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7)
- 2023(10097)
- 2022(9076)
- 2021(8537)
- 2020(7210)
- 2019(16938)
- 2018(16780)
- 2017(32361)
- 2016(17958)
- 2015(20281)
- 2014(20344)
- 2013(20218)
- 2012(18726)
- 2011(16715)
- 2010(16651)
- 2009(14977)
- 2008(14287)
- 2007(12424)
- 2006(10705)
- 2005(9154)
- 学科
- 济(68594)
- 经济(68519)
- 管理(47720)
- 业(45620)
- 企(37322)
- 企业(37322)
- 方法(32519)
- 数学(28132)
- 数学方法(27790)
- 农(19256)
- 学(18110)
- 地方(17960)
- 中国(16783)
- 财(16111)
- 业经(15074)
- 农业(13112)
- 制(12081)
- 理论(11754)
- 贸(11575)
- 贸易(11568)
- 和(11452)
- 环境(11189)
- 易(11167)
- 技术(10711)
- 教育(10203)
- 务(9864)
- 财务(9806)
- 财务管理(9789)
- 划(9325)
- 企业财务(9279)
- 机构
- 大学(251691)
- 学院(248856)
- 管理(100998)
- 济(92049)
- 经济(89794)
- 理学(88072)
- 理学院(87050)
- 管理学(85485)
- 管理学院(85055)
- 研究(84950)
- 中国(60176)
- 科学(56832)
- 京(55476)
- 农(43980)
- 所(43590)
- 业大(42473)
- 江(41034)
- 研究所(40313)
- 财(40262)
- 中心(38296)
- 北京(34509)
- 范(34130)
- 农业(34007)
- 师范(33760)
- 财经(32615)
- 院(31921)
- 经(29637)
- 州(29586)
- 省(27810)
- 师范大学(27502)
- 基金
- 项目(180548)
- 科学(140174)
- 研究(129537)
- 基金(129122)
- 家(114013)
- 国家(113073)
- 科学基金(95960)
- 社会(78141)
- 社会科(73788)
- 社会科学(73767)
- 省(72115)
- 基金项目(69916)
- 自然(65116)
- 自然科(63489)
- 自然科学(63472)
- 自然科学基金(62294)
- 划(60313)
- 教育(58957)
- 资助(53386)
- 编号(53145)
- 成果(42433)
- 重点(40622)
- 部(38826)
- 发(38246)
- 创(36958)
- 课题(36951)
- 科研(34994)
- 创新(34431)
- 计划(33546)
- 大学(32994)
共检索到355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秀康 童书振 吴克选 陈长发 詹有生
江西乐安县杉木实生与多代萌芽林比较研究薛秀康,童书振,吴克选,陈长发,詹有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生态研究室南昌330032)关键词杉木,起源,生长,产量,干形,冠形COMPARISONBETWEENT...
关键词:
杉木,起源,生长,产量,干形,冠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支济伟 封剑文 蔡宏明 张新法
分析了两片杉木子代林伐桩和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条数量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伐桩萌条数量在产地间、产地内家系间及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有中等以上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在37%~39%之间;产地的遗传方差分量与产地内家系间的相近。伐桩萌条数量与基径粗度的关系随伐桩年龄的变化而表现不一;不同砍伐季节伐桩萌条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杉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间有效萌条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的萌芽能力有较高的重复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淑婉 王改萍 丁国华 叶镜中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氦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
关键词:
杉木 伐根 萌蘖 氮素营养 植物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甲宝 曾平生 袁小平 吴建国 楚秀丽 周志春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曾奖 徐大平 江松远 温记贤
对 5 5年生尾叶桉实生林砍伐后 ,保留不同萌条数量对其萌芽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 ,定株使桩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特别是保留单株 ,但保留一定的株数却有利于萌芽林的生长 ;萌芽林的高、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随保留株数的减少而显著增加 ;3 5年生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出材率 (顶木 )以保留 3株·桩- 1为最好 ,其次为 4株·桩- 1和 2株·桩 - 1,蓄积量分别为 4 5 4 9、4 4 2 1和4 2 5 1m3·hm- 2 ,分别是对照的 131 7%、12 8 0 %和 12 3.0 % ,出材率 (顶木 )分别是对照的 174 .3%、14 8.6 %和 15 5 ....
