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6)
2023(17755)
2022(15372)
2021(14414)
2020(12253)
2019(28124)
2018(27876)
2017(52833)
2016(29070)
2015(32868)
2014(32235)
2013(31011)
2012(28147)
2011(25113)
2010(25154)
2009(22807)
2008(22090)
2007(19226)
2006(16604)
2005(13994)
作者
(79672)
(66303)
(65943)
(62937)
(42516)
(32153)
(29995)
(26165)
(25373)
(23665)
(22885)
(22206)
(21134)
(20869)
(20611)
(20212)
(19916)
(19777)
(19213)
(19162)
(16414)
(16384)
(16112)
(15342)
(14915)
(14875)
(14709)
(14643)
(13405)
(13247)
学科
(110119)
经济(110005)
管理(85738)
(80009)
(68920)
企业(68920)
方法(53115)
数学(46245)
数学方法(45428)
中国(28976)
(28268)
(27400)
业经(25494)
地方(24369)
(23433)
技术(22120)
理论(20827)
农业(19152)
(18979)
贸易(18966)
(18944)
(18369)
(17894)
(17842)
财务(17750)
财务管理(17712)
环境(17163)
企业财务(16735)
(16232)
(15556)
机构
大学(392808)
学院(391368)
管理(157873)
(148897)
经济(145568)
理学(137921)
理学院(136403)
管理学(133500)
管理学院(132795)
研究(124730)
中国(91814)
(83003)
科学(79854)
(67493)
(61157)
(60971)
(60229)
业大(59891)
中心(57867)
研究所(56065)
财经(54286)
(53115)
师范(52574)
北京(51180)
(49465)
农业(47846)
(46549)
(46320)
经济学(43822)
技术(43616)
基金
项目(276968)
科学(218610)
研究(202160)
基金(199398)
(173604)
国家(172134)
科学基金(149562)
社会(125548)
社会科(118907)
社会科学(118873)
(111443)
基金项目(105885)
自然(99099)
自然科(96880)
自然科学(96860)
教育(95635)
自然科学基金(95069)
(92586)
编号(82858)
资助(82063)
成果(66231)
重点(62198)
(60400)
(60138)
(58531)
课题(57928)
创新(55835)
科研(53074)
大学(52111)
教育部(51722)
期刊
(155952)
经济(155952)
研究(109216)
中国(78237)
学报(61515)
管理(59031)
科学(56180)
(53384)
教育(52881)
(52088)
大学(47385)
学学(43820)
技术(38414)
农业(37493)
(28601)
金融(28601)
业经(26685)
财经(25041)
经济研究(25005)
图书(22919)
(21399)
(20731)
科技(20399)
技术经济(19737)
问题(19428)
统计(18927)
(18196)
(18053)
资源(17896)
理论(17396)
共检索到56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卜伟  孙骏  王钰云  叶枫  王宇  
基于改进的G1-CRITIC-TOPSIS方法构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对2015年至2019年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绩效评价模型相比,所提出的绩效评价模型可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进行客观有效评价;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水平与国家级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结果差异悬殊,行业产业类和区域发展类绩效评价结果显著高于文化传承类和科学前沿类。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建设、建立分类分层绩效评价机制、动态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情况等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伟  陈军冰  王钰云  
文章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以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对2017—2020年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探究经费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建设周期内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严重;内部经费规章制度对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部地区政策环境和实际协同程度对经费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主管部门应从实施分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经费管理、强化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经费使用效率。文章不仅客观分析了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而且从不同维度深入探究了经费绩效影响因素,可为其第三周期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爱彬  经曼  夏洪旺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且能够满足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特点和建设需要,可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卓  刘一新  谷静  
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是了解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工具。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和资源协同配置能力4个维度,构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体系,并用耦合协同度模型进行测量,最终以江苏省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正处于中度协同向高度协同过度的阶段,且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撑能力都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而资源协同配置能力是影响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增长提速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龙  朱卫未  宋福明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模型,从投入资源配置和产出效率视角对27个江苏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内的科研效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议供主管部门、高校和协同创新中心借鉴,为建立科学规范竞争与退出机制提供参考,使得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有效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岑晓腾  苏竣  黄萃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复合系统,其主要包含支持子系统内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以及发展子系统内的创新投入和协同能力,兼具线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等复杂系统特征。