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7)
- 2023(12193)
- 2022(10273)
- 2021(9332)
- 2020(8120)
- 2019(18733)
- 2018(18354)
- 2017(36431)
- 2016(19937)
- 2015(22124)
- 2014(22257)
- 2013(22560)
- 2012(21235)
- 2011(19096)
- 2010(19492)
- 2009(18592)
- 2008(18891)
- 2007(17456)
- 2006(15587)
- 2005(14089)
- 学科
- 济(94611)
- 经济(94514)
- 业(89821)
- 企(72057)
- 企业(72057)
- 管理(66188)
- 农(47613)
- 方法(40225)
- 数学(32011)
- 数学方法(31796)
- 农业(31414)
- 业经(30242)
- 财(29033)
- 中国(21236)
- 务(20428)
- 财务(20412)
- 财务管理(20383)
- 制(19851)
- 地方(19632)
- 企业财务(19300)
- 技术(17318)
- 学(17314)
- 贸(16282)
- 贸易(16276)
- 易(15795)
- 和(15770)
- 策(15761)
- 体(15092)
- 划(14550)
- 理论(13544)
- 机构
- 学院(299315)
- 大学(291469)
- 济(128533)
- 经济(126121)
- 管理(118881)
- 理学(102009)
- 理学院(100952)
- 管理学(99535)
- 管理学院(98993)
- 研究(98882)
- 中国(79351)
- 农(68916)
- 京(61569)
- 科学(61446)
- 财(58042)
- 农业(53333)
- 江(52204)
- 所(51928)
- 业大(50486)
- 研究所(46904)
- 中心(46903)
- 财经(45908)
- 经(41469)
- 经济学(38464)
- 北京(37489)
- 州(37195)
- 范(35683)
- 师范(35319)
- 省(35295)
- 经济学院(35084)
- 基金
- 项目(194233)
- 科学(153580)
- 基金(141535)
- 研究(141075)
- 家(123253)
- 国家(122073)
- 科学基金(105052)
- 社会(91160)
- 社会科(86048)
- 社会科学(86020)
- 省(78988)
- 基金项目(76031)
- 自然(67986)
- 自然科(66315)
- 自然科学(66296)
- 自然科学基金(65147)
- 划(63984)
- 教育(62037)
- 编号(57577)
- 资助(56613)
- 成果(44411)
- 发(43796)
- 重点(43677)
- 部(43380)
- 业(42794)
- 创(42590)
- 创新(39204)
- 课题(38528)
- 科研(37364)
- 国家社会(37326)
- 期刊
- 济(152758)
- 经济(152758)
- 研究(82380)
- 农(69077)
- 中国(59090)
- 财(47927)
- 学报(46832)
- 农业(46289)
- 科学(45615)
- 管理(43166)
- 大学(35067)
- 学学(33838)
- 业经(31723)
- 融(29606)
- 金融(29606)
- 技术(25776)
- 业(24673)
- 财经(22990)
- 经济研究(21738)
- 问题(21157)
- 教育(20031)
- 经(19817)
- 技术经济(17715)
- 资源(16288)
- 世界(15891)
- 版(15877)
- 农村(15333)
- 村(15333)
- 商业(14981)
- 现代(14718)
共检索到449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鹏 黄贤金 张兆干 杨肇卫
文章在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土地类型之间的转移矩阵和农地利用变化强度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研究了江西省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 ①由于农产品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上饶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阶段一致性特征; ③不同产值经济结构的差异性,使得农户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区域内部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也不一致; ④上饶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由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本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投入为分析切入点,对江西上饶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水平,而当前农村产业投入不足已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制约。另外,本文还认为,在增加农业投资(包括金融信贷投入)的问题上存在着一种软约束,致使农业投入缺乏保障。为此,本文从解除农业投入软约束和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调整 产业投入 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芳 张红旗
本文对我国8个重要农业区1980s末至200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和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松嫩平原,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则积聚在新疆、内蒙古东部区和华南蔗果区;②1980s末至2005年间8区耕地总量上升,其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和三江平原增量显著,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减少,耕地空间重心由我国东部、中部复种指数较高的传统农业核心区向西北、东北等复种指数较低且生态相对脆弱地区迁移,整体土地生产能力有所下降;③各区草地面积皆下降,其中内蒙古东部区和新疆为减量主体;各区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面积快...
