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7)
- 2023(7855)
- 2022(7030)
- 2021(6465)
- 2020(5795)
- 2019(13436)
- 2018(13323)
- 2017(25879)
- 2016(14807)
- 2015(16719)
- 2014(16977)
- 2013(17042)
- 2012(16023)
- 2011(14501)
- 2010(14690)
- 2009(13591)
- 2008(13732)
- 2007(12648)
- 2006(10711)
- 2005(9624)
- 学科
- 济(62354)
- 经济(62298)
- 业(37149)
- 管理(35292)
- 方法(29703)
- 企(27724)
- 企业(27724)
- 数学(26781)
- 数学方法(26548)
- 农(18828)
- 地方(17213)
- 学(15676)
- 财(15516)
- 中国(15483)
- 农业(12408)
- 业经(11217)
- 贸(11177)
- 贸易(11175)
- 易(10776)
- 制(10758)
- 务(9308)
- 财务(9291)
- 财务管理(9266)
- 融(8946)
- 金融(8939)
- 银(8835)
- 企业财务(8797)
- 环境(8795)
- 银行(8791)
- 地方经济(8765)
- 机构
- 大学(216618)
- 学院(216288)
- 济(84388)
- 经济(82566)
- 研究(79686)
- 管理(76037)
- 理学(65834)
- 理学院(64893)
- 管理学(63531)
- 管理学院(63138)
- 中国(56341)
- 科学(54886)
- 农(52772)
- 京(46658)
- 所(44316)
- 农业(42351)
- 业大(41233)
- 研究所(40865)
- 江(39213)
- 财(37960)
- 中心(36474)
- 财经(30524)
- 省(28821)
- 范(28460)
- 师范(28026)
- 农业大学(27674)
- 院(27621)
- 经(27565)
- 北京(27556)
- 州(27097)
- 基金
- 项目(149713)
- 科学(114322)
- 基金(107105)
- 研究(100109)
- 家(97355)
- 国家(96608)
- 科学基金(79317)
- 社会(61640)
- 省(61253)
- 社会科(58299)
- 社会科学(58278)
- 基金项目(57586)
- 自然(54330)
- 自然科(53004)
- 自然科学(52972)
- 自然科学基金(52046)
- 划(51324)
- 教育(45996)
- 资助(44502)
- 编号(39184)
- 重点(34996)
- 发(33196)
- 部(32717)
- 成果(32012)
- 计划(31292)
- 创(30351)
- 科研(29737)
- 创新(28644)
- 科技(28592)
- 课题(28216)
- 期刊
- 济(91196)
- 经济(91196)
- 研究(57684)
- 农(48580)
- 学报(47767)
- 中国(40616)
- 科学(38692)
- 大学(33709)
- 农业(32726)
- 学学(32460)
- 财(30002)
- 管理(24520)
- 融(18314)
- 金融(18314)
- 教育(18165)
- 业(17237)
- 技术(16496)
- 财经(15239)
- 业经(15196)
- 经济研究(14328)
- 业大(13677)
- 版(13584)
- 经(13013)
- 问题(12789)
- 农业大学(11793)
- 资源(10914)
- 科技(10484)
- 技术经济(10417)
- 统计(10093)
- 商业(9569)
共检索到312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华飞 杨红福 陈宏州 束兆林 姚克兵 庄义庆
【目的】为调查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情况。【方法】采集受水稻恶苗病菌侵染的水稻植株,分离水稻恶苗病菌并鉴定其种属关系,利用PCR检测咪鲜胺作用靶标位点cyp51A位点是否突变,分析水稻恶苗病菌抗咪鲜胺的作用机制。【结果】在江苏镇江地区的发病水稻田成功分离水稻恶苗病菌98株,优势种群是藤仓镰刀菌。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EC_(50)值介于0.011~0.175μg·mL~(-1)之间,对咪鲜胺的抗性水平较高。【结论】检测抗性最高和最敏感的各2株菌株靶标位点cyp51A基因发现无明显的点突变,证明其突变机制不是由于cyp51A位点突变而导致,推测可能是该位点的mRNA过量表达导致。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抗性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小乐 陈志谊 于俊杰 聂亚锋 俞咪娜 刘永锋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2012年区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并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99个品种中,43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免疫;7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1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R);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5个品种为中感(MS);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S);15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用69个单孢菌株分别对两优培九、淮稻5号、武运粳3号等3个已知不同抗性品种进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对同一菌株的反应差异较大,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致病力分化较明显。根据69个稻曲病菌菌株在3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将参试的水稻稻曲病菌划分...
