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8)
2023(17954)
2022(15042)
2021(14002)
2020(11662)
2019(26991)
2018(27078)
2017(52061)
2016(28536)
2015(32327)
2014(32407)
2013(31770)
2012(28854)
2011(25890)
2010(26295)
2009(24319)
2008(23750)
2007(21152)
2006(18859)
2005(16856)
作者
(82037)
(68652)
(67973)
(64903)
(43727)
(32915)
(30787)
(26846)
(26330)
(24524)
(23500)
(23229)
(21869)
(21697)
(21294)
(20948)
(20336)
(20251)
(19778)
(19698)
(17168)
(16957)
(16785)
(15860)
(15377)
(15324)
(15319)
(15229)
(13863)
(13451)
学科
(115328)
经济(115172)
(85215)
管理(81855)
(63499)
企业(63499)
(50231)
方法(49129)
数学(42697)
数学方法(41986)
农业(33413)
中国(30955)
业经(30114)
(29183)
(25996)
地方(24720)
(24464)
(19329)
贸易(19317)
理论(18927)
(18751)
(18554)
(18331)
银行(18280)
技术(17833)
(17527)
环境(17526)
财务(17438)
财务管理(17398)
(17397)
机构
学院(404571)
大学(402745)
(160033)
管理(159359)
经济(156538)
理学(137996)
理学院(136494)
研究(134691)
管理学(133860)
管理学院(133141)
中国(101793)
(86065)
科学(84434)
(79883)
(73797)
(67681)
业大(65259)
(64627)
中心(62277)
研究所(61491)
农业(61315)
财经(58344)
(53471)
北京(53343)
(52974)
师范(52968)
(51117)
(48311)
经济学(47154)
财经大学(43059)
基金
项目(276830)
科学(217832)
研究(203536)
基金(200033)
(174028)
国家(172548)
科学基金(148538)
社会(127829)
社会科(120798)
社会科学(120769)
(109759)
基金项目(105842)
自然(96500)
自然科(94188)
自然科学(94166)
教育(93067)
自然科学基金(92433)
(90819)
编号(84358)
资助(82031)
成果(68327)
重点(61974)
(60873)
(59098)
课题(57745)
(57119)
创新(53305)
(52531)
科研(52353)
国家社会(52179)
期刊
(181421)
经济(181421)
研究(117622)
中国(81156)
(78676)
学报(65490)
科学(59931)
管理(56855)
(55737)
农业(53051)
大学(50429)
学学(47585)
教育(45855)
(38173)
金融(38173)
技术(35484)
业经(34239)
财经(27959)
经济研究(26711)
(26411)
问题(24718)
(23768)
(20910)
图书(20066)
科技(19701)
技术经济(19270)
理论(18847)
现代(18615)
资源(18447)
业大(17660)
共检索到59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恒  谢美婧  熊素兰  周威山  
本文以农户规模化种植大蒜的原因为视角、以江苏省邳州大蒜业为典型代表研究了蔬菜主产地形成机制。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企业调查数据及统计数据,从成本、收益、风险、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规模化种植的原因。在"促发机制"形成后,农民追求风险较小前提下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倾向于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发挥的职能等几个因素共同有效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艺夺  胡瑞法  张超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 11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户正成为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的重要力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务农决策人的外出务工经历使得水稻的种植规模扩大0.74公顷。外出务工经历可以通过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间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同时,尽管农业知识水平可以显著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但是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农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忽略外出务工经历的自选择问题会低估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务农决策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参加技术培训也是影响水稻种植规模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艺夺  胡瑞法  张超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 11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户正成为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的重要力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务农决策人的外出务工经历使得水稻的种植规模扩大0.74公顷。外出务工经历可以通过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间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同时,尽管农业知识水平可以显著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但是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农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忽略外出务工经历的自选择问题会低估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务农决策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参加技术培训也是影响水稻种植规模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国伟  安部淳  
以杭州市郊县绪塘草莓产地为例,探明了由农户自主选择草莓种植并自行承担销售、流通任务而"自下而上"的农民型主产地形成机制。依据时间脉络,划分出了产地形成的历史阶段。基于农户阶层分化视角,结合主产地形成的商品化、农民经济、生产力及阶层视点,着重探讨了主产地形成的生产与流通要素。农民型主产地的生产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主业经营层是生产的中坚力量,而流通的承担者则是从2~3亩的经营农户中分化出来,农外兼业层也是产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瑜  应瑞瑶  张耀钢  
本文通过对农户所认为的"对自己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和"最需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两方面进行的聚类分析和排序比较,发现种植业农户自己最迫切需要的农技服务和最急需政府提供的农技服务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这一方面说明农民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是自己急需但不愿意付费或无法付费的农技服务;另一方面有些农业技术属于"俱乐部产品",农民可以自己出资一部分。例如涉及宏观的、外部性强的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决策和免费提供;外部性不是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或"俱乐部产品",则可以建立消费者参与机制,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农技服务。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技服务和市场农技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惠春  徐章星  祁艳  
本文利用江苏省69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传统贷款模式下,农户的信贷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匹配;农户实际耕地面积和是否流入土地对农户单位土地贷款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农户的贷款强度下降,更容易受到信贷约束;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相比,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将需求和供给效应分离,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结果上都更为有效和可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德宾  
