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2)
- 2023(5247)
- 2022(3609)
- 2021(2914)
- 2020(2242)
- 2019(4945)
- 2018(5040)
- 2017(9112)
- 2016(5366)
- 2015(6035)
- 2014(6249)
- 2013(5926)
- 2012(5248)
- 2011(4632)
- 2010(4611)
- 2009(4271)
- 2008(4182)
- 2007(3747)
- 2006(3519)
- 2005(3269)
- 学科
- 济(22558)
- 经济(22533)
- 业(12073)
- 管理(11174)
- 农(9146)
- 中国(8520)
- 地方(8518)
- 企(7980)
- 企业(7980)
- 业经(6908)
- 学(6814)
- 农业(6458)
- 方法(5315)
- 发(5209)
- 发展(4420)
- 展(4414)
- 数学(4386)
- 数学方法(4352)
- 产业(4176)
- 财(3934)
- 制(3915)
- 地方经济(3770)
- 环境(3609)
- 信息(3566)
- 体(3514)
- 总论(3367)
- 信息产业(3324)
- 融(3270)
- 金融(3268)
- 银(3147)
- 机构
- 学院(76693)
- 大学(75411)
- 研究(31729)
- 济(27011)
- 经济(26461)
- 管理(23731)
- 科学(23021)
- 中国(22128)
- 农(21511)
- 江(20104)
- 理学(20085)
- 理学院(19770)
- 管理学(19215)
- 管理学院(19098)
- 所(17631)
- 京(17483)
- 农业(17180)
- 研究所(16430)
- 业大(16175)
- 中心(13964)
- 省(13205)
- 财(11776)
- 院(11763)
- 农业大学(11009)
- 范(10971)
- 师范(10721)
- 州(10590)
- 科学院(10325)
- 技术(10040)
- 室(9984)
- 基金
- 项目(55572)
- 科学(42504)
- 基金(38560)
- 研究(37073)
- 家(36180)
- 国家(35886)
- 科学基金(29096)
- 省(24580)
- 社会(23094)
- 社会科(21717)
- 社会科学(21708)
- 基金项目(20354)
- 划(19657)
- 自然(19528)
- 自然科(19008)
- 自然科学(18999)
- 自然科学基金(18639)
- 教育(16072)
- 资助(14709)
- 编号(14449)
- 重点(13931)
- 发(13575)
- 江(13011)
- 计划(11863)
- 成果(11607)
- 科技(11600)
- 课题(11299)
- 创(11235)
- 部(10905)
- 科研(10901)
共检索到118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永健 钱鲁闽 焦念志
近海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化学监测方法存在着其固有的缺陷,采用指示性生物来反映变化的水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大型海藻江蓠(Gracilaria)为自养生物,易养殖,能忍受盐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对较大的波动,是理想的研究材料;它能对环境中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及来源,通过氨基酸组成、光合色素及组织氮含量等变化作出迅速而灵敏的响应;江蓠生长快,具有大的氮储存能力,及较高的经济价值等特性,已成为水体中营养变化的指示性生物及治理富营养化理想的修复植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玉芝 秦伯强 高光
以太湖梅梁湾"863示范工程"水草恢复区原位湖水以及该区渔网围隔上的附着生物为材料,通过室内静态培养试验,研究了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对水体中的氮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半个月内,附着生物对水体中总氮的累积去除率可达60%,在有附着生物的水体中总氮浓度从5 mg/L左右下降到2 mg/L左右;附着生物对水柱中氮的累积去除率和水柱中氮的浓度、附着生物的生物量以及附着生物作用时间密切相关。从培养过程中水体磷的浓度变化来说,培养初期,水体中磷的浓度比较高,附着生物对其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培养后期,水柱中磷的浓度比较低,附着生物不但不去除水中的磷,而且还向水柱中释放磷,这可...
关键词:
附着藻类 累积去除率 营养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焦念志 游秀萍 陈敏儿 沈东煜 林亚森 林泗彬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张艳 夏斌
对胶州湾湿地海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区水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研究,对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紫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养殖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过剩的营养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碳含量以及水质营养指数均低于周边对照区。实验条件下,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和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效果显著。各实验周期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下降幅度为17.15%~21.26%,活性磷酸盐含量下降幅度为55.73%~61.12%,表明紫菜叶状体生长对磷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对氮的吸收量。另外,各换水周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之浩 吴晓芙 李威
将沉水植物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易管理、且具有良好景观价值的新方法,而基于工程应用的沉水植物功能研究却鲜见报道。为对比研究6种沉水植物的耐污与去污抑藻能力,本研究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植于富营养化水体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迟橙 龙岳林
阐述了目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污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污水技术的应用现状、修复机理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修复 研究进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颖 马骏 陈睿哲
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获得世界首幅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分布图,发现全球大型湖库水体的总个数中已有63%呈富营养化状态。可见,内陆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湖泊大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湖泊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因此,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进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内陆湖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五大湖 湖库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王小雪 李霞 潘红伟 孙海菁
【目的】比较旱柳无性系的生长以及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以筛选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效果较好的无性系。【方法】利用8个旱柳无性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静态培养试验,研究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数、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旱柳无性系在整个试验期间生长良好,无死亡现象。各无性系最终生物量、苗高和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旱59和旱97整体表现最好。旱柳无性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吸收较好,地上部分营养元素浓度较高。旱柳各无性系对总氮、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7.17%96.94%、90.35%99.33%和66.66%88.19%,对总磷的去除效率为76...
