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8)
2023(3263)
2022(3024)
2021(3017)
2020(2357)
2019(6220)
2018(5802)
2017(9483)
2016(5628)
2015(6400)
2014(6439)
2013(6484)
2012(6636)
2011(6218)
2010(6326)
2009(6024)
2008(6098)
2007(5006)
2006(4666)
2005(4229)
作者
(17868)
(15081)
(14975)
(14267)
(10164)
(7407)
(6815)
(6158)
(5857)
(5748)
(5634)
(5455)
(5241)
(5109)
(5032)
(4712)
(4693)
(4669)
(4461)
(4420)
(4070)
(3850)
(3847)
(3765)
(3655)
(3562)
(3388)
(3225)
(3221)
(3197)
学科
(27133)
经济(27111)
(11373)
管理(11169)
地方(11090)
方法(9263)
(8316)
数学(8133)
数学方法(8010)
(7682)
中国(7500)
(7468)
企业(7468)
地方经济(5971)
农业(5922)
业经(4697)
(4695)
(4330)
贸易(4327)
(4219)
金融(4218)
环境(4177)
(4075)
(3692)
(3683)
资源(3194)
(3189)
(3179)
银行(3174)
(3095)
机构
大学(83731)
学院(81797)
研究(37314)
(32594)
经济(32037)
管理(27304)
中国(26964)
科学(24671)
理学(23205)
理学院(22733)
管理学(22137)
管理学院(21983)
(20425)
(19921)
(19756)
研究所(18916)
(18790)
中心(16570)
农业(14829)
(14263)
(14177)
业大(14110)
师范(14004)
(13303)
(12135)
科学院(11781)
师范大学(11683)
北京(11522)
(11021)
财经(10940)
基金
项目(57329)
科学(44783)
基金(41643)
研究(39651)
(38266)
国家(37978)
科学基金(30799)
社会(24768)
社会科(23283)
社会科学(23275)
(22698)
基金项目(22460)
自然(20778)
自然科(20203)
自然科学(20195)
自然科学基金(19832)
(19688)
教育(17916)
资助(16791)
编号(15168)
重点(14297)
(13475)
成果(13227)
(12912)
(12266)
课题(11711)
计划(11461)
(11165)
科研(11115)
创新(10633)
期刊
(39885)
经济(39885)
研究(26471)
中国(19818)
学报(17478)
(16748)
科学(16102)
大学(12331)
学学(11486)
农业(11443)
(10329)
教育(9763)
管理(9539)
(8063)
金融(8063)
资源(7145)
(6559)
技术(6059)
经济研究(5749)
业经(5655)
财经(5363)
问题(5131)
(5127)
国际(5005)
世界(4904)
(4843)
图书(4724)
(4665)
业大(4664)
(4597)
共检索到136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楚国忠  彭长根  张长根  曾国民  夏良放  陈艾  
年珠林场及其附近地区有鸟类125种,隶属11目30科(4亚科),以雀形目种类最多(92种),约占调查种数的74%,其中科食虫鸟的种类(45种)又占雀形目种类数量的49%。该地区繁殖鸟种类所占比例较大,91种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有72种,约占繁殖鸟种数的79%,区系组成上的东洋界特征十分明显。据调查,夏候鸟居留时间一般在4月17日至10月27日,持续停留时间约193d;冬候鸟的居留日期一般在8月27日至次年5月4日,持续停留时间约250d。旅鸟多在春、秋两季路过此地,此时种类相对较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利用2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985~2000年该地区耕地增加15.34%,林地增加2.48%,草地减少6.28%,水域减少7.7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1.99%,未利用地减少4.04%;其中草地向耕地转化的面积最大,为4932.00km2,占全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63.85%,转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向科尔沁沙地边沿及其外围扩展的态势。经相关分析及文献调研得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地区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张克斌  
近几十年来 ,过垦和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该地区以沙漠化加剧为主要特征的生存环境演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 2期 (1985年和2 0 0 0年 )土地利用空间图形数据 ,结合地形、土壤、居民点和城镇以及各级道路的分布等驱动因素 ,构建了对近 15年来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模拟的CLUE S模型 .结果表明 ,地形、居民点和城镇分布、土壤类型以及乡级道路分布是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构建的CLUE S模型具有较好的时空动态变化模拟能力 ,在基本单元 (15 0 0m...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P.H.Verburg  
根据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过去15年(1985~200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构建了模拟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CLUE-S模型。在该模型的支持下,论文分别对研究地区未来10年(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马尔柯夫情景和规划情景进行了模拟,然后,通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2010年情景模拟图的叠加,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共同之处及差异。研究结果对完善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长根  楚国忠  郭晶华  