关键词:
稻曲病 抗病性鉴定 致病力分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磊 辛文静 杨莹 卢飞 效雪梅 段亚冰 周明国
[目的]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全球水稻生产。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BI)咪鲜胺在中国被用于防治稻瘟病。本文研究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风险,旨在为该杀菌剂的科学使用及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稻瘟病菌敏感菌株S-1菌碟接种于含有最低抑制浓度咪鲜胺的PDA平板上,抗药性驯化培养20 d,测定抗药性变异频率及突变体的适合度,包括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以及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驯化培养获得30个抗药性突变体,突变频率为1%。所有突变体均属低抗水平,并且其抗药性可稳定遗传。咪鲜胺抗药性突变体对氟环唑、戊唑醇和己唑醇表现不完全交互抗性,而对嘧菌酯不存在交互抗性。对抗药性突变体进行适合度测定,发现40%的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而60%的抗药性突变体无显著变化;所有抗药性突变体分生孢子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抗药性突变体对15℃低温或30℃高温更加敏感,线性生长速率显著下降。接种离体大麦叶片,1/3的突变体完全丧失了致病力,其余2/3的抗药性突变体致病力也显著下降。[结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抗水平。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咪鲜胺 抗药性 适合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媛 肖婷 褚姝频 刘吉祥 芮东明 姚克兵 杨敬辉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类和不同种群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生频率,探索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遗传变化,为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后白镇、华阳镇和茅山镇等地采集大量葡萄炭疽病害样本,采用单孢纯化的方法获得葡萄炭疽分离株;对供试菌株的CAL(calmodulin)、GAPDH(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TUB2(β-tublin)等多基因位点进行扩增、测序并采用MEGA6.06软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统计各类病原菌的分离率;采用区分计量法对葡萄炭疽分离菌株进行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测定;对供试菌株的TUB2基因进行抗性位点定点扩增,在NCBI上对抗性位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获得51个葡萄炭疽单孢分离株,主要有C.aenigma、C.viniferum和C.fructicola 3个种,分别为27、16和8株,分离率分别为52.94%、31.37%、15.69%;51株葡萄炭疽分离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43.14%;中抗菌株(MR)的突变类型为F200Y,高抗菌株(HR)的突变类型为E198A;C.aenigma全部为敏感菌株(S),C.fructicola全部为高抗菌株(HR),C.viniferum中分别有2株敏感菌株(S)和14株中抗菌株(MR)。[结论]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至少有3个种群,分别是C.aenigma、C.viniferum、C.fructicola;葡萄炭疽病菌种群可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Khallaf Abdullah 唐正合 王建新 陈长军 周明国
通过离体接种的方法,用已知抗瘟基因型反应的22个稻瘟菌株,对江苏省67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瘟基因型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7个水稻品种可能携带1个或多个抗瘟基因,其中携带抗瘟基因Piz5、Pizt、Pi1、Pi9、Piz、Pi5、Pi3和Pii的水稻品种对22个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均大于50%。携带Pita2和Pi9这2个基因的水稻品种特占A和携带Pi9基因的水稻品种辐优136对所有稻瘟病菌菌株表现免疫,Pita2和Pi9这2个基因,尤其是Pi9基因对于水稻抗瘟性极为重要,推测特占A和辐优136是较好的抗瘟育种材料;含有Pia基因的水稻品种,如徐稻41926、徐稻40993等品种抗病性差,极易...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品种 抗病基因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波 吴云雨 陈浩 管昌红 刘凤权 张红生 鲍永美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主要稻区主栽品种的抗性品种分布情况。[方法]2013和2014年用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吉林、云南、浙江、湖南、江苏和广东6省75个水稻主栽品种对我国白叶枯病菌9个小种(R1~R9)的抗性。[结果]吉林、云南和湖南省主栽品种抗性弱、抗谱窄,分别只对其中5个、3个和6个小种有抗性,缺乏对当地优势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种;广东、江苏省主栽品种对9个小种均有抗性;浙江省的品种对7个小种,包括对当地优势小种R5和R8均有抗性。分析病原菌不同小种对主栽品种的致病力差异,发现强毒性小种R8和R9可以使90%以上的供试品种表现感病或中感反应;而弱毒小种R1只能侵染‘云粳41’和‘龙洋1号’2个...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白叶枯病菌 抗性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刚 王健 曹奎荣 李军 孙祥良 程保山 罗伯祥 杨子博 徐卫军 唐久友 储成才 袁彩勇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和孕穗期注射接种法,鉴定江苏省49个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利用14个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主导品种中,未鉴定出高抗苗叶瘟和穗颈瘟的品种,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苗叶瘟的品种分别有5、7、14、12和11个,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穗颈瘟的品种分别有2、8、6、9和24个;仅有4个品种对苗叶瘟和穗颈温的抗性均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8.2%。14对引物共检测出35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00 00.537 5,平均为0.339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柯 韩絮 马薇薇 张雪 张轩瑞 段亚冰 周明国 陈长军