关键词:
重要农业区 土地利用 结构 时空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雅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上饶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并随机抽取110户农户和从事粮油种植、林业、养殖的企业或大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形式 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随着国际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传统衡量农产品比较优势方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通过衡量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然后以江苏省1999—2003年平均数据为例,计算了江苏内部各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来间接衡量江苏各类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整体上看,粮食、茶类作物在苏南具有比较优势;棉花、水果在苏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油料、麻类、蔬菜、瓜果在苏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其基础上对江苏未来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江苏新一轮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证据,同时为测定农产品比较优势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农业布局 结构调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戴韫卓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发生了变化。为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引入信息熵值,定量描述2009年和201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采用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近年来城镇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及原因。结果表明: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政策变化的频繁度和城镇土地利用有序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有序度 浙江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鹏红 黄贤金 于术桐 邬震
以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实际,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业经营规模、劳动力状况等4大类因素为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入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细化成9项具体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指标与水土保持投入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业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入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兼业和规模经营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较低,且防范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强,农户往往不愿意进行水土保持投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以及农业人口比重较高的农户,往往会在水土保持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金。针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
关键词:
农户行为 水土保持 决策模型 上饶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哲远 马奇 华元春 蒋明利
研究目的:依据浙江省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分析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状况,构建浙江省1996—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各种地类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以图管地"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1996—2005年,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占耕地减少面积的59.39%,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占用耕地占37.65%。浙江省优质耕地与快速城市化区域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合,必须科学地编制与实施省、市、县、乡4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保护耕地与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间的关系,调控土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宏俊
从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入手 ,分析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其时间与空间动态特征 ,运用最优线性规划模型预测并优化配置 2 0 0 0年与 2 0 1 0年土地利用结构 ,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综合效益与可行性双重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小锋,张耀存,彭乃志
利用航片、城市平面图及城市用地调查等资料,分析了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和结构变化特点,发现苏南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呈现为以下特征:大城市用地扩展速度由80年代前的缓慢发展转变为8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其主导因素是新区开发建设;其用地结构变化以居住及公建性用地扩展占用地扩展的第一位,工业用地扩展由80年代前第一位退居第二位。县城镇的用地发展基本与大城市相同,但其发展速度快,工业用地扩展居次的时间也比大城市迟。小城镇的大量兴起和小城镇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苏南乡村景观巨变,其主因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目前用地扩展居主导地位的仍是工业用地的扩展。交通用地的扩大及耕地面积的减少是苏南区域用地景观80年代以来的变化主流
关键词: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忠义 郝晋珉 李新波 张富刚 侯湖平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吕耀 焦雯珺 闵庆文
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节约耕地,而且能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其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升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传统的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正逐渐向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转变。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行为方式直接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方式。本文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了农户行为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①经济收益是诱导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最重要驱动因子,农户家庭年收入每增长1万元,其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增长32.7%;②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投入也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劳动力素质高意味着其机会成本高,农户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亦随之增强,农户选择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士银 周飞 吴雪彪 吴明发
文章分析了湛江市农地利用现状,从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集约度和农地利用效益三个方面选取20个因子建立了农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农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与农地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农地利用效率、利用集约度和利用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地利用绩效呈明显增长态势,绩效指数从0.4439增长到0.8640;农地利用绩效与农地利用结构以及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地利用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利用绩效 农业结构调整 湛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悦 邓伟 张少尧
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互馈关联和交叉耦合的重要特征。如何认知其过程的网络关系已成为响应快速城镇化和乡村转型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乡村振兴所关注的农村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四川省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特征以及网络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8年期间,草地和水田减少的面积最多,其土地利用变化率分别为-0.72%和-0.64%,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呈大幅增加,同时粮食作物产量占比大幅下降,而蔬菜产量占比增加了20.43%;2)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大系统之间互馈关联的特征突出,尤其是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化同相对应的农产品变化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而旱地变化的关联性具有分异性,突出了当前农业结构由粮食向蔬菜与经济作物转型的趋势;3)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网络关联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表现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品与用地类型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最突出,而其余相对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