1992年11月和1993年10月,在江西大岗山年珠实验林场分析了3只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和5只白鹇(Lophuranycthemerafokiensis)k嗉囔和胃内的食物组成。植物性食物共17科25种,包括果实、种子和叶片,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各4种),其次是禾本科(3种),植物性食物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白颈长尾雉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青冈的种子,竹根七的叶片及节肢动物;白鹇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樟树的种子,毛药红淡、山黄皮、软条七蔷薇、木的种子和果实,淡竹叶的种子以及黄脊竹蝗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家城  盛炜彤  聂道平  白秀兰  
将选自江西分宜大岗山地区相同立地条件和发育阶段的 1、2代林样地的林龄变为与 1代林主样地的林龄一致 ,利用“杉木人工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中的部分模型 ,计算林龄变换后样地的平均优势高 ,以便实现 1、2代林之间以优势高表示的生产力在同林龄、同立地的比较。用假设检验比较 1、2代林生产力的差异。而后根据实测生物量计算的数据 ,用假设检验比较 1、2代林树干、树根及枝叶在生物量中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各种立地条件下 ,幼龄林 1、2代林的生产力无显著差异 ;中龄林 1代林的生产力要普遍高于 2代林 ,立地条件越差差异越明显 ;4~ 12年生林分 ,1代林树干占生物量百分比要普遍高于 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雁  刘友兆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明勤  章旭日  易智莉  曾文军  翟兵  简敏菲  涂远龙  
首次分析了江西省及境内5个典型地区的鸟类区系和居留型成分。结果显示:江西省共记录鸟类19目72科481种,占全国鸟类种类总数的36.11%。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95种。中国特有鸟类14种,如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等。在居留型组成上,江西省夏季和冬季鸟类组成较为稳定。繁殖鸟是构成全省及境内各地鸟类的基本类群。在区系组成上,全省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互相渗透。境内各地东洋界鸟种占了较大的优势,而全省的分析结果相反,古北界鸟类共计223种,占全省鸟类物种总数的46.46%,东洋界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朝晖  华春  虞蔚岩  任源浩  周梅仙  朱杰  吴鑫伟  汪凤月  
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共记录江西大鄣山夏季鸟类13目31科78种,其中留鸟45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省级保护鸟类22种;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占有明显优势(50.0%),古北种次之(28.2%),广布种占21.8%。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为当季优势种。6种群落类型中,Shannon-Wei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排序均为:阔叶林>农田居民区>针阔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雁  李敬峰  
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普遍被认为是土地经营所面积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难以体现细碎化对其影响。本研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5个目标下构建符合细碎化利用特征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珺  林军  章守宇  
基于考虑不同形状大小、组合规模的人工鱼礁投放于不同水域环境后形成的流态变化有较大差异,设计x、y、z三个方向不同通透方式的单个正方体人工鱼礁,采用LES(大涡模拟)紊流模式,对定常来流速度下人工鱼礁单体附近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建立反映礁体结构的通透系数与礁体产生流场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随通透系数增加而减小;来流方向上,礁体迎流面、背流面的通透系数变化对上升流和背涡流规模影响较为显著,而内部结构的变化则作用不明显,礁体上方与侧方的开口对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影响也不显著。迎流面通透系数变化是背涡流规模影响的主要因素。方形单礁缓流区体积随通透系数Tin增大呈线性减小,关系为Vx=...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定寰  伍继涛  胡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在分析江西与长珠闽地区金融发展中制度安排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组织构架、规范扩大金融交易、保障金融稳健运行和构建开放性金融战略布局及市场化金融运作机制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  戴鸿  卢晓勇  
江西作为“长珠闽”共同的腹地和后花园,近年来,“长珠闽”对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已成为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先阐述产业转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市场扩张是“长珠闽”对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晓迪  周海川  赵荣  
国有林场改革是继集体林权制度后的又一项林业重大改革。作为第一家全省实施的国有林场试点改革地区,江西省通过改革取得了森林质量提高、林业产业增效、林场整合有序推进、社会职能逐步剥离、富余职工获得妥善安置、危旧房改造顺利开展的成绩。然而依然面临着制度缺陷、改革进度迥异、新老问题涌现、相关利益主体权责利不对等的瓶颈和问题。为此,江西国有林场改革要在改革顶层设计、事业编制核定、林场整合重组、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完善、人才资源建设和科学森林经营9个方面再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