关键词:
尾叶桉 萌芽更新 留条数量 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松远 杨曾奖 徐大平 温记贤
尾叶桉萌芽林的施肥研究较少,国内的桉树施肥研究主要集中在第1代苗木造林。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当年高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生长与施肥量成正相关的关系不断减弱。对胸径生长的调查结果有与同高生长相一致的规律,随时间的推移处理间的差异不断变小。对比树高生长,处理间胸径的差异更加显著,直至施肥后3a,在P=0.1水准上仍然差异显著。施肥促进高、径生长的同时,提高了材积和出顶率,从而明显提高了利润。但对比尾叶桉实生林更加显著的施肥效果,建议把有限的肥料用于实生林施肥,将更大程度地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尾叶桉 萌芽林 施肥 生长效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甜 余树全 张旭东 白彦锋 张华锋 姜春前
【目的】探索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林分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恢复活动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2017年10月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二代萌芽杉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昔口村杉木萌芽幼龄林植物种类共104种,其中乔木层植物14种,灌木层植物58种,草本层植物41种,优势植被构成杉木-蓬蘽Rubus hirsutus-蕨Pteridium aquilinum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u指数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下植被除部分优势种长势较好,多数植物种类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稀疏。【结论】在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结构、资源利用方面的异质性时,要考虑当地农户和社区的需求,选择当地乡土阔叶树种、适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形成混交林,并辅以科学的抚育措施。表6参2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沈彩周 邵锦峰 谢双兰 叶金山 聂煜
在种源、林分和个体选择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无性系,通过13 a的测定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择出一批生长、材性兼优的杉木无性系以供生产上应用。12年生入选杉木无性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分别为16.8 cm、11.0 m、0.133 1 m3、0.319 3 g.cm-3和331 7μm,遗传增益分别为27.99%、8.09%、94.29%、6.72%和4.5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张新法 关志山 杜建辉
在福建邵武地区杉木无性系采穗圃中,对4~6年生的采穗母株进行了连续3a的定株观测,以了解不同处理下母株萌芽、生长规律,并进行了采穗圃施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芽发生有较强的规律性,8月下旬全面清条后,9月为孕芽期,10月为芽条速生期,11月为芽条生长缓慢期,直至停止生长。母株全年萌生能力最强为4~5月,其次为8~9月;而萌条生长速度较快在6~7月,9月次之,且与月均温相关密切。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与施复合肥均比对照显著增产,且两肥种的增产效应无显著差异;以3月初和8月底两次施肥效果最好,全年四次产条量总的增产率为54.0%~56.9%,每次施用量以每公顷187.5~225kg的尿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布局特色,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进一步丰富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成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琪 任世奇 韦振道 韦俏娜 杨中宁 刘媛
【目的】探讨桉树纯林及桉树混交林坡面径流水质变化特征,揭示水质变化的客观规律,为正确回答和解决桉树人工林水质问题,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桉树纯林、桉树×灰木莲混交林(带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灰木莲纯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森林水质有关键影响作用的因子,采用连续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径流水质变化差异。【结果】1)试验样地坡面径流水pH值、COD、BOD5均达到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对pH值(5.5~8.5)、COD(<150.00 mg·L~(-1))、BOD5(<60.00 mg·L~(-1))浓度的要求;2)桉树纯林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含量(7.77 mg·L~(-1))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达到空白对照样地(1.22 mg·L~(-1))的6.4倍,桉树×灰木莲混交后可以有效降低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含量,其中桉树×灰木莲行间混交模式效果最明显;3)桉树和灰木莲纯林坡面径流水中腐殖酸含量均高于混交林,其中桉树×灰木莲带状混交模式更有利于其坡面径流水中腐殖酸含量的降低。【结论】桉树混交模式的营建在保证坡面径流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及腐殖酸含量,桉树混交栽培模式进一步缓解了桉树纯林对土壤酸碱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关键词:
桉树 水质 混交林 坡面径流 混交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邱仁辉 俞新妥 黄宝龙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一开始就比2代的差,但未出现大幅度的衰退现象,29年生的单株材积比2代的下降1770%。杉木栽植代数越少,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越早,峰值越大,速生期持续时间亦越长。
关键词:
杉木,连栽代数,生长量,生长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涛 马万里 Joni Kujansuu 罗菊春 王广发 孙波
为了研究水曲柳的萌芽更新特性 ,以便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 ,作者在长白山林区对水曲柳林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不同伐桩直径、不同伐桩高度、保留不同萌条数的试验 ,并调查了水曲柳自然定株的定株结果及定株时间 .结果表明 ,水曲柳萌生条只在采伐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内萌发 ,到第二个生长季节伐桩就失去了萌生能力 ;在非生长季节采伐而萌发的萌条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在生长季节内采伐而萌发的萌条 ;萌条数量随着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多 ,但萌条的平均高、茎生长量却不随伐桩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萌条数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 ;人工定株有利于水曲柳萌条的生长 ,以保留萌条 1~ 4株较好 ;水曲柳自然定株结果以 2~ 4...
关键词:
水曲柳 萌芽更新 伐桩 采伐季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