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6)
- 2023(8998)
- 2022(7590)
- 2021(6818)
- 2020(5456)
- 2019(12667)
- 2018(12434)
- 2017(22993)
- 2016(12732)
- 2015(14102)
- 2014(14175)
- 2013(14314)
- 2012(13856)
- 2011(12949)
- 2010(13210)
- 2009(11955)
- 2008(11689)
- 2007(10355)
- 2006(9606)
- 2005(8881)
- 学科
- 济(60846)
- 经济(60805)
- 管理(30054)
- 业(28974)
- 地方(23511)
- 中国(19494)
- 企(19403)
- 企业(19403)
- 农(19039)
- 方法(17787)
- 数学(15442)
- 数学方法(15316)
- 业经(14018)
- 学(13483)
- 农业(13469)
- 地方经济(12563)
- 发(12102)
- 环境(11836)
- 资源(10238)
- 贸(9627)
- 贸易(9615)
- 融(9588)
- 金融(9588)
- 和(9367)
- 制(9253)
- 易(9069)
- 银(9024)
- 银行(8991)
- 行(8864)
- 技术(8635)
- 机构
- 学院(184451)
- 大学(181521)
- 研究(74760)
- 济(73271)
- 经济(71638)
- 管理(65631)
- 中国(55812)
- 理学(55078)
- 理学院(54220)
- 管理学(53197)
- 管理学院(52839)
- 科学(49581)
- 京(43029)
- 农(40560)
- 所(40380)
- 研究所(36944)
- 江(35477)
- 中心(33813)
- 农业(31835)
- 业大(31597)
- 财(30796)
- 范(28309)
- 师范(27966)
- 院(27113)
- 北京(27000)
- 省(26916)
- 州(25230)
- 科学院(24340)
- 财经(23551)
- 师范大学(22521)
- 基金
- 项目(124721)
- 科学(96972)
- 研究(88434)
- 基金(87068)
- 家(78330)
- 国家(77620)
- 科学基金(64623)
- 社会(54579)
- 社会科(51685)
- 社会科学(51667)
- 省(51544)
- 基金项目(46694)
- 划(43376)
- 自然(42469)
- 自然科(41251)
- 自然科学(41241)
- 自然科学基金(40479)
- 教育(38934)
- 编号(36145)
- 资助(34809)
- 发(34039)
- 重点(29347)
- 成果(28436)
- 发展(26794)
- 课题(26563)
- 展(26357)
- 部(26034)
- 创(25566)
- 计划(24295)
- 创新(24009)
共检索到299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欢 陈雯 曹有挥 吴威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
岸线利用类型 驱动因素 苏中3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 ,结合地面调查和测量资料 ,建立长江江苏段江岸变迁 ,航道水深变化 ,护岸工程和岸线资源利用等数据库 ,在GIS支持下开展地理信息图谱研究 ,对长江岸线资源和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分析岸线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岸线 资源调查评价 江苏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诚 甄云鹏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岸线利用管理是促进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支撑沿江开发有序、健康推进的重要保障。以泰州长江岸线利用时空变化数据库(2003~2013年)为基础,构建岸线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关联岸线类型与岸线条件,从规模扩张、结构变化和类型转移三方面分析岸线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政府部门和企业访谈以及相关研究,剖析岸线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特点,为岸线利用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实证分析表明:沿江开发实施以来,泰州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但2009年之后扩张减缓,优质岸线利用率较高,后备岸线不多。2009年以前,岸线开发以工业、仓储和港口等生产性占用为主,旅游休闲、生态保护与污染处理岸线也有较多增长。2009年之后,港口岸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杨赟 张程 陆洋洋
科学客观地评估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水平,是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岸线资源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各指标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原理计算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Moran’s I、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江苏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总体等级为较低风险,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及苏州沿江区域入海口一带;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热点区分布于南京与仪征、镇江邻接区域,以及南通崇川区与苏州市辖区的环长江入海口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从优化港口码头布局、加大岸线监管力度、加强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朱红云 王书国
长江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其资源条件,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确定分段岸线使用的适宜性,合理安排港口、工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实现岸线水域和陆域利用的合理布局,对长江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发作用、深水深用与浅水浅用、集约布局与纵深发展结合、上下游及左右岸利用方式协调、开发规模和时序与城市和产业发展适应等五条基本原则,区划过程一般包括4个步骤,即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利用现状及需求、分析岸线利用适宜性并完成功能分区。提出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岸线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评价思路,引入了构造联表的岸线开发适宜性分析方法,并且...