关键词:
旱柳 无性系 生长 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为光 陈达平
黑龙滩水库氮磷的输入包括东风渠、水面降水、农田径流、网箱养鱼、旅游、周围居民及地下水输入等。T N每年输入 10 76 .95t,T P每年输入 5 2 1.2t。T N的输入 ,农田径流、东风渠和网箱养鱼是主要输入源 ,其中农田径流占T N输入的 5 5 .41% ,东风渠占到 32 .8%。T P输入 ,主要由农田径流控制 ,占到 93.48%。黑龙滩水库氮磷支出有干渠输出 ,水库渗漏 ,网箱养鱼以及大水面捕获鱼所带出的氮磷量。T N每年输出 182 .82t,T P每年输出 13.0 3t。每年水库随水输出的氮磷量不大。大约有 893.99t的氮 ,5 0 8.17t的磷存留水库中 ,它...
关键词:
水库 水质 富营养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显强 杨文俊 尹炜 金峰 叶闽
生态修复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大坝加高后水库水质安全,分析了库区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负荷来源,结果发现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后,面源污染上升为丹江口库区的主要污染来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和聚积是水质恶化和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极大威胁到库区长期可持续安全供水。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调度运行情景下,以氮、磷削减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介绍了岸边带、人工湿地、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联合系统、前置库等主要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净化原理和水体修复性能,总结和比较了这些修复方法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探讨了适合丹江口水库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对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海 张海景 项凌云 刘材材 秦玉涛
基于2012年4月杭州湾南岸宁波慈溪附近水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生态群落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化水域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悬沙浓度低的水域是浮游植物高密度水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两者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调查水域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春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优势种种数(2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05)的特征。虽然浮游动物群落...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富营养化 杭州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芝 刘敏 王小文 顾嘉颖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彦杰
[目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水生植物修复在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水生观赏植物组合对高温的潜在适应性及在升温条件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方法]选取3种水生观赏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培试验28 d时常温(昼28 ℃/夜18 ℃)、高温(昼34 ℃/夜24 ℃)和极端高温(昼40 ℃/夜30 ℃)下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与常温相比,高温增强了植物组合净化效果,提高了水体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使其分别达到99.25%、94.40%、50.00%,同时溶解氧(DO)含量显著提高,但极端高温显著降低了水体TP、氨氮(NH_(4)~(+)-N)去除率和DO含量;此外,高温有利于3种植物生长、促进叶绿素合成、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了各植物TN和睡莲TP的积累,但极端高温时仅金鱼藻适应性较好,黄菖蒲和睡莲生长受到胁迫。[结论]这些结果表明,高温能促进黄菖蒲+睡莲+金鱼藻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但极端高温下植物组合整体受胁迫且修复效率降低。本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生观赏植物组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守宇 杨红 焦俊鹏 邵君波
运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权距离概念结合隶属度的模糊评价方法 ,以化学耗氧量、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生物学参数叶绿素a为指标 ,对浙江北部沿海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性权向量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并对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矩阵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和对比分析 ,评价结果以隶属法和累加法两种方式给出。结果表明 ,浙江北部沿海约 76 .6 %的调查海域处于中营养和中富营养状态之间 ,低于和高于此状态的约分别占 16 .6 %和 6 .7% ;评价指标重要度的不同排列会对最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累加法的评价结果比隶属法更接近接近实际 ;富营养化程度高低与赤潮发生的相关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评价 浙江北部沿海 赤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英 高宛莉 李家峰 王庆林 梁子安 胡兰群 程序
为了给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建立陶岔(渠首)自动监测点,丹江库心、大石桥(入库上游)和汉江库区丹江口坝前监测点,于2004-03—2006-05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微生物菌群、浮游生物与理化指标进行监测。按水样采集标准方法采样,采用污水生物系统法、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中线水源区进行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在4个监测点共采集到浮游生物94属202种(含变种),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占浮游生物种的80%,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38%;浮游动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戢小梅 许林 谢焰锋 王湛昌 陈法志 陈卫东 罗智勇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水生植物 净化能力 去除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