归一化法等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最后,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主要评价指标在土地整理前后土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蚌蚌  王数  张凤荣  徐艳  郧文聚  孔祥斌  
研究目的:探究耕作地块调整及其规划设计,破解耕地细碎化,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提供支撑。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当前耕地破碎表现为自然破碎和权属破碎,即田块破碎和耕作地块破碎,"肥瘦搭配"承包分割是造成耕地破碎的主要原因;(2)耕作地块破碎会造成耕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农业机械应用、灌溉排水不便、田间管理困难等问题;(3)开展耕作地块调整过程中征求村民意见,是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有效途径;(4)总结归纳耕作地块调整的指导原则和程序,并以王盘村为例探究耕作地块调整的规划设计方案;(5)开展基于耕作地块调整的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降低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仁凤  
近年来,各地实施了许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加强项目管理,国家、省陆续出台了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的管理办法,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累了不少好的管理经验,但对项目规划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