关键词:
长江岸线资源 功能区划 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振山 齐相贞
根据对沿江开发有关市、区的深入调查,分析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四大环境问题:(1)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2)长江流域结构性污染严重;(3)水运污染几无控制;(4)沿江省市有关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社会生产模式。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下的区域社会生产这个经济“大木桶”里,起到短板约束作用的因素是环境资源,而不是通常倍受关注的资金或管理因素或科学技术;提出了有关整治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环境问题的八个措施。
关键词:
长江 开发 环境问题 对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传胜 李建海 孙小伍
选择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为研究区域 ,该文在进一步扩展长江岸线资源研究的区域范围的同时 ,通过建立包括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陆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和岸线城市依托条件为主要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 ,运用GIS手段和定量方法 ,探索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分等结果显示 ,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岸线资源质量存在明显的岸别差异 ,而且各项指标组合好的、质量高的岸线资源有限 ,说明岸线资源的开发要以治理和保护为基础。此外 ,以评价结果和岸线利用现状为依据 ,在深入分析各地市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适宜岸段后 ,提出了港口、工业、仓储和桥梁 4种岸线主要利用方式的重点开发岸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充分分析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学角度构建港口码头、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划定出三种工程类型一级岸线(适宜)、二级岸线(较适宜)、三级岸线(一般适宜)与四级岸线(非优先开发)区域范围。由结果可知:长江中游岸线港口码头以非优先开发区域为主,长度合计931.47 km,占岸线总长的46.71%;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以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域为主,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长度合计分别为1550.75 km、1224.18 km,占岸线总长的77.77%、61.39%。最后,针对三种工程类型适宜性等级特征提出相应地学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部署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促进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大长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根据分形理论,采用网格和面积周长两种分形维数计算方法,以遥感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支持下,计算了长江江苏段5个时相的岸线和岛屿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其中所隐含的地理含义,认为长江江苏段岸线和江中岛屿都具有分形性质,分维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它们的稳定程度;比较了不同量测方法、不同标度、不同比例尺下长江江苏段岸线的长度,认为岸线长度的值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长江 岸线 岛屿 分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永生 陈昌海 张小林
根据江苏省沿江36个市(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标准差与变差系数的分析,揭示出这一区域在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各市(县)的差距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并由区域空间增长的差异,得出苏州市、无锡市地区和南京市两大投资核心的形成和分散的趋势。同时,主要借助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此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特性主要归结于各市(县)的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各市(县)的一般性的经济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而这正成为了江苏省沿江市(县)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军 顾朝林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滨江临海的区位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 ,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江苏省沿江地区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 ,拥有 80 0多km的长江岸线和 8个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低廉的加工成本、商务成本 ,使江苏沿江开发既有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又有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重点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沿江开发的战略问题 ,主要包括 :①江苏沿江地区开发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分析 ;②沿江产业带重组与实施跨江开发 ;③再造新战略据点 ;④打破行政区界限沿江联动实施区域一体化 ,等等。最后止出 :加快江苏沿江开发 ,...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江苏省沿江地区 区域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尔君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阐述了沿海滩涂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优势,当前开发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对今后滩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提出了新的构想,旨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供滩涂开发部门参考。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滩涂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峰 李箭飞 吴强
回顾了广州城市与港口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广州港与珠江岸线利用的现状特点,针对新形势下广州港的重新布局,从三方面提出了珠江岸线利用策略,试图从宏观上推动滨水公共空间不足、滨江景观环境较差等城市问题的解决,从而带动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塑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山水城市和地区性国际城市的滨水地区新形象。
关键词:
广州港 发展 岸线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城市岸线地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农业社会对岸线的利用规模小,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岸线地区成为主要的港口(含公用港口和工业用港口)集聚地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赋予城市岸线的利用功能不断增加。仅从岸线自然条件及岸线集疏运、城市依托等人文因素出发讨论岸线港口开发适宜性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统筹考虑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岸线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以长江南京段岸线为例,从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角度,分析了岸线资源港口开发的适宜性状况,指出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