[目的]利用敏感性基线、交互抗性、生物适合度等评价新药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本研究评价了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风险水平,这对科学使用氟吡菌酰胺和可持续防治灰霉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0株江苏省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毒力曲线,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通过交互抗性及相关生物学测定,评价了其潜在的抗性风险。[结果]建立的敏感性基线是一个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EC50为(1.94±1.55)μg·m L-1;氟吡菌酰胺与其同类的啶酰菌胺及其他类型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氟吡菌酰胺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显著低于敏感菌株。[结论]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凡 王法明 郑小波 史阿宝 陈毓苓 陈志谊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小种演变 水稻品种 相互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玉生 郑菡
资本运营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方法,也是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扩张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省镇江市上市企业资本运营状况的分析,探究上市企业资本运营方式和资本运营强度,发现资本运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上市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资本运营 上市公司 经济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燕妮 张晓梅 葛芸英 郭坚华
采用ER IC-PCR、BOX-PCR和ITS技术,对江苏省6个市的24个小麦苗枯病菌(C lavibacter fangii)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其他10种病原细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似率达60%时,ITS将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成了5簇。以相似性60%为界,ER IC-PCR将34个参试菌株分为14簇,而BOX-PCR只得到9簇,暗示这两种短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不同;将两者电泳图谱结合,得到介于上述两者间的结果,所有菌株被分成12簇,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布在5簇中。3种分析方法相互验证,均说明江苏省小麦苗枯病菌基因组存在显著多样性。ER IC-PCR和BOX-PCR聚类证明了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军 杨杰 杨金欢 范方军 朱金燕 陈志德 仲维功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功能标记对2009,2010年江苏省粳稻中间试验的部分粳稻品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穗颈瘟抗性结果,通过关联分析Pi-ta、Pi-b在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i-ta、Pi-b基因与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Pi-ta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37;Pi-b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1;Pi-ta、Pi-b基因的联合效应与穗颈瘟抗性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2。因此,同时携带这2个抗病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 吴丽娟 周彤 魏邦庆 周益军
为明确江苏省主栽抗病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采用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分析了8个主栽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结果发现: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并不一致。抗病性分析发现,供试品种均抗条纹病毒;抗虫性分析发现,镇稻88等4个品种表现为较弱的抗虫性,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无抗虫性。表明:供试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的抗性主要来源于对条纹病毒的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魏松红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了解田间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变化及杀菌剂抗性风险,对科学合理用药、治理抗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咪鲜胺防治稻瘟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应用多年,为明确生产上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辽宁省主产稻区20132015年分离的277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的169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均为敏感菌株;2015年,大连、抚顺、铁岭、开原和沈阳地区已监测到低抗菌株,抗药性频率分别为7.14%、13.04%、15.38%、10.52%和8.33%。对室内药剂驯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咪鲜胺 敏感性监测 抗药性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吴江国 李红波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