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蔬菜主产区调查数据,测算蔬菜主产区种植规模和农户生产效率,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以Malmquist-DEA为工具,计算全国5个露地蔬菜主产区历年的农户生产效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然后,再按不同蔬菜种植规模分别计算农户生产效率,结合不同主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品种特点和在全国蔬菜总产中的地位,对比分析大中小不同农户种植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蔬菜种植户中,大规模农户比小规模农户更有效率,大户效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率和整体效率高,整体效率高又是由大户规模效率较好引发。政策引导应当结合地域及当地主要蔬菜品种特点进行,以扶持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和逐步减少小规模种植户策略为主;对大户应从提高纯技术效率角度推动产业提升,小农户则要着重提高技术进步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刘洋  
农业生产过程可区分私人环节和公共环节,受外部性影响,在公共环节中存在一家一户私人投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高度插花细碎局面,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背景下,当前粮食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张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需发挥家庭经营形式的优势并弥补其规模劣势。江苏射阳县探索出"联耕联种"的做法,在避免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分散农户的生产联合,取得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提升和保障农民就业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是适应当前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刘洋  
农业生产过程可区分私人环节和公共环节,受外部性影响,在公共环节中存在一家一户私人投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高度插花细碎局面,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背景下,当前粮食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张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需发挥家庭经营形式的优势并弥补其规模劣势。江苏射阳县探索出"联耕联种"的做法,在避免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分散农户的生产联合,取得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提升和保障农民就业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是适应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翌秋  陈玉珠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国鑫  王文珂  张宏彦  刘娟  张福锁  张卫峰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贡献力量,因此提高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小农户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几种典型模式(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产创建以及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模式—大方操作)为对象,比较2012年夏玉米不同组织模式下农业生产因素,包括土壤,施肥,水分,劳动力及现金成本的差异,分析其农业生产效率,探讨不同农户组织方式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农户组织在满足农户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方面开展的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分散经营模式相比,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农户产量提高了2.9%-15.7%、关键技术平均到位率提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庆  韩菡  李翠霞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村庄调查项目中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不同地形上的种植决策差异,研究土地质量差异性与劳动力质量差异性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并探讨农业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不同地形上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强度存在差异,年轻农户与老年农户的数量变化、非农就业情况均对其在不同地形上的种植决策有着显著影响。年轻农户通过提高作物种植强度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老年农户则通过减少粮食作物种植、增加经济作物复种来增加家庭总收入。结论还显示,纯农老年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强度反而要高于兼业年轻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姜飞强  韩晓燕  
根据辽宁省盘锦水稻种植主产区281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农户水稻生产的总体规模效率和种植规模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在当前盘锦生产技术水平下,水稻最优种植规模为100亩以上,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主受教育程度、总收益、机械投入和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我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菜农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菜农在改变种植方式和调整种植规模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禀赋约束的难题。本文的研究表明,菜农土地资源、水资源可获性、资金可获性和技术可获性对菜农种植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菜农信息可获性、销售方式和种植方式对菜农种植规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但普通蔬菜和安全蔬菜种植品种的差异对菜农种植规模选择的影响不显著;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以及劳动力的自由移动,菜农劳动力可获性尚不是影响菜农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通过改变菜农原有要素资源禀赋,提高菜农相关资源的可获性,将是中国蔬菜小农化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一化蔬菜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华  胡浩  
土地细碎化影响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管理行为,进而以一种积极或消极形式影响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本文通过构建4个不同的随机前沿利润和非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利用江苏省扬州、淮安和徐州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具体探讨了种植多样化和土地细碎化的不同组合对利润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同技术非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农业生产利润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在不增加地块数的情况下,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种植多样化对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多样化种植能有效降低自然和市场风险,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增加利润和效率。政府应不断创造更多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农地产权流转营造环境;积极提供有关信息,支持农作物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