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来看,沪嘉杭三地绩效均呈现上升趋势,嘉兴增长率最高,且区域内子系统中支持子系统和发展子系统绩效跟上一级系统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来看,三地之间协同程度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协同程度较高,嘉兴协同发展成绩突出,其中上海子系统协同基础良好,增长缓慢,嘉兴子系统协同基础较差,但增长迅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龙  朱卫未  宋福明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并实施,国家和各地区分别认定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建设各方不断增加投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效率亦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的组合模型(PCA-SFA),对江苏省批准建设的59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效率进行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议和思考,为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引导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和竞争退出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德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书庆  李春花  
为使科技型企业有效选择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组合模式、提高协同创新功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从协同创新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创新成果投入成本因素视角,发掘出了参与主体组合模式优选指标体系;依据产学研用参与类型的数量,提出了7种参与主体组合模式;将传统TOPSIS法中的距离测度公式拓展到三参数区间数,并凸显重心点在三参数区间数中的重要性,改进了欧式空间距离测度公式,建立了基于改进型TOPSIS的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组合模式优选模型;结合3个协同创新项目实际,进行了参与主体组合模式优选模型应用研究,发现改进后的距离测度公式提高了组合模式优劣性区分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力  徐悦  朱俊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重要议题,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地区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以我国东部12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识别高权重指标、对评价对象的贴近度进行测算,并以此为参照,进一步通过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对研究对象进行优劣层级划分。结果表明:工业企业R&D项目数、地方财政预算、R&D经费投入是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各省份之间表现差异较大。广东省科技创新水平较高;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天津、福建、河北8省份科技创新水平依次递减;辽宁、广西、海南3省份排名靠后,地区科技水平还有待加强。因此,未来应侧重于短板因素提升,并加强资金监管、人才管理、产业结构改革等方面综合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贤贵  
提出了TOPSIS法在美食街经营绩效衡量中的具体应用,认为该法相对于其它综合评价法更具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岩松  刘永清  
为解决当前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创新资源集聚度差、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借助野中郁次郎的SECI螺旋型知识转换生成模型,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4个知识转化阶段中知识从个体到个体再到组织的转移过程。最后提出重视对协同创新中心成员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成员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注重对成员显性知识的汇总、监督成员对组织整体知识的学习以及关注成员共享意识和信任感的提高等促进知识转化的相关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明  徐海燕  张发明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多指标信息集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RITIC-G1和Bonferroni算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利用CRITIC法充分考虑指标间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并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其次,引入G1法提取决策专家的群体智慧,并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再次,基于乘法归一化法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有效结合,以此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Bonferroni算子计算方案的最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选取部分管理类期刊为对象,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考虑指标间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以及有效提取决策专家的群体智慧,还能够较好地消除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因此可使得学术期刊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彩勤  魏东平  茹家团  
高校综合绩效是衡量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能性方面所作出的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是高校财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文章尝试解决高校综合绩效评估及监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制了一整套有现代高校特色、多层次、立体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绩效、教学教研绩效、科研绩效、社会服务绩效、后勤支撑绩效五个主要维度,建立了基于AHP的高校综合绩效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评估广东某高校的综合绩效,得到一系列科学的结论及建议,对进一步提高高校综合绩效起了重要作用,也丰富了高校综合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扩展了高校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彩勤  魏东平  茹家团  
高校综合绩效是衡量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能性方面所作出的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是高校财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文章尝试解决高校综合绩效评估及监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制了一整套有现代高校特色、多层次、立体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绩效、教学教研绩效、科研绩效、社会服务绩效、后勤支撑绩效五个主要维度,建立了基于AHP的高校综合绩效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评估广东某高校的综合绩效,得到一系列科学的结论及建议,对进一步提高高校综合绩效起了重要作用,也丰富了高校综合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扩展了高校综合绩效研究的新方向,对未来大学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科层管理向共同